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政法网 今天是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基层立法联系点见证全过程人民民主

来源:法治日报 责任编辑:张曦云 发布时间:2024-06-12
字号:A A    颜色:

基层立法联系点见证全过程人民民主

历经十年枝繁叶茂天下识


□ 见证全过程人民民主

□ 本报记者 朱宁宁

继2023年11月首次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交流会在江苏昆山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于5月30日在浙江义乌召开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片会暨联系点工作和建设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聚焦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建设好基层立法联系点的重要工作部署,推动联系点工作和建设高质量发展。

2024年,是党中央提出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10周年。经过十年的接续奋斗,基层立法联系点已成为新时代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标志性话语,成为健全人大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的标志性举措。

记者从会上获悉,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共45个,带动省、市两级人大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7300多个。2015年至2024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先后就183件次法律草案征求联系点意见27880多条,其中有3200多条被立法研究吸纳。

从无到兴

在今年3月召开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多次提及有关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内容,首次浓墨重彩讲述了一个“点”的故事、作用和意义,充分彰显了建设好基层立法联系点在实现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中的重要意义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独特魅力。

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到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2015年以来的历届立法规划、立法工作计划,到2022年写入地方组织法、2023年写入立法法等国家基本法律制度,基层立法联系点从无到兴,如今已经广为人知,成为国家立法“直通车”的名片、党和群众“连心桥”的品牌以及外国人看中国式民主的窗口。

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45个联系点中,成立专门工作机构的有34个,专兼职工作人员220多人,专项工作编制120多个;共有支持单位10630多个,其中立法联系单位1980多个、立法信息采集点5630多个、合作或协作共建单位300多个、其他单位2720多个;共有支持人员42080多人,其中立法联络员3050多人、立法信息采集员20880多人、律师专家3720多人、其他人员4410多人。同2023年底前相比,工作力量和支持单位得到很大发展,工作网络覆盖区域人口1.69亿人。

开创新局

在此次片区会上,16个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负责同志作了交流发言。其中,既有江西景德镇这样首批于2015年7月设立的联系点,也有第二批设立的浙江义乌基层立法联系点以及此后分别于2021年、2022年设立的安徽合肥、福建才溪、重庆沙坪坝、四川雅安、云南大理、青海格尔木等基层立法联系点,还有2023年12月设立的内蒙古科尔沁科右前旗、黑龙江海林、河南新县、湖北武汉江欣苑社区、西藏巴宜以及新疆库车等基层立法联系点。

尽管设立时间不同,但不管是“老将”,还是“新兵”,各联系点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开拓进取,守正创新,不断出台创新举措完善各项机制,开创全过程人民民主新局。

比如,在丰富人大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方面,各联系点积极推进站点融合,雅安命名17个代表“家站”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雅安基层立法联系点立法民意收集站”,才溪设立模范才溪赴圩议事站,打造立法信息采集、民情民意收集、代表工作联络“三点合一”的工作阵地,珲春创建了联系点与代表之家联动机制,海林在全市基层建立“1+25+39+N”工作阵地,即1中心、25站、39室,将工作向基层延伸;在打造特色阵地方面,合肥打造“科技类立法信息收集点”“党建引领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点”“市县乡三级信息收集点”“合肥市人大地方立法研究中心”四个阵地,沙坪坝打造“室内+室外”双阵地;各联系点还纷纷开通线上“云倾听”,江欣苑通过微信群、网格宝,库车通过人大代表履职系统等平台,景德镇依托“江西数字人大”,新县依托“美好指数”监督平台和网上代表联络站等“数智”平台,实现立法征询“24小时不打烊”。义乌启用立法意见征询智慧平台,实现“立法联系点工作要素全屏展现”“群众参与法律意见建议征询工作一次不用跑”“意见建议征集全周期动态可视”。

基层立法联系点发挥“直通车”作用,就是要察民情、听民意、聚民智、惠民生,在党和人民之间架起畅通民情民意民心的“连心桥”,使制定出台的每一部法律都满载民意民智。为此,各联系点坚持畅通民意渠道,拓宽人民群众参与的代表性、专业性和覆盖面。

比如,在机制方面,才溪创新运用群众工作“1479工作法”,科右前旗总结“123”工作法,崖州湾启动南繁、海洋产业立法建议项目,大理对有关文旅规范工作情况开展专题调研。

为建好信息采集点,雅安打造富有民族文化特色信息收集示范站的同时将本级联系点扩充到23个,格尔木设蒙汉“双语”、藏汉“双语”基层立法联络站,大理在3个彝族自治县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此外,各联系点坚持发挥辐射带动,共享国家立法“直通车”的功能。新县充分利用联结鄂豫皖三省的区位优势,邀请周边36个兄弟县区联动开展意见建议征集、课题调研等工作,扩大联系覆盖面,推动形成辐射效应。

未来可期

基层立法联系点承载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承载着立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的使命任务。步入新时代新征程,面临新问题新挑战,如何实现基层立法联系点高质量发展,会议提出了多方面要求——

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和建设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中的使命责任,推动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高质量发展。

坚持人民至上。人民有序参与国家立法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体现,做好联系点工作,要有热心、耐心、诚心,要投入人力、物力、精力,要有责任感、使命感。

坚持高质量发展。要发挥三级联系点的整体合力,“国家级”联系点要主动与其他省级、设区的市级联系点建立协同关系,省级人大常委会要积极支持、帮助搭桥,共同为国家立法献计献策;要加强与代表家站等基层民主实践载体融合发展,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要凝聚各方面力量,把联系点工作纳入同级党委议题,主动请示汇报,接受领导指导。

坚持做实做细工作。要解读好法律草案,将专业性强的“法言法语”以通俗易懂的“民言民语”介绍给群众;要发挥本地行业领域专家作用;要坚持“原汁原味”,不必过于追求“采纳率”而再加工、再雕琢;要加强意见建议的采纳反馈,继续探索反馈形式,不断增强群众的参与热情。

坚持力所能及拓展功能。要坚持共商共建共治共享,支持配合做好对外交往工作,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工作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