一部正宁史,半部在罗川。去正宁,不能不去罗川。8月下旬,“司法走基层”采访组行走于四郎河畔,踏访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的文化名城,正宁县永和镇罗川古城,被厚重的历史文化和逐步推进的法治文化建设深深蕴染。
走进罗川,沃土平畴、阡陌纵横,南北两面被“泰山、琴山、北华山、药王山”四山合围。一条宽阔的川道自东向西,将正宁县域的大塬一分为二。四郎河水沿川而过,蜿蜒西去。
在罗川并不宽阔的街道上竖立着三座古牌坊,自西向东,一字排开,用红砂岩石料凿磨镶砌而成,均为四柱三间三层,斗拱歇山顶式。据史料记载,天官坊、清官坊分别建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四月和十二月,是朝廷为表彰明代廉吏赵邦清所建。牌坊上“天官大夫”、“壬辰进士”、“藤县知县”、“辛卯岁贡”、“辛卯文魁”等匾额,铭证了赵邦清身份职位的变化。而“清官坊”雕刻的“一代清官”、“清风劲节”等是对赵邦清清廉为官的赞誉之词。恩宠坊则建于明万历四十五年,是赵邦清为感念生母刘氏、养母高氏教养之恩建立的。
村支书路向东告诉我们,牌坊经过三百多年的风吹雨打,身经战火洗练,遭受文革“破四旧”毁损,仍然能保存这么完好,实属难能可贵。另一方面也说明群众对清官赵邦清的尊敬与爱戴。据说,群众为了应付革委会,将牌坊上面的牌匾、铭文用泥浆覆盖了起来,总算逃过了一劫。这三座牌坊是村党支部党员教育和家风教育的活教材,村里充分利用资源,经常在这里开展法治教育活动。
位于赵氏牌坊西南侧始建于明天启年间的赵公祠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文革期间被破坏仅留下残垣断壁。1998年,人们从祠堂原址侧墙内发现了赵氏家族藏匿的两块石碑。2018年县文管所在址按原样将祠堂进行了重修。祠堂门两边“幸滕惠黎民推心及人生祠血食昭百世,立朝抑权奸执法如山口碑载道传千秋”和祠堂内赵邦清塑像左右的“祖德振千秋伟业,宗功启百代文明”的对联,给予赵邦清以极高的评价。祠内有两方碑刻,其一是明万历皇帝为赵邦清题词“坚持清白”碑刻,明天启元年六月十八日立。其二是安南国(今越南)正使冯克宽为赵邦清题、随从陈德懿书法“清清清”碑刻,明万历四十一年三月立【提起“三清”,当地群众会脱口而出:“正宁有三清,景清、巩清、赵邦清”。他们作为儒士,“不患无位,患所以立”,能进谋国事,退守自洁。归于故里,“躬耕于田,奉养老母”(赵邦清);“因兵丁艰难,谢任归里”(巩焴),他们文质彬彬,却有君子风范,“倜傥尚大节,刚直不阿”(景清)的高风亮节,深植民心】。
据考证,原祠堂门口雕有一副明代留传下来的对联:“负治国才品,许世以身,有功于国,有功于民,树立卓著千秋业;综生平功绩,大书祖事,或布在腾,或布在乡,嗣后流传千百世。”这是后人对赵邦清一生终其官场,不贪不贿,能以朴实立根基,以清廉树节义的评价,也是他光辉一生的真实写照。
祠堂逢集开放。今逢集日,前来观瞻的群众人来人往,凡来者表现十分恭敬,表现出对赵邦清的爱戴和敬仰。随意采访,他们都是多次来这里观瞻,接受教育。
一同采访的正宁县司法局赵莉娜是赵邦清的第十八世后人。她向塑像深深地三鞠躬之后,双手抚起牌位,默默地注视良久,来到“三清碑”跟前蹲下来,轻轻地抚摸着碑上的每个大字。她告诉我们,小时候老人就经常讲先辈赵邦清的故事,她的成长很大程度上受到这位先祖的影响。她是这里的常客,凡到罗川,都要到牌坊前和祠堂内转一转,每次都有不少收获。
走进罗川九年制学校,虽然是暑假,但书香气息迎面扑来。“崇德博学,勤奋尚美”八个大字赫然悬于教学楼顶。两栋教学楼侧面,德、智、体、美、劳几方面的光荣榜格外显眼。
校园后院,矗立着一栋规摸庞大的文庙。文庙修建于元代至正年间,明洪武二年重修;明毁于战火,后经清朝多次修补,现存大殿5间,保存完好,颇具文化韵味和地标特色。殿前有一株古侧柏,据考证种植于东汉时期。虽历经1700多年风雨沧桑,依然郁郁葱葱,雄姿焕发,气势磅礴,似乎寓示着赵邦清忧国忧民、为国尽忠、为民谋利的崇高抱负和顶天立地、大义凛然、气贯长虹的松柏精神历久弥新,亘古不衰。
村支书路向东介绍,学校建于文庙前院,有着深刻的寓意和作用。从学校这些年教育成果,这寓意和作用不难理解。
在罗川社区,我们看到了正宁县委纪委、监委建立的警示教育基地展室内丰富的警示资料,警示党员干部时时刻刻不忘廉洁自律,扎根于民,服务于民。
无独有偶,我们在村部看到《罗川村村规民约》八要八不要,使我们想到刚才在街道墙壁上看到1958年村里用毛笔书写的《村规民约》,虽然历经沧桑,但残留的痕迹部分内容清晰可见。这又是一个有趣的巧合。
永和镇党委副书记巩振江介绍说,镇上充分利用这些人文资源,不断加强对全镇干部群众的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效果很好。全镇民事纠纷和违法乱纪行为很少发生,就算是有点儿纠纷族内基本自行解决,大一点儿的纠纷村里就调处了。
穿过幽深的古巷道,穿城而过的甜永高速公路豁然出现在眼前。古老文明与现代文明在这里再次相撞。我们好像刚才还在历史长河里漫游,忽然又穿越回到现代文明。
更让我们感慨的是,美丽乡村建设与古村落文明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在高速公路出口沿线,一座座古老民居与现代民居相依并存,他们似乎在对话!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巨变。在民居的外墙,一幅幅精美创作手绘,讲述着罗川八景、赵邦清、巩焴、景清的成长和清廉为官的故事。更为显眼的是图文并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教育宣传内容。在绚丽的核心价值观宣传栏前,一老一少爷孙俩正在观赏。看到他们念念有词,是那样的认真。我们不好打扰,悄悄地按下了快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