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市公共法律服务秉承“法律服务咨询、矛盾纠纷化解、困难群众维权”理念,加大法律服务资源整合和要素集成,基本形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实现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积极打通公共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
积极建造精准化
智能化公共法律服务平台
一体的“窗口化”服务平台、“一站式”法律服务……白银市司法行政部门不断统筹整合现有资源,建成集法律援助、法律服务、法治宣传、人民调解等司法行政职能于一体的“窗口化”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为人民群众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充分发挥司法行政工作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的作用。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市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个,县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5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78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813个,基本实现市、县区、乡镇(街道)、村四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全覆盖。启动公共法律服务“三网融合”项目工程,市、县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智能终端配备率达到了100%,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配备率达到了80%以上,高标准、智能化打造公共法律服务品牌工作站20多个,解决了全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中供给能力不足和服务水平层次不齐等问题。基本形成了司法行政机关、法律援助部门、公证机构、司法鉴定机构、人民调解组织、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共同参与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充分推广运用“中国法律服务网”“12348甘肃法网”“掌上12348”“白银司法”及智能查询终端设备等,让群众关心的法律问题“一键”解决,实现公共法律服务“一网通”,让公共法律服务触手可及。
不断推动公共法律服务
向多元化专业化发展
积极开展“减证便民”行动。严格按照六个“一律”要求取消证明事项88项。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加强公证机构智能化发展。依托公证综合业务系统远程受理平台,成功开通全市远程公证事项业务的办理,解决了“一人处”“无人处”办证难的问题。实现公证申请“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
开展“法律援助惠民生,扶贫奔小康”品牌活动,助力复工复产、决战脱贫攻坚、化解涉疫矛盾纠纷,为困难群众提供覆盖城乡、便捷高效、普惠均等的法律援助服务。
进一步落实“双严”十二条,持续推进司法鉴定机构能力验证和省级资质认定工作,开展“守初心、担使命,集中排查整治执法司法突出问题”和党风廉政建设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提高司法鉴定服务质量和社会公信力。
聚焦“六稳”“六保”提升律师服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市律师捐款捐物10.69万元,开展企业复工复产“法治体检”96次。持续深化“法治扶贫”“村(居)法律顾问”活动,全市共有110名律师和808个村(居)签订了法律服务协议,建立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微信服务群892个,为优化和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务。
健全完善人民调解组织体系,实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相互协调、良性互动。设立62个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涵盖道路交通事故、医疗、婚姻家庭、劳动争议、损害赔偿、物业、土地、水事、消费、旅游、城市管理、征地拆迁、环境保护、商事等14个领域。充分发挥法治宣传、公证、调解、法律援助、司法鉴定等职能作用,不断打造具有白银特色的公共法律服务品牌。
以智能化信息技术推动公共法律服务模式创新,拓展移动端服务新形式,实现“掌上办”“指尖办”“随时办”,向移动服务、随身服务、个性服务、智慧服务方向逐步发展。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428件,受援人数3436人;办理各类公证业务共3234件;办理司法鉴定案件567件;受理各类民商事仲裁案件16件。公共法律服务有效化解了各种纠纷讼争,不断提升群众的满意度与获得感。热线平台接听群众来电咨询办理公共法律服务事项8650余件,解答满意率达到95%以上。处理各类调解事务9683件。
不断加强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的宣传力度。通过《公共法律服务手册》和在微信群、qq群宣传平台的作用和功能,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公共法律服务评议活动,增加群众对法网的知晓率和点击量,逐步提高全市公共法律服务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