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出台2025年市级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

网站首页 » 法治甘肃

平凉市出台2025年市级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


来源:甘肃政法网 责任编辑:张曦云
发布时间:2025-04-02 148

为践行法治为民宗旨,解决法治领域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近日,平凉市出台2025年10件市级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法治新要求新期待。


制定颁布《平凉市机动车停车条例》


通过地方立法加强机动车停车设施的规划、建设、使用和管理,规范机动车停放秩序,提升停车服务管理水平,提高停车资源利用效率,优化停车供给结构,满足公众停车需求,有效解决困扰人民群众的停车难、收费乱、管理乱等重点问题,进一步改善市容和交通环境,切实提高城市治理水平。


“家校社”联动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全面落实《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加大家庭、学校、社会在教育关爱未成年人方面的协作配合力度。加强对特殊家庭未成年人的关爱帮扶,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救助水平,探索建立“家校社”联系互助机制,以依法维权、心理帮扶、社会关爱、家庭教育为着力点,打造互帮互助、协同育人新模式,共促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战化运行

推动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


全力提升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和实战化运行水平,深入推进网格管理、综治中心、“三调”对接、信息平台“四个实战化”,将综治中心、矛盾纠纷调解中心、信访接待中心、诉讼服务中心、检察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心理服务中心有机整合,打造集“信访接待、多元调解、法律服务、心理疏导、公证、仲裁、司法确认”等服务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窗口,切实提升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化解质效。


深化“执破融合”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紧盯解决商业纠纷、办理破产等重点任务,加强破产案件办理,做深做实执破融合工作,细化实化行动方案和工作举措,因案施策、以破促立,推进执行程序和破产程序双向互促,帮助有潜力、有前景的企业化解危机,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以严格公正司法、暖心细心服务做优对各类市场主体的依法平等保护。


开展“执行监督护航民生民利”专项行动


围绕民生领域、涉企执行等案件,对消极执行、选择性执行、不当查控被执行人财产、违法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等执行违法情形依法开展监督。依法严惩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建立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线索移送、会商研判等机制。探索建立“执行监督+司法救助”办案机制,对因医疗事故、交通事故、人身权受侵害等纠纷陷入困境的申请执行人,及时开展司法救助。


居民身份证有效期满集中换证


2025年,首批有效期为20年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陆续期满。充分发挥大数据分析手段,提前做好换证高峰预测预警,采取“预约办、错峰办、延时办”等措施,全力保障集中换证受理工作有序运转。通过多种方式提醒居民身份证即将到期的群众及时换领新证,做到“就近办、上门办、网上办”,更好保障公民合法权益,便利参与社会活动。


开展营商环境领域行政执法突出问题监督


规范涉企行政执法,重点整治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不到位、执法不规范、逐利执法、机械执法等问题。加大对市场监管、城市管理、生态环境、征地拆迁等关系企业和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的执法监督力度。梳理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纠错案件比较集中的执法部门,深化源头治理和集中整治,把“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落到实处。


打造“半小时公共法律服务圈”



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三大平台”深度融合,开展“公证规范优质”行动,优化办证点设置,拓展公证服务领域,深化“一证一次办”等减证便民举措,推行法律援助经济困难状况诚信承诺制和“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机制,统筹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法律援助等资源,打造全市“半小时公共法律服务圈”,为群众提供更便捷、更智能、更精准的公共法律服务。


开展医疗美容领域卫生健康监督专项整治


对医疗美容领域实施科学监管、智慧监管,通过检查医疗美容行业从业人员职业资质、医疗机构开展诊疗项目、主诊医师配置、医疗质量控制、医疗广告宣传等方面,规范提升医疗美容机构的执业行为和服务质量。严厉打击非法行医、使用假货、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违法犯罪行为,全力整顿行业秩序,切实守护人民群众“美丽安全”。


推动“12338”妇联维权服务中心建设


市、县两级分别建成1个集多元服务功能于一体的“12338”妇联维权服务中心,基本形成功能完善、程序规范、服务优质、辐射基层,体现妇联特色、群众可感可及的维权服务体系,为妇女儿童提供普法释理、纠纷化解、法律支持、关爱帮扶、心理疏导等服务,延伸服务链条,增加服务供给,提升服务品质,有力有效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