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69平方公里辖区内刑事、治安发案分别下降14.8%、15.7%,命案现案下降17%,街面“盗抢骗”警情持续下降。临夏公安以“小切口”破大题、以“小行动”护大局,深耕“夜间警务”,全域“亥时守护”,按照“网格布警、叠加防控、整体联动”原则,打造了以巡警为主体,特警、武警、派出所、交警为支撑,群防群治力量参与的网格化夜间巡防格局,以8个县市城区为“圈”,以123个派出所为“格”,以165条巡控路为“线”,以135个夜市执勤岗、84个抗震前线110为“点”,动中备勤、快反处置,做实“夜间警务”,守护夏夜“烟火气”。
探索“三警”模式
激发警力效能
围绕夜间治安形势,科学统筹全州警力资源,探索“显性警务+应急警务+智慧警务”模式,切实提升街面见警率、管事率。
显性用警强震慑。按照疏密有度、力量互补的原则,积极整合各县市局机关、派出所、交警、巡警力量,于每日“亥时”出动40%警力,加大重点场所部位和人员密集区域的巡逻频次和力度,实施“警灯闪烁工程”,采取单兵亮肩灯、车辆闪警灯、驻点装爆闪的方式,针对性开展定点查控、巡逻防控、动态管控,做到车停人巡、警灯常亮,全力营造“时时见警察、处处见警灯”的治安环境。“夏季行动”开展以来,全州城区见警率同比上升32%。
科学用警激潜能。结合警情、人流、车流等治安要素,找准防控盲区和薄弱环节,不断延伸警务勤务末梢,在各县市城区划定16个“快反圈”、165条“必巡线”、135个“执勤点”,实现“驻巡、步巡、车巡”有机结合。
智慧用警增效率。充分发挥“情指行”一体化牵引作用,实时调度巡查、监测社会面治安状况;通过110警情分流、街面巡逻快速反应、应急力量呼应联动,实现警情快速分流、警力精准调度、行动统一指挥。
挖潜“三防”机制
倍增平安指数
不断完善夜间警情研判和动态巡防机制,最大限度把警力倾注于治安复杂、人员密集区域,形成“点防+线防+联防”工作格局,提高夜间社会治安掌控能力和突发警情处置效率。
驻点“严防”保平安。围绕夜间文化演艺、体育赛事、夜市小吃等群众性活动,在人员密集区域设置定点勤务,按照驻点民警和交警集约用警的模式,对驻点区域和重点道路进行动态巡防和蹲点查控,及时消除社会面风险隐患。“夏季行动”开展以来,共设置交通治安卡点62个,检查车辆3.8万余辆,查处违法行为8600余起,其中酒驾醉驾156起、涉牌涉证违法行为1360起。
划线“巡防”除隐患。坚持“警力跟着警情走”,在重点道路、繁华商圈、出租房屋、娱乐场所等治安隐患突出位置划定线路,出动巡警、骑警、特警开展巡线防控,开展治安清查行动23轮次,清查KTV、酒吧、洗浴等娱乐场所723家,走访门市摊点3500余家,排查隐患问题64处,确保了各类苗头隐患发现在未然、化解在源头、处置在萌芽。
快反“联防”聚合力。以核心城区警务室为中心,在每个城区设置2-6个快反圈,配备充足应急警力和处突装备,对夜间发生的突发违法行为,严格执行“1、3、5”快反机制,实行快反圈警力应急处置、驻点警力和机动警力交替互补的工作模式,确保对各类警情和突发案事件的快速、稳妥、高效处置。夏季行动期间,全州累计破获各类刑事案件86起,查处涉黄赌、殴打他人、盗窃等治安案件326起,破获毒品团伙案件1起,抓获各类逃犯14人。
优化“三服”举措
护航经济发展
以“服务发展增效年”为抓手,树牢“平安就是最佳营商环境”理念,深化护航警务,靶向施策发力,全程护航夜间经济、服务夜间民生。
强化整治护大局。充分利用夜间警务释放的创稳塑安效应,积极联合相关单位联动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对摊点商贩恶意占道、油烟污染、噪音扰民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常态监管;同时,在夜间经济活跃地带科学规划、合理布设停车区域,对不影响交通安全、社会秩序、经营环境的轻微违法行为推行柔性执法,营造良好夜间经营环境。
优化服务保民生。主动融合治安防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群众救助服务等职能,加强街面警力与派出所、相关警种之间的呼应联动,围绕走失人员找寻、醉酒人员救助、丢失财物找寻、商户安全培训等民生事务,利用移动警务终端前移服务触角、提供高效服务。夏季行动以来,共排查化解婚恋、邻里、经济矛盾纠纷768起,帮扶、救助群众36人,帮助找回走失老人、小孩7人。
深化宣传塑态势。坚持网上网下同步,利用行业场所电子屏、出租车广告屏开展反电诈、“黄赌毒”等宣传,深入酒店、餐饮等行业,有针对性开展防酒驾醉驾等警示宣传。同时,对醉酒闹事、打架斗殴等警情高发的行业场所采取警告提醒、定期约谈等方式规范经营秩序,营造文明规范的营商环境。行动期间,全州共设置宣防执勤点34个,发放传单9300余份,发送反诈、防盗等短信信息6万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