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于7月28日举办“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二级大法官高憬宏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法院实行立案登记制改革,基本解决了立案难的问题。人民法院建成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体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司法为民之路。
一是形成党委领导下协同共治解纷格局,彰显“中国优势”。依靠党的领导,建成了世界上联动资源最多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人民法院与政府有关部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类调解组织、律师、专家学者、基层自治组织等建立“法院+社会”多元解纷体系,为人民群众化解纠纷提供“菜单式”服务。与法院对接的调解组织和调解员从2018年初1264家、1.4万人增加到8.3万家、33.5万人,累计参与调解纠纷2962万件,平均每分钟就有51件纠纷成功调解。多样化的解纷渠道,既及时实现正义,又解开群众心结。
二是建立线上线下融合共享一站式解纷服务体系,创造“中国模式”。全国四级法院全部建成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服务项目从过去单一立案指引扩展到50多项,各类诉讼事项在中心全部解决,成了诉讼服务“大超市”。去年,全国法院在诉讼服务中心实质化解80%以上民事纠纷,平均耗时较一审民事案件缩短43%。四级法院应用统一在线服务平台,支持群众打官司全流程“掌上办理”,平台累计访问次数超过27亿次,网上解纷已成常态。12368诉讼服务热线实现“一号通办”“不打烊”,日均接听并处理来电3.5万件,满意度超过96%,群众解纷成本显著降低。
三是健全覆盖城乡同质化的解纷服务机制,提供“中国样本”。全面实现跨域立案,异地服务网点超过1.3万个,立案就近可办、全国通办。老年人绿色服务窗口、律师一码通服务通道等全面落地,双语法官、盲文诉讼指南等让司法服务惠及各类当事人。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9852个人民法庭与7万多家基层治理单位在线对接,城乡优质法治供给更加充足,方便群众“家门口”解决纠纷。在偏僻地区,法官进村入户,送法上门,巡回办案,司法服务“零距离”,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社会主义司法的温暖和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