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纵深推进“三抓三促”行动、“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行动,兰州公安紧紧围绕护航全市经济发展大局,牢牢把握公安机关自身职责定位,从优化公安政务服务、保障道路安全畅通、推行包容审慎执法、打击侵企违法犯罪、加强企业安全防范、拓宽助企纾困渠道等6个方面,推出优化营商环境12项措施,以高质量公安工作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实施“强省会”战略、重振“兰州辉煌”提供强力支撑。
构建长效机制
纾困助企有深度
完善沟通联系机制。深化服务企业“护航警官”制度,推行“企业随访”建档备案机制,对重大项目、工业园区实行“点对点”服务,实时了解企业需求,在兰省列88项重大建设工程、市列75项重大建设项目全部落实“一企两警”;深化警企互动,经常性开展企业走访活动,实地调研甘肃昆仑燃气有限公司等企业,召开警企座谈会,征求意见建议,做到问政于企、问计于企。
健全联防联控机制。建立企业联席会议制度,联巡联防、联查联治,深化警企战略协作,不断推动警企合作纵深发展,与中石油兰州销售分公司等部门联系,组织开展全市打击成品油违法犯罪行动,全力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优化巡逻方案,加大企业、重点商圈巡控力度,日均投入巡控警力3100余人次,科学规划设置巡逻“必到点”“必巡线”,加强与企业安保部门直联效率;在重大节会期间启动“交巡特”巡控模式,创造安定祥和的治安环境。
优化矛盾化解机制。结合“百万警进千万家”“六必进”活动,加大对涉企劳资、社保、环境、征地拆迁等涉企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力度,摸排化解涉企矛盾纠纷87起;开展涉企信访案件专项清理行动,全力推进案件高质量化解,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一线。
推行多元化服务
便民惠企有温度
集约服务“一窗办”。持续推行公安派出所“一窗通办”工作,在市县两级政务服务大厅或公安分中心设立“综合服务”窗口,整合治安、交管、禁毒等警种政务服务事项,为群众、企业提供“一站式”“全链条”服务保障;实现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和外国人工作类居留许可“两证合发”“一窗通办”。全市9个试点派出所办理综合业务24599件,办理“两证合发”业务24件。
主动服务“暖心办”。对企业群众急需办理的紧急业务简化人工流程,为外籍人才开通“绿色通道”,采取加急办、容缺办等方式,解决燃眉之急;实现居民身份证首次申领、户口迁移、开具户籍类证明等业务“跨省通办”。为企业上门办理各类证件130余件,办理“跨省通办”业务1953件。
贴心服务“预约办”。在兰州车管所微信公众号上线“政企业务预约”功能,并在业务大厅设立“大宗业务”窗口,方便企业快速办理车驾管业务,非工作时间需紧急办理的,经预约可在支队车管所专门窗口办理,共办理业务1万余件。
坚持规范化执法
严打护企有精度
狠抓护航保障。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专项行动,扎实开展“陇剑3号”行动,依法严厉打击涉企经济犯罪,挂牌督办重大影响涉企案件。深入推进涉民营企业刑事诉讼“挂案”清理工作,破获涉企经济犯罪案件15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23人,挽回经济损失1289万元。
狠抓规范执法。组织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护航高质量发展”行政执法专项监督检查活动,强力推进刑事案件立而不查、违规取保、保而不侦和行政案件不依法及时受理、行政处罚明显不公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对2021年以来所有行政、刑事案件进行全面梳理排查,共排查刑事立案状态案件10059件,取保候审7894人,行政案件32379件;依托网上执法巡查机制,开展涉企警情案件的全量巡查监督;接受涉企警情、受立案咨询30余起。
依法慎用强制措施。部署全市公安机关排查清理历年来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案件,梳理2021年以来采取查、扣、冻强制措施案件5158起,组织逐人逐案核对查扣冻财物处置情况;严格区分经济纠纷和经济犯罪界限,对涉刑民交织的复杂疑难案件,及时商请检法机关会商,召开案审委员会13次,主动对接检法机关37次,依法保障企业合法权益。
实施人性化监管
安商利企有力度
全面推进“柔性执法”。依法落实行政处罚“首违不罚”规定,严格执行“两轻一免”清单,在全市范围内实施轻微交通违法“柔性执法”,自“首违不罚”开展以来,对6.3万余起符合要求的违法行为予以警告,免除罚款处罚。
全力保通保畅。进一步放宽城市道路货车限行政策,修订完善兰州市货车限行规定,全面落实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网办货车电子通行证22009张,最大化保障企业货车通行便利;优化重点区域停车管理,在主要餐饮聚集区、饭店周边、重点商圈施划临时停车位,累计在7条路段设置231个道路泊位,助力市场经济消费提振。
科学分级分类监管。深入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差异化随机抽查,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企业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结合常态化、全覆盖,组织开展部门内双随机抽查企业48家,配合市场监督管理局、商务局、应急管理局开展跨部门双随机抽查企业15家;在七里河区试点推行旅馆业记分等级制管理,提升治安管理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