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颁布实施两周年以来,甘肃省天水市充分领会立法精神和实质内涵,严格执行法律规定,围绕“五个坚持”,全力主抓五项工作,深入推动全市社区矫正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平安天水法治天水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坚持法治先行 全力做好社区矫正法普法宣传
市、县(区)两级司法行政部门带头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要求,创新形式载体。通过线上“法治天水”栏目、普法抖音号、微信公众号、钉钉群打卡,和线下深入广场、校园、乡镇、街道拉条幅、发放宣传单宣传册、现场讲解等方式,对《社区矫正法》进行多维度全覆盖式宣传,积极提升公众知晓度,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全市累计线上浏览量达8万多次,线下开展宣传活动共计100余次,发放宣传手册2万余份。
坚持主题适格 全力推进议事协调机构建设
2021年6月,市、县、乡三级社区矫正委员会陆续成立,截至目前,全市市县两级社区矫正委员会设立实现全覆盖,全市123个乡镇(街道)已成立121个社区矫正委员会,形成了市、县(区)两级党委、政法委领导下,司法行政部门主管、社区矫正机构实施、相关职能单位配合的社区矫正工作新格局。2021年5月,市司法局社区矫正管理科加挂社区矫正管理局牌子,依法承担全市社区矫正工作。2022年6月,麦积区司法局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股加挂社区矫正管理局牌子,推进和规范了全区社区矫正工作。
坚持示范引领 全力提升监管规范化信息化水平
按照《甘肃省社区矫正档案管理办法》,天水市司法局统一印制社区矫正对象档案管理盒、封皮。全市共开展与检察院联合执法检查14次,对全市在册社区矫正对象工作档案逐人逐案进行了查阅评估,查漏补缺。
规范了全市社区矫正档案管理工作。秦安县对现存的社区矫正对象档案进行纸质档案全文数字化及照片电子化扫描储存,实现了档案管理工作数字化。从监狱、戒毒所选派4名警察参与社区矫正工作,联合监狱、戒毒所开展警示教育活动30次,心理健康专题讲座20次,对特殊家庭社区矫正对象进行个体心理辅导15次,充分发挥警察职业优势,协助提升规范执法水平。
积极打造“智慧矫正中心”,秦安县、武山县、张家川县就建设智慧矫正中心工作召开专门会议,将智慧矫正中心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整合资源,严格按照三区十八室标准在原有功能室的基础上改造升级。全市各级矫正中心充分运用“智慧司法”信息平台,与省、市、县、乡司法系统实现互通互联。
坚持以人为本 全力发挥教育帮扶治本暖心作用
天水市社区矫正教育帮扶工作运用“四个结合”,拓展教育帮扶效应,鼓励更多社区矫正对象遵纪守法,用爱回报社会。
坚持集中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对社区矫正对象集中进行思想道德、法治、时事政治等教育,同时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根据矫正对象的犯罪类型、性格特点、日常表现、家庭环境等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教育。
坚持分段教育与分类教育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做好初始教育、常规教育、解矫教育等工作,并根据不同矫正群体、不同刑罚种类和执行方式开展分类教育。
坚持心理矫正与行为矫正相结合。对有心理危机的矫正对象,及时进行干预,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和生活理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坚持自我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综合运用思想、法治、文化、警示等手段和方法,积极探索创新,做好个案矫正和心理矫正工作。推动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家庭扶持“三位一体”的“人性化”帮扶机制。
坚持严格监管 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全市各级社区矫正机构全面推动“四个加强”,切实筑牢社区矫正安全底线,严防脱管漏管和重新违法犯罪,并结合当前疫情防控的复杂形势,灵活变通方式方法,实现“监管到位、教育到人”。
加强警示教育。通过集中教育、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对矫正对象进行警示教育,重申社区矫正监督管理规定,督促社区矫正对象时刻绷紧纪律之弦、筑牢自律之堤。
加强走访排查。有针对性地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实地走访,详细了解其工作、生活、思想情况以及存在困难,并宣传社区矫正相关法律法规,及时教育引导,消除不稳定因素。
加强信息化核查。对全市社区矫正对象每天定时核查,不定时通过微信视频、通信联络等方式进行抽查,严防社区矫正对象私自外出,筑牢安全防线。
加强帮困扶助。对生活确有困难、交通事故、因病致贫的社区矫正对象不定期进行走访慰问,捐赠帮扶,帮助推荐就业,助力社区矫正对象重拾信心。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天水市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社区矫正法》,将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为构建法治天水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