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强化社区党组织党建引领力,不断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酒泉市肃北县紫亭社区积极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社区党建品牌,建设“散书记工作室”,搭建资源共享、释疑解惑、创新优化、学习增能的带教平台,成为基层党建的“新名片”、志愿服务的“主阵地”、社区居民的“连心桥”,进一步提升党建引领社区治理能力。
建好“书记室”
探索“新路径”
积极借鉴深圳珠海优秀社区经验做法,按照《全县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2023年工作要点》文件要求,以紫亭社区为试点,打造一个社区党组织书记工作室,工作室由社区党委书记丁淑媛为带头人,团队成员涵盖党支部书记、片区民警、司法干部共8人,工作室内设置独立谈心谈话空间,让党员群众有困难能及时找到书记,让书记充分联系党员群众。广泛开展各项服务活动,以特色活动吸引人、以暖心服务凝聚人,引导居民广泛参与到邻里互助、志愿服务、环境治理等工作中来,成为宣讲政策方针、倾听民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关爱弱势群体等社区治理的“新阵地”,引领社区居民建言献策参与社区治理。充分发挥支部书记“头雁”作用,示范带动广大老同志聚焦强化基层党建引领,夯实基层法治基础,厚植基层德治根基,推进基层共治共享四个方面发挥优势作用,推进社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做好“传帮带”
拿稳“接力棒”
为了破解基层治理的队伍培养难题,推行“导师帮带制”,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书记的“传帮带教”作用,每名社区党组织书记联系帮带1-2名新任社区工作者,在思想上领、工作上帮、业务上带、生活上助,帮助社区党员干部提升履职能力、治理水平和为民情怀的软实力。同时,工作室还邀请党校教授、专家学者加入,提供咨询顾问服务,打通思维堵点。定期选派社区工作者、青年干部跟班学习,围绕基层党建、社会治理、民生服务等重点任务,采取“导师制+派单制”模式,由党校老师担任导师,为学员量身定制工作任务,将学习的过程放在具体实践中,定期组织工作复盘和经验分享,实现全过程的跟踪培养,让基层治理暖起来,让社区人才强起来。
解决“急难愁”
为民“供良方”
坚持党建引领,拓宽“1+3”居民发声渠道——“1”即“书记工作室”,“3”即矛盾纠纷调处室、“人大代表联络站”和“政协协商议事会”,聚焦治理难事、发展要事和民生实事,全方位听取居民意见对群众服务需求进行整合、分类,形成内容具体的“点菜”单,整理形成《紫亭社区圆梦录》,通过“社区吹哨,单位报到”、共商共议、实地勘查寻策、多方协调联动,解决停车位不足、物业失管等问题58件,形成“小事”网格内当即解决,“大事”部门派单解决,“难事”“两代表一委员”督办的工作机制。完善定期接访机制,书记工作室每周三为“书记接待日”,及时倾听居民心声、解决实际问题,实现解答率100%,大大提升了居民的满意度。同时,工作室团队也会主动走出去,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并到现场去调研,将居民的大事小情入账,形成从了解需求、跟进落实、反馈结果到成效追踪的全周期管理完整链条,确保居民反映的问题件件有人管、事事有回应。
下一步,紫亭社区将继续依托社区书记工作室阵地,紧扣时代主旋律,与主题教育、基层治理等工作有机融合,为开展好基层治理工作架起“横向交流”的桥梁,为社区干部队伍搭建起“教学相长”的平台,为培育基层优秀“领头雁”、提升社区书记队伍实操能力提供“修炼内功”的机会,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