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省法院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把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作为人民法院的政治任务和重点工作,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担当作为,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聚焦重点任务重点指标,统筹立审执各领域、各环节精准发力、持续发力,全力推进全省法院营商环境建设迈上更高水平。
高点定位谋划 整体压茬推进
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全省法院进一步更新思想观念,准确把握营商环境内涵、外延的新变化,以更高的站位、更广的视野、更大的格局持续推进。
6月13日,省法院召开高规格、大规模的全省法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组织全省三级法院院长现场参会,其他干警远程视频参会,会议传达学习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精神,要求深刻认识营商环境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坚决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明确“一盘棋”思想和“一把手”工程定位,明确“人人是营商环境,案案是检验标准”目标要求,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全省法院的大事要事来谋划和推进。
省法院率先调整了组织机构,高规格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其他院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负责全省法院营商环境工作的研究部署、统筹协调、督促督导,下设办公室,由党组副书记任办公室主任,抽调专门力量,专班化推进工作落实。全省中基层院对标省法院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在全省各级法院法院形成院长亲自抓、分管副院长具体抓、营商办牵头抓、各部门协同抓,上下齐心,同频联动推进的工作局面。省法院举办全省法院优化营商环境评价评估标准辅导讲座,编印下发信息简报、《应知应会手册》和《学习手册》等资料,提高全员思想认识,凝心聚力推动各项工作。
聚焦核心指标 靶向施策整改
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召开后,省法院党组高度重视,结合第三方评估反馈的问题,研究制定《全省法院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改方案》,紧盯我省法院在营商环境建设中“执行合同”“保护中小投资者”“办理破产”等弱项指标,以审判质效提升、司法作风整顿、破产案件评查、纠纷多元化解、健全解决执行难长效机制为重要抓手,提出15项具体整改措施和目标要求,同时开展“破产审判专项整改”和“立案诉服领域突出问题集中整治”两个专项活动,细化诉讼服务和执行工作“两张清单”,有的放矢推进整改落实。
各中基层法院自觉对照省法院整改方案要求,结合各地区工作实际和特点,进一步细化具体改进措施和工作要求,压实工作责任、明确时限要求,清单化、台账化推进攻坚,确保各项整改任务落地见效。
为全面掌握全省法院专项整改开展情况和实际效果,省法院成立8个督查组,由院领导分别带队对全省14个市州及3个直属法院进行了跟踪问效、全面督查,采取召开专题会议、开展走访调研、征求意见建议、问卷调查、集中反馈等方式,对全省法院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体检。
搭建制度体系 创新升级拓展
制度是法治化的形式载体,制度建设也是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基础。全省法院切实增强制度意识,立足实际、放眼长远,积极回应企业和其他市场主体的司法需求,努力构建长效机制。
省法院编印《优化营商环境制度汇编》,天水中院联合税务机关、市场监管等部门出台《司法民事执行与税费征缴协作机制(试行)》《民营经济领域纠纷诉前联动解决机制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等市场主体的司法保护;定西中院出台《关于强化依法规范公正善意文明执法理念进一步做好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实施意见》、酒泉中院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涉企立案工作规范》、平凉中院印发《为九大重点产业链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实施意见》、甘州区法院出台《关于为企业提供便捷诉讼服务的12条措施(试行)》,公示和承诺对涉企案件“一窗通办”“一次告知”“限时办结”等便利化举措;陇南法院制定《优化营商环境考核评价指标责任划分实施细则》,用考核手段倒逼工作落实。
强化流程管理 全面提质增效
省法院及时出台关于加强审限管理的规定,不断健全完善民商事案件审判管理、司法公开、繁简分流等工作机制,提升民商事审判工作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水平,借助“智慧法院”建设,推出网上立案、网上送达、一码通办、云上庭审等多项便民利民工作措施,为群众提供一站式诉讼服务。甘肃法院智慧法院建设指数位列全国前五,云网一体助力优化营商环境跑出甘肃“加速度”。
各级法院紧盯案件流程节点,充分发挥审判管理“指挥棒”作用,推动涉企案件办理提质增效。陇南法院以“三个清零”行动为抓手,推进长期未结案件及时办结;庆阳市中院出台《关于加强案件审限管理的规定(试行)》,落实从立案到结案审限动态预警、节点跟踪和实时管控;平凉、白银等法院通过督办令、督办函等方式,推动长期未结案件及时化解、动态清零;金昌市中院协调24部门出台《失信企业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联合公安机关制定《关于建立健全人民法院与公安机关执行联动机制的意见》;张掖法院建立“综治数据大平台”助力执行工作机制;安定区法院创新执行“区块链”工作机制,切实解决“查控难”“找人难”“执行慢”等实际问题。
