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政法网 今天是 2024年09月20日 星期五

统筹推进法治领域改革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天水市全面深化法治领域改革工作综述

来源:甘肃政法网 责任编辑:天水 发布时间:2024-08-21
字号:A A    颜色:

  2023年以来,天水市全面落实中央及省委关于全面深化法治领域改革重要决策部署,坚持法治天水、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统筹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聚焦关键领域,抓实重点任务,持续推动法治天水建设向纵深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把牢“方向标” 压实“责任链”

依法治市开创全新局面


坚持以制度建设为引领,紧盯法治建设重点工作任务,抓实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年终述法、法治考核、法治督察等重点环节,全方位、多角度压实党政主要负责人法治建设职责,推进全面依法治市工作高质量发展。


持续深入“学”。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必学内容,纳入干部教育培训、党校(行政学院)培训重要内容,通过集体学习、举办专题讲座、培训班、开展专题调研、交流研讨等形式,强化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宣传和研究阐释。在天水广播电视台播出《法治天水》栏目87期,在《天水日报》专栏刊登党政主要负责人署名文章、法治建设典型案例82篇。


全面系统“述”。连续三年统一部署年度述法工作,围绕“谁来述”“述什么”“怎么述”等提出具体要求,推动述法工作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积极推动专题述法、会议述法等形式,完善民主评议、结果运用等制度机制,不断提高述法工作针对性、实效性。2023年,全市2137名领导干部进行述法,其中市县两级党政主要负责人及班子成员1560名,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534名,其他述法主体43名,确保“应述尽述”。


科学精准“考”。制定《天水市法治建设年度绩效考评办法(试行)》《天水市法治建设平时考评工作办法》,科学设置绩效考评指标,构建考评程序部署“细”、指标体系覆盖“全”、考评得分计量“准”的考评体系。推动法治建设绩效考评纳入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考评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进一步压实领导干部法治建设主体责任。


多点发力“督”。将法治督察纳入市委、市政府督查考核计划,创新督察手段,形成重在平时、抓在经常,横向配合、纵向联动的督察模式。2023年以来,围绕法治建设“一规划两方案”及“八五”普法规划中期评估、优化营商环境、民生领域突出法治问题等组织开展法治督察7次,推动法治建设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突出“小切口” 提升“精细化”

良法善治筑牢法治基石


围绕全市改革发展大局,不断完善“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让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贯穿地方立法全过程,以高质量立法推动地方治理方式转变和治理能力提升。


优化立法工作程序。修订《天水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立法条例》,明确基层立法联系点、立法研究咨询基地、立法协商和区域协同立法、立法规划计划编制等工作机制,完善人大常委会审议法规案、法规案终止审议等程序规定,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


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坚持把立法选题与发展需求和民生需要紧密结合,立足市情实际和发展需要,注重“小切口”、突出“有特色”,制定出台《天水市伏羲文化保护传承条例》《天水市武山旋鼓舞保护传承条例》,开展《天水市渭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立法,用法治力量保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生态文明建设。


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发挥立法联系点“直通车”作用,建立15个覆盖县区及重点行业领域的基层立法联系点,在立法规划计划编制、法规草案起草、论证、修改时充分听取基层立法联系点意见,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和内涵,为地方立法提供有力支持。


完善立法评估机制。健全法规规章定期评估清理机制,组织开展《天水市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天水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天水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办法》立法后评估,全面掌握法规规章实施情况,为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挂好“升级档” 跑出“加速度” 

依法行政提升治理效能


始终把依法行政作为政府权力运行的基本原则,将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政府职责,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加快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


政务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全市政务服务网点整合设置11个综合窗口和6个服务专窗,13类88个集成主题服务事项推行“一件事一次办”,“跨省通办”“省内通办”“全市通办”政务服务事项分别增至268项、48项、905项。全市“一网通办”率达到99.99%,全程网办率达到99.7%。公布26家市直部门(单位)、78项政务服务事项实施告知承诺制,切实减轻企业和群众负担,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


行政决策机制逐步健全。认真履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等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编印《政府法律事务重点领域合法性审查工作要点指引》,推动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工作规范高效运行。对412件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及其他法律事务进行合法性审查,15名市政府法律顾问提供法律咨询服务45件(次),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质量稳步提升。


行政执法监督全面加强。加强行政执法证件管理,更换全市执法主体资格证341套,集中换发行政执法证件8941件,注销行政执法证件115件。开展全市“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护航高质量发展”行政执法暨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专项监督检查活动,对县区、市直重点部门(单位)进行实地监督检查。开展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推动公安、交通运输系统自查整改问题303个。对7个县区、18家市级行政执法部门(单位)的175宗行政执法案卷进行评查并通报案卷评查结果,促进行政执法案卷质量提升。


