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日,首都北京寒风刺骨,由公安部、全国总工会联合举办的“智慧公安我先行” 全国公安基层技术革新专项活动的赛场内却热火朝天,决赛正在激烈地进行着。一项项来自各地公安机关的项目成果闪亮登台,创新团队通过集中陈述、现场展示等方式进行着智慧碰撞。其中,一款游戏吸引了现场观众的注意力。“我们将游戏作为载体与反诈有机融合,把反诈情节带入游戏环节,增强用户的代入感。”屏幕上,随着“跑酷小人”向前通关,反诈知识一一呈现。兰州市公安局七里河分局带来的“‘手游版’反诈总动员——反诈线上宣防工具”项目赢得现场雷鸣般的掌声,最终获得优异成绩。
兰州市公安局七里河分局数智赋能小组讨论研发
创新理念萌发:源于反诈工作的痛点
“在日常反诈工作中,我们敏锐地察觉到传统反诈宣传方式的局限性。发传单、贴海报、拍视频等传统手段覆盖范围有限,难以让反诈知识真正深入人心,导致群众面对层出不穷的网络电信诈骗手段时,仍缺乏足够的防范意识和能力。”七里河分局刑侦五大队大队长马孝林介绍,为改变这一局面, 分局近年来按照“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要求,以“理念引领、科技支撑、机制推进、素质保障”为发展思路,组建了以辅警马顺延为主要成员的“数智赋能小组”,一群富有创新精神的民辅警怀揣着利用科技手段提升工作效能的梦想, 在智慧公安建设领域砥砺深耕,勇创佳绩。在研发之初,团队做了大量的调研。“我们发现游戏化宣传在吸引群众、传递信息方面有着独特优势。”作为“数智赋能小组”牵头人,马顺延自加入公安队伍以来,在工作中屡立战功,曾获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1次。凭借其丰富的公安工作经验和对互联网技术的深入了解,他意识到, 如果能打造一款将反诈知识融入其中的游戏,让群众在娱乐过程中学习反诈技巧,或许能有效解决传统宣传方式的难题。于是,小组成员们开始了一场充满挑战的创新之旅。
攻坚克难:研发路上的汗水
“数智赋能小组”的成员来自不同岗位,他们各有所长,又紧密协作。在研发“反诈总动员”的过程中,团队面临着诸多技术和内容更新方面的挑战。如何使游戏充满趣味性,能够吸引广大玩家, 又能准确无误地传达反诈知识,成为团队面临的首要技术难题。“一个简单枯燥的游戏无法吸引用户,而过于娱乐化又会偏离反诈宣传的初衷。”为此,他们不断进行技术调试和优化,从游戏画面设计到操作流程,从题目设置到答题反馈,每一个环节都经过反复斟酌。通过引入互动元素、设置多样化关卡,以及运用生动有趣的动画效果,他们努力在趣味性和知识性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确保玩家在享受游戏乐趣的同时,能够真正学到反诈知识。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手段不断翻新,骗子们的行骗伎俩越来越多样,这就要求游戏内容必须及时更新,以保持其时效性和实用性。“数智赋能小组” 的成员们密切关注各类电信网络诈骗案例,深入分析新出现的诈骗手段和特点。他们查阅大量资料, 与反诈专家建立紧密合作,确保游戏中的题目和场景能够真实反映当下诈骗形势。每当出现新的诈骗类型,小组便迅速行动,及时调整游戏内容,更新题库,使玩家在游戏中能够接触到最新的反诈信息, 增强防范意识。2022年1月,历经无数次尝试和改进,“反诈总动员”终于在微信小程序成功上线,为反诈宣传工作注入一股新活力。
实战应用:显著成效彰显智慧力量
“非常有趣,坐地铁、休息的时候随手就能玩儿,在游戏中学到了很多反诈知识,特别是游戏入口方便,省去下载App的繁琐步骤。”市民梁先生是“反诈总动员” 的忠实用户,他通过公安政务新媒体后台留言道。“反诈总动员”以其便捷的入口(无须下载安装,即点即用)和低接触成本,吸引了大量用户参与。上线至今,参与人次已达2000余万,成功将反诈宣传的触角延伸到了更广泛的人群。无论是年轻人还是中老年人,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偏远地区群众,都能够轻松接触到这款游戏,为全民反诈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在游戏中巧妙设置引导环节,“反诈总动员”成功引流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达100万人次。这一成绩不仅提高了国家反诈中心App的知晓度和下载量,更为广大群众构建了一道更加坚固的反诈防线。用户通过下载App,能够获取更多权威的反诈资讯和实用功能,如实时预警、举报投诉等,进一步增强了自身防范能力。游戏中开展的150余次线上答题活动,成为提升用户防骗意识的有效手段。通过不断学习和答题实践,用户答题正确率从最初的30%大幅提升至95%。