截止8月底,全省法院民商事案件平均审理用时63.5天,执行完毕案件结案平均用时55.78天;执行案件法定期限内结案率93.18%,执行信访化解率90%,同比分别提升了1.68%和24.69%,涉企申请执行案件到位金额118.84亿元,有力保护了市场主体胜诉权益。
持续维稳创安 强化法治保障
严厉打击集资诈骗、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等危害营商环境的刑事犯罪,切实为企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成县、徽县法院将打击犯罪与最大限度地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相结合,帮助企业不断织密财产安全“防护网”,切实筑牢资产保护“防火墙”。宁县法院精准对接全县重点、难点工作,严厉打击项目建设中挡工阻路、非法索要钱物及诈骗等违法行为,支持项目建设,维护项目资金安全。省法院与省委依法治省办、省政府行政复议办联合印发指导意见,推动涉企业行政案件市、县、乡三级行政机关负责人100%出庭应诉,最大限度提高企业的认可度和群众满意度。
贯彻善意文明执行理念,依法灵活运用执行和解、暂缓执行等措施,有效维护市场主体正常经营、社会和谐稳定。截止八月底,全省法院办理涉企执行案件执行到位金额118.84亿元。天水法院用足用好线上查控、线下查询等手段,保障涉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胜诉权益,执行到位42.11亿元。兰铁中院采取执行和解办结执行标的近4.2亿元的申请执行人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武威分行与被执行人太西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借款合同案,帮助困境企业“重获新生”。
拓展多元服务 切实转变作风
在全省法院开展“立案诉服领域突出问题集中整治”专项活动,全省各级法院采取清单式对照整改方式,着力在司法礼仪、导诉服务、规范化建设等方面找差距、出实招、见成效。省法院通过远程视频监督,及时督导纠正全省各级法院诉讼服务大厅司法服务不规范的问题。各级法院开展形式多样的司法作风提升活动,通过开设“涉企案件绿色通道”、建立导诉台配备专业导诉人员、在立案环节对涉企案件诉讼材料加盖专用条章推动快立快审快执、优化完善诉讼服务大厅设施配套、为企业提供诉讼风险指引和法律风险防范提示、加大涉企案件诉讼费减缓免力度等具体举措,切实提高当事人诉讼体验感和获得感。
积极融入党委领导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省法院成功承办新时代践行“马锡五审判方式”研讨会,进一步深化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庆阳中院设立“马锡五审判方式”网上热线服务窗口及线上调解室,高台法院构建“一庭三所+”多元解纷机制,兰州、张掖、白银等法院制度化推进诉前调解和多元解纷;平凉中院通过业务外包实质化推动邮政集约送达甘州区法院“种子法庭”和静宁县法院“苹果法庭”共同入选最高法院典型案例。
积极推广“法院+商会”“法院+工会”“法院+行业协会”“诉前调解+司法确认”等工作模式,为企业提供菜单式、精准化诉讼服务,甘谷、岷县等4个法院被全国工商联等五部门表彰为“工商联与人民法院沟通联系机制典型事例单位”。全省法院累计邀请1521个调解组织、3151名调解员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诉前调解案件76083件,诉前调解成功率达到69.93%,有效减轻了市场主体诉讼负担。
强化府院联动 提升破产水平
省法院编制破产管理人名册,成立破产管理人协会,完善管理人分级管理和绩效考评制度,切实提升破产管理人专业化水平;省法院破产合议庭加强对下指导,各级法院结合司法体制改革,不断强化破产审判团队建设,成立1个破产法庭(庆阳),14个市州中院和基层各法院实现了破产案件审判组织、专业力量的全覆盖。天水、平凉、嘉峪关等法院切实发挥“府院联动”机制作用;兰州中院加强和完善企业破产处置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与中国银行联合上线甘肃省首个地方性破产资金管理平台,实现了破产财产的全流程审批监管;陇南中院制定《关于快速审理破产案件的指引》《破产案件审理规程》,创新破产管理人“1+1”工作机制等,有效压缩了破产案件审理周期,提高了破产案件质量,办理的陇南恒康医疗破产重整案被最高人民法院和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收到了良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主动延伸职能 积极纾困解难
省法院在门户网站开设优化营商环境意见建议征集平台,在微信公众号开通优化营商环境监督信息通道,畅通12368诉讼服务热线,各级法院分别在诉讼服务大厅、信访安检通道等设置了征求意见箱(簿),积极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建议,通过走访民营企业,开展送法进企业、法治体检、普法宣传,“点对点”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面对面”把脉会诊涉企法律问题;通过联系走访“两代表一委员”,主动接受监督;通过对接走访工商联、工会、商会、行业协会等,进一步密切了沟通联系。武威市中院印发《民营企业常见法律风险防控指南》,甘南、临夏、武威等法院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广泛通过公众开放日、党建交流等形式,深入开展法企对接、法企共建;张掖市两级法院开展“三进三问三查”活动,祁连山林区法院等开展“大走访”“大调研”活动,武山县法院在蔬菜主要产区和蔬菜物流园设立“蔬菜产业诉讼服务站”,全链条进行司法指导和矛盾纠纷调处,有效推动涉企纠纷源头预防;定西中院组织开展“百名法官进企业、法润百企促发展”专题活动,建立“一对一”法官企业联系点,将优化营商环境宣传与法院“读书会”有机结合起来,多元化巩固工作成效;平凉法院结合各县区产业布局,成立“产业巡回法庭”,嘉峪关法院推行“链长+院长”的产业司法保护模式,敦煌市法院开展巡回送法进景区等活动,打通司法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为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打开了新局面,拓展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