行政复议改革深入开展。深化府院联动机制,组织召开首届天水、陇南、定西三市府院联动暨行政审判联席会议,建立行政诉讼、行政复议、行政检察监督案件信息互通机制,构建实质性解决行政争议新格局。落实行政复议抄告制度并定期通报,通过发挥行政复议监督功能,倒逼依法行政。全面落实新修订《行政复议法》,探索运用听证审理、简易程序审理等办案模式,行政复议案件办理质效明显提升。2024年以来,全市共接收行政复议申请180件,已审结114件,纠错率14%,调解结案率32.46%。


构建“新机制” 织密“平安网”

公正司法增进人民福祉


紧紧围绕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目标,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为根本出发点,有序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举措落地见效,以公正司法保障和增进民生福祉。


持续深化法院改革。推进四级法院审级职能定位改革,确定秦州、麦积区法院为试点法院,建立“1+4+24”改革试点制度体系,推动实现案件结构与审级职能科学匹配。完善审判管理监督机制,制定审判管理相关制度21项,形成审委会、院庭长、审管办、办案法官多主体多层次的审判管理组织体系。全面深化智慧法院建设,依托“互联网法庭”“立案一码通”“天水微法院”等平台,提供便捷高效的线上诉讼服务。2023年以来,网上立案2543件、远程调解11408件、电子送达31021件,电子送达率66.45%,切实减轻人民群众诉累。


持续深化检察改革。出台《办理群众信访工作办法》《控告申诉案件反向审视工作办法(试行)》,形成接访“大控申”格局,推动12309检察服务中心功能向“线上”、向基层、向群众身边延伸。开展全市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工作,市县两级检察院成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常态化派驻值班律师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诉讼指导和其他法律服务。建立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机制,积极推进案件“繁简分流”,实现对轻微刑事案件集中移送、集中起诉、集中审判,有力提升案件办理质效。


持续深化公安改革。完善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和检察机关联合设立8个“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全力提升刑事案件办理质效。健全重点案件“一案双查三报”机制,强化对派出所执法办案全流程全要素监管,共建设执法办案管理中心7个,其中3个被省公安厅评为标杆式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推进派出所警务机制运行改革,规范派出所“两队一室”设置,将派出所工作重心转移到辖区管理防范工作上来,切实提高全天候服务群众和保障安全能力。


建立“连心桥” 奏响“和谐曲”

法治惠民交出暖心答卷


聚焦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广泛开展公共法律服务、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普法宣传等活动,持续推动法治惠民工程提质增效,让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实施公共法律服务“提质工程”。依托市、县(区)、乡(镇)、村(居)四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运用“甘肃法网12348”和“12348”省级热线平台,提供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务。开展“高效办成一件事”活动,缩短公证办理时限,推动部分公证事项线上办理,公证事项办理效率明显提升。加强司法鉴定行业监督管理,常态化开展司法鉴定机构诚信建设,组织对司法鉴定案卷进行集中评查,司法鉴定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


实施法律援助便民“暖心工程”。在团市委、市总工会、市妇联、天水师院等单位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方便救助对象及时就近获得法律援助服务。建立法律援助案件受理指派、补贴发放、案卷归档等制度,以标准化供给模式提升法律援助服务效能。2023年以来,全市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818件。


实施矛盾纠纷化解“和谐工程”。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柿柿如意调解室”“虎林调解工作室”“老王调解室”等调解名片。全市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增至110个,专职人民调解员增至3406名,人民调解队伍力量得到充实。深化诉调、警调、访调、检调对接,推动形成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与行业性、专业性调解优势互补、有机衔接、协调联动的调解工作格局。全市各级人民调解组织调解各类民间纠纷19139件、调解成功18852件,调解成功率98.5%。


实施公民素养提升“强基工程”。印发《天水市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为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立下“硬规矩”。建立“八五普法”考评工作制度,印发年度市级国家机关普法责任清单,组织开展“谁执法谁普法”履职评议,不断完善普法工作机制,夯实普法工作责任。对全市3个先进县区、28个先进单位、26名先进个人和8名先进普法工作者给予“八五”普法工作市级表彰,努力开创“八五”普法工作新局面。聚焦提升社会公众法治观念,组织开展“3·15”消费者权益日、“4·15”全民国家安全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宪法宣传周等法治宣传活动800余场次,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氛围持续增强。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天水市将立足新形势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任务、新要求,协调推进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改革,有效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以高质量法治保障助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