这一显著变化表明,“反诈总动员”在帮助用户识别诈骗手段、掌握防范技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用户在游戏过程中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反诈知识, 能够更加敏锐地识别各类诈骗陷阱,从而有效避免遭受损失。据后台统计,每名用户使用时长约为4分钟,累计使用时间相当于为全国提供了约3400名反诈宣传警力连续工作192小时的工作量。这意味着“反诈总动员”以一种创新的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反诈宣传工作的效率,有效缓解了警力不足的压力。在游戏的助力下,有限的警力资源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守护群众财产安全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在“反诈总动员”等一系列反诈措施的综合作用下,七里河辖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数量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连续三年分别同比下降28%、38%和41.6%。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数智赋能小组”创新工作的实际成效,他们用智慧和汗水为群众筑牢了一道坚固的反诈防线,切实守护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
反诈线上宣防工具——反诈总动员展示区
全面推广:多场景应用与个性化定制
在校园反诈宣传中,“反诈总动员”发挥了独特作用。七里河分局深入辖区高校开展反诈宣传教育安全知识讲座。马顺延带领“数智赋能小组”成员向师生发放自主设计的“反诈通关文牒”,指导他们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金钟罩等反诈应用,并组织体验“反诈总动员”游戏。“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深受学生欢迎,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反诈知识,提高防骗意识。” 兰州理工大学法学院团委书记焦焱博介绍,许多学生表示通过游戏中的案例分析和互动环节,对电信网络诈骗的认识更加深刻,也更有信心在日常生活中防范诈骗。在社区层面,民警积极组织居民参与“反诈总动员”游戏活动。小组成员配合民警,根据居民的特点和需求,定制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宣传方案。通过组织线下游戏竞赛、线上互动交流等形式,将反诈知识传递到每一个家庭。居民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不仅增强了自身的反诈能力,还积极向家人和朋友分享游戏经验和反诈知识,形成了良好的社区反诈氛围。许多居民反馈,这款游戏让他们对电信诈骗有了全新的认识,学会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识别和防范各类诈骗手段。“‘反诈总动员’的另一个显著优势在于其强大的个性化定制能力。”“数智赋能小组”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特点,对游戏内容进行定制化调整。例如,针对老年人容易遭受养老诈骗的情况,在游戏中增加了养老诈骗案例分析和防范技巧。这种个性化定制的方式,使“反诈总动员”能够更好地满足多样化的反诈知识需求,提高宣传的精准度和有效性。
持续发展:智慧公安建设的新征程
“‘数智赋能小组’的成功实践,是‘理念引领、科技支撑、机制推进、素质保障’发展思路的生动体现。”七里河分局局长贾波介绍,分局始终遵循“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要求,进一步强化科技研发与应用,推动智慧公安建设向纵深发展。在智慧公安建设工作中,七里河分局积极整合民辅警思维模式与大数据,狠抓专业人才培养,出台《激励民警取得警务大数据分析资质八项措施》等政策,广泛开展专业培训与岗位练兵,目前已有304名民警取得大数据建模初级以上资质。按照“模型+数据+公安业务场景”思路,先后创新研发了20余个实战模型;分局多次举办大数据建模比武竞赛,总结提炼了76个实战应用案例。特别是借助甘肃省公安厅警综平台开发的“政审小助手”,已在全省推广应用,为11万人次快速政审,节省民警工作时间2700小时,实现大数据智能化应用的转型升级,为智慧公安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