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建设市、县、乡综治中心108个,累计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41万件……这是武威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战化运行以来交出的亮眼成绩单。
2024年以来,武威市紧紧围绕主动创稳提质增效工作主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深入推进综治中心、网格管理、“三调对接”、信息平台四个实战化运行作为加快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切实把综治中心打造成矛盾纠纷“集散地”、多元解纷“桥头堡”、社会治理“晴雨表”,平安建设根基全面夯实,基层治理效能显著提升。
升级“中心枢纽”“全链条”发力
“以前,想办一件事得找好几个部门、跑好几趟路。现在好了,只需要到综治中心就能解决大问题了。”12月26日,到天祝县综治中心办事赵先生说出了心中的感受。
走进天祝县综治中心办事大厅,看到工作人员耐心询问和引导前来咨询、办事的群众,16个服务窗口同时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心理疏导等服务,实现“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将一件件“揪心事”“烦心事”办成了暖心事。
武威市坚持统筹谋划、一体推进,充分调动法院、检察院、公安、信访、司法行政等部门单位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资源,规范化建设市、县、乡综治中心108个,为群众来访接待、法律援助服务、心理健康教育、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等提供了场所,真正实现让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
“建设综治中心是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市委政法委积极汇报市委、市政府将‘改造提升县区综治中心,搭建一站式为民服务平台’列入2025年10件民生实事之一,预计投入资金1800万元,将进一步提升综治中心吸附力、承接力、实战力,真正把综治中心建设成为守护平安的主阵地。”武威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贾福祥说。
聚力蓄势激活解纷“多元矩阵”
走进古浪县综治中心一楼,开放式服务窗口首先映入记者眼帘。诉前调解室、警调调解室、访调调解室以及行业性调解室、金牌调解员室等一应俱全,实现了综治中心、诉讼服务中心、法律服务中心、检察服务中心、信访接待中心、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心理服务中心等“七中心合一”,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一站式”服务,确保群众诉求第一时间传递到位、第一时间回复到位、第一时间解决到位。
“遇事先冷静,你先把具体过程详细描述一下……”这是古浪县金牌调解员马有信在综治中心调解矛盾纠纷的场景。
据了解,马有信熟悉乡风民约、擅长沟通交际、人缘好威信高,原本剑拔弩张的双方当事人,经他一说和,总能握手言和。因此他“说事”的名气也渐渐说出了名,请他来“说事”的人越来越多,逐步形成了“马有信调解工作法”。
“‘马有信调解工作法’主要采取以理服人、以信服人、以法服人、以德服人、以事实服人、以正气服人的‘理、信、法、德、实、正’‘六字’为精髓,以要正视不要回避、要有耐心不要急躁、要相信不要轻信、要公正全面不要偏听偏信等‘十要十不要’为调解理念,累计调解各类矛盾纠纷3100余件。”武威市综治中心主任席海俊介绍说,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伊始,县委政法委就将“马有信调解工作法”这一古浪矛盾纠纷调解品牌“请进”各级综治中心,发挥其矛盾纠纷调解、维护基层安定的“减压阀”作用。
全市县区综治中心落实“中心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法院、公安、司法行政、信访、人社、住建、卫健等相关部门采取常驻、轮驻、随叫随驻等方式入驻综治中心,设置调解室35个,有常驻坐班专职调解员46名、随叫随驻调解员191名,建立调解专家库123名,全天候开展服务,着力构建“一体化运作、一站式服务、一条龙调处、一揽子化解”工作格局。
下好“先手棋” 打好“主动仗”
2024年5月10日,凉州区法院向区综治中心分流了一起土地纠纷案件。凉州区综治中心启动“中心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组织法院、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工作人员开展现场调解,最终成功化解了纠纷。
天祝县大红沟镇因草原面积大,大红沟镇综治中心因地制宜,组建“马背矛调队”,把调解室搬到草原圈窝、牧民账房,面对面了解群众诉求、点对点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探索出“马背调解工作法”,解决了牧民的揪心事、烦心事,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在草原深处落地生根。
武威市各级综治中心坚持把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扎实推进“三调对接”工作,坚持应调尽调、能调尽调、能调不判,将适宜调解的诉讼案件、矛盾纠纷类警情和信访事项,全量流转综治中心进行调处化解,累计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41万件。
打造“综治中心+网格化+智慧化”新模式
“以前有事都是去乡政府找领导干部,或者去派出所找民警,现在邻里之间的很多小纠纷找我们村里的网格员就能圆满解决。”民勤县苏武镇学粮村村民如是说。
一件红马甲、一本宣传册、一个记录本,成了网格员的“出行标配”,也成了基层治理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杨悦是民勤县苏武镇学粮村的一名网格员,自担任网格员以来,杨悦每天穿梭于村头巷尾,挨家挨户进行走访巡查,每到一户,她都仔细记录家庭基本情况、人员动态、经济状况等信息,都无一遗漏。
一条条经线、一条条纬线,密织成一个个网格;一位位居民、一条条街巷、一栋栋房子,变成了网格中的点、线、面。武威市科学划分网格2507个,选配专职网格员2507名,创稳网格员770名。组织网格员深入开展进万家、访民情、化矛盾、优服务活动,累计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15万件、安全隐患18.88万条,收集社情民意79.02万条,推动矛盾纠纷发现在网格、风险隐患消除在网格,用“小网格”兜住居民生活“大幸福”。
“各位领导,现在工作人员为您演示的是武威民情e点通管理系统中的矛盾纠纷板块,网格员在走访过程中,对发现的矛盾纠纷及时进行调处并上传,从事件采集到纠纷调处,都做到了全流程闭环管理。”在武威市综治中心组织开展的一次观摩学习活动中,综治中心讲解员解说道。
武威市强化智慧政法建设,建成武威民情e点通,联通平安甘肃信息化支撑管理平台、陇情e通、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平台,收集各类信息220万余条,通过对居民信息、诉求解决、纠纷调解、隐患管控等各类信息数据共享使用,实现对各类事件、纠纷、隐患的实时分析研判,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为提升综治中心工作成效提供了坚实的技防基础。市综治中心将同步建设矛盾纠纷、重点群体等全量数据库,强化数据源头活水,推动信息联通共享,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武威、法治武威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