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清水县:畅通群众诉求表达 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网站首页 »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

天水市清水县:畅通群众诉求表达 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来源:甘肃政法网 责任编辑:张曦云
发布时间:2023-05-16

  近年来,天水市清水县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探索推行“六个一”群众诉求表达模式,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认真倾听群众心声,建立上下联动、高效运转的扁平化群众诉求解决机制,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切实把群众呼声倾听好、把群众情绪疏导好、把群众需求解决好,不断创新基层社会治理,聚焦群众“微小事”,激发社会治理“大效能”,全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畅通一个码,马上办理诉求。探索打造以信息化为支撑的民情直通平台,搭建群众反映诉求的线上载体,实现群众反映诉求“一码畅通、高效办理”的目标。广大群众关注使用“天水五治”微信小程序反映个人诉求,专职网格员处理办结事项予以答复并在“天水综治”APP及时录入事件信息,全面反映社会治理动态。搭建贯通县、乡、村三级的平安甘肃信息化支撑管理平台、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信息平台、命案智能预警信息平台,及时录入各类预警事件,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有效解决群众各类诉求。通过“智慧社区”微信小程序,在县城社区全面推行“五单”志愿服务,开展由社区供单、居民点单、实践站派单、志愿者接单、居民评单的“五单”志愿服务活动,让广大居民足不出户便能享受高效优质便捷的社区服务。


图片3.png


  做实一条线,限时办结案件。依托各级综治中心,整合综治、公安、法院、检察、司法、信访、民政等部门基层工作网格,开展矛盾纠纷调处、社会救助、法律援助、法治宣传、信访接待等事项,推动乡镇综治中心办事大厅与便民服务中心融合,积极开展各类便民服务,做实做细矛盾调处、信访接待、便民服务“一条线”,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及信访案件,及时解决群众诉求。坚持不懈抓好常态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创新“网格员深入排查、信息员采集上报、综治中心召集调解、重大矛盾逐级上报、涉稳案件包案化解、调解人员定期回访”“六步走”工作法,及时调处矛盾纠纷。围绕房地产等重点领域信访案件,采取领导接访下访、部门联合接访等方式,推动信访事项化解,信访人诉求解决到位。



  讲好一句话,画出平安蓝图。开展“乡镇党委书记和行业部门局长话平安”专题活动,开设专栏由乡镇党委书记、政法委员、县直各行业部门局长共话平安、共谋治理,讲好基层治理、平安建设“一句话”。大力开展“十有十无”(即有组织保障、有集体收入、有议事规则、有村规民约、有民主监督、有调解机制、有便民服务、有防控体系、有村史家训、有乡贤楷模,无黑恶势力、无吸毒人员、无盗骗现象、无邪教窝点、无非访事件、无脱管对象、无治安案件、无刑事案件、无重大事故、无行为陋习)平安乡村、“八无五美”平安社区和平安小区等为主要内容的系列平安创建活动,绘好基层治理、平安建设“一张图”。累计完成342所校园、26家医院、18条交通线路、1家平安车站、4所驾校、430辆车辆、267个村(社区)、5家企业、5个景区、250户示范家庭、117个小区、46个寺庙的平安创建活动,实现平安创建全域覆盖,基层社会治理效能进一步提升,平安建设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民意诉求表达渠道进一步畅通,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2022年清水县被命名为“平安甘肃建设示范县”、永清镇城南社区被评为“平安甘肃建设先进集体”;丰望乡等4乡镇被评为“平安天水建设示范乡镇”、红堡镇西城村等3单位被评为“平安天水建设先进集体”。



  建好一张网,精细网格治理。健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整合完善党建、政法综治、民政、城管、信访、市场监管、环境环卫、卫生健康、应急管理、消防救援等基层网格,建好“一张网”,全县精准划分基础网格375个(其中农村网格306个,社区网格68个,专属网格1)个,构建职责明确、管理精细、渠道畅通、服务高效的网格治理体系。择优选聘专职网格员375名及网格辅助人员983名,健全网格员选聘退出、考评管理、激励保障等制度,严格落实“县上每年一次、乡镇每季度一次、村(社区)每月一次”培训任务,全面提升网格员实战技能、综合素质。创新推行网格员“身份标识”“挂牌公示”“网格巡查”等工作制度,为每户制定印发了“主动创稳”便民服务提醒卡,将网格员信息及各类求助、服务类电话予以公布,建立信息收集、问题发现、任务分办、协同处置、结果反馈工作机制,实现了“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忧在格中排”。2021年9月份黄门镇小河社区被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农村部等单位命名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温暖一颗心,做实心怡服务。创新“干部讲政策、党员送关怀、亲属给温暖、能人帮就业”的关怀帮教机制。全面加强刑释人员、社区矫正人员、吸毒人员、涉邪人员等各类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逐人落实监管责任,分类落实安置帮教、动态管控和社会保障等措施,有效预防和减少了重新违法犯罪。不断健全完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小组监管日常、以奖代补政策激励、责任保险防护风险、救治小组送医救治、城乡医保特惠政策兜底”等机制,积极落实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以奖代补资金,2020—2022年全县共落实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以奖代补资金926.61万元,没有发生精神障碍患者脱管漏管、肇事肇祸事件。建成县级心理疏导治疗基地,18个乡镇卫生院心理疏导站,264个村(社区)心理咨询室,249所中小学校心理咨询室,广泛开展心理知识宣传、咨询、疏导服务,全县干部群众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普遍提升。


图片15.png


  多走一里路,常抓路巷巡查。为进一步排查各类不稳定因素及安全隐患,净化社会治安环境,增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按照“党员干部多走一里路、群众安全隐患少一分”的工作思路,整合包村民警(辅警)、镇村组干部、网格员及辅助人员、平安志愿者、群防群治队员等人员力量,创新开展“白天巡查、夜间巡更”治安模式,由巡逻队长带队,围绕各自责任区域,深入村(社区)主街要道、背街小巷,紧盯村(社区)外来车辆、可疑人员等群体,紧盯酗酒滋事、聚众赌博、偷盗抢劫等各类事件,深入开展乡村治安巡逻巡防、排查整治、矛盾调处等工作。坚持每天完善巡逻日志,及时将巡逻情况上报给网格信息员,每天逐级上报巡逻情况,同时将巡夜动态录入综治E通进行运转,依托综治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指挥调度,织紧织密了常态化社会治安巡逻网。


图片16.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