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政法网 今天是 2024年09月20日 星期五

陇南成县:推行“3456”治理模式 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来源:甘肃政法网 责任编辑:孔令闻 发布时间:2022-08-20
字号:A A    颜色:

  近年来,陇南市成县在基层社会治理实践中坚持各类资源要素向基层下移延伸,重点聚焦农村地区社会治理的难点堵点,积极创新推行“3456”社会治理模式,通过以点带面、以面带全,打好基层社会治理组合拳,逐步构建基层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

 

“三项措施”织密社会治安防控网络

 

  做实社区警务。在全县范围内科学合理划分80个警务区,建成警务室64个,建成以民警命名的警务室8个,选派业务骨干担任警务区民警。积极开展“治安防范型”“商企服务型”“居民服务型”等警务品牌创建,探索“警务+网格”“民警+户长”模式,以警务室为阵地,以民警为骨干,以辅警和治安户长、治安积极分子为依托,融合综治网格员的综合实战单元,开展社情民意搜集、基础信息采集、矛盾纠纷调解、户籍业务受理、交通违法处理等工作。

 

  加强治安防控。创新建立了“1+1+3+N”协作配合机制,即:每个警务区配备“1”名民警、1名辅警,配备“治安信息员”“治安协管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等3支警务治安力量,整合辖区内“N”支社会综治力量(镇村干部、治安户长、治安积极分子等),强化了基层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力量。扎实推进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建设,强化数据赋能,全面整合内部监控、雪亮工程、平安乡镇、交管卡口等监控探头,提升“打防管控”综合服务效能,实现治安防控综治化的总目标,达到对责任区人、地、物、事、组织的有效管控。

 

  加强重点管控。针对预警信息排查掌握的各类重点人员,分类型全部纳入管控视线,运用“枫桥经验”,突出“实”字当先,靠实责任、做实数据、落实管控;采用“常”字为法,常打电话、常见面、常发信息,拉近民警与工作对象的距离,及时掌握重点人的动态;通过“勤”字为引,通过勤接触、勤家访,了解重点人生活中的困难,帮助他们逐步转变思想,改变看法,回归正常生活。

 

“四字工作法”破解信访矛盾纠纷难题

 

  在化解信访积案、调处矛盾纠纷新案的过程中,探索和推行了“稳、调、帮、引”四字工作法,不断加大调处化解力度,有效维护了全县社会稳定,促进了社会和谐。

 

  “稳”,就是通过工作人员主动下访,登门入户,与矛盾纠纷当事人一起谈心交流,换位思考,疏导情绪,解除心结,宣讲政策,分析症结,研究解决的办法措施,用真诚换取群众的信任,把群众过激的情绪稳定住,把越级上访的脚步稳缓住,把事态扩大的势头稳控住,把化解矛盾的责任稳靠住,力求把信访问题和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调”就是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和信访积案全部重新建档,分门别类逐案研究,瞄准问题症结、找出着力关键、整合部门职能、运用综合手段,按照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个调处班子,一套调处方案限时办结的要求,逐案落实调处化解责任制。采用入户直接调、纠纷现场调、专题集中调、集体会诊调、乡村能人调,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实现息诉罢访。

 

  “帮”,就是设身处地为上访群众着想,针对因权益受损及上访过程等对上访人生产生活造成的实际困难,主动办低保、搞救助、引产业、帮资金、谋出路,紧盯上访人的最急最需,帮到关键处、帮到心坎上,促进问题化解。

 

  “引”,就是针对一些穷尽调处措施后仍无法息诉罢访的信访案件,及时引导进入司法程序,主动给予法律援助,解决告不起状、打不起官司等问题,通过司法渠道,让上访人依法维权,并积极探索建立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导入司法程序的长效机制。

 

“五老新乡贤”助力乡村治理提质增效

 

  在乡村治理工作中,成县把思想先进、德高望重、热心公益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军人、老模范”组织起来,通过个人申请、村民小组推荐、村民评选、村“两委”审定,颁发“五老新乡贤”聘书,让他们参与到乡村治理、村务管理、政策宣讲、疫情防控、疫苗接种、纠纷调解各项工作当中,成为乡村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积极协助村“两委”开展工作。“五老新乡贤”受到村民的尊敬,成为正义的化身,继续发挥着余热,为乡村群众排忧解难,为乡村治理添光加彩,成为凝聚民心、畅通民意、了解民生、掌握民情的有力抓手,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又一桥梁和纽带。如今,“有事找五老,没有办不好”成为群众的一句顺口溜。

 

四六小活动”构建平安和谐新家园

 

  在社区建设上,成县探索出了“六小活动”社区治理新模式,积极打造功能多样、内容丰富的平安和谐社区。整治小环境活动,全力打造“家园型”社区。通过组织社区党团员、退役军人、志愿者服务队,每周五常态化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每月评先选优,充分整治老旧小区及背街小巷乱象,健全社区居规民约,充分调动广大居民携手打造平安、和谐、文明社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了辖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促进了全社区的安定团结及和谐社区建设。

 

  提供小服务活动,全力打造群众“满意型”社区。社区充分发挥志愿者服务居民“最后一公里”作用,以“点单式”“外卖式”服务辖区群众,切实增强了服务的实效性。同时,社区以最美家庭评选等形式积极弘扬文明新风,传播道德新风,使崇德向善、互助友爱成为时代风尚。

 

  体现小关爱活动,着力打造“关爱型”社区。充分发挥综治中心的职能作用,为群众解民忧,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法律服务,由签约律师在线给居民解答各类问题,大到土地纠纷,小到房产证的办理。对辖区内社区矫正、社区戒毒、刑满释放等特殊人群进行上门回访疏导、谈心谈话、教育转化。精准帮助解决“三留守”人员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调处小纠纷活动,打造“亲民化”社区。构建完善“超前排查、超前化解、超前预警、超前处置”,以及“亲情融入化解、协调联动化解、超前介入化解”的信访工作机制,带着感情接待群众,并积极上门走访,真诚帮助群众解决问题,细化措施,落实责任,从而防止小矛盾转化成大问题。

 

  强化小宣传活动,打造“和谐型”社区。积极开展法律宣传“进社区”“巾帼建功”“平安家庭”“无毒家庭”等平安建设活动,利用“三八妇女节”“七一建党节”“国庆节”“春节”等重要节日,有计划地组织群众开展乒乓球、羽毛球比赛和广场舞、红歌连唱等活动。积极组织开展“五好家庭”“孝敬公婆好儿媳”等典型评选表彰活动,充分发挥典型人物示范引领作用,用身边典型激励身边人,促进了和谐社区建设。

 

  排查小隐患活动,打造“平安型”社区。持续深入排查隐患,健全完善信息预警报告体系,对各住宅小区开展安全检查工作,特别是对高层建筑地下室配电柜、上水加压泵、电梯等各类设施安全隐患进行地毯式排查整治,在彻底消除了安全隐患的同时,也把信访矛盾消除在了萌芽状态。

 

  成县以“3456”社会治理新模式为抓手,多措并举保障居民群众和谐幸福生活,有效增强居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