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兰州公安深度聚焦法治公安建设目标,将高标准建设运行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作为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创新发展思路、强化资源配置、健全运行机制,全力打造“安全、规范、集约、智能、高效”的执法办案流水线,为现代警务兰州实践注入强劲动力。
智能聚合 监督与增效“双向奔赴”
“一起案件的‘起点’往往不是从立案开始,而是从接报警情就已经开始。”有着30年公安法制工作经验的法制大队长谢尚德感触颇深,“我们就是立足警情、案件、人员、场所、财物、卷宗六要素,在大数据、智能化、系统整合、分析研判方面做足硬软件功夫。”
目前,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整合了报警电话、执法记录仪回传视频、办案区入区记录、功能房间录音录像等全量资源,建立了智能化监督系统,实现了常态化预警、巡查、催办,让执法监督无死角、不间断,发现和解决执法问题更精准、更高效。
“有案不立、压案不查、久拖不决得到了极大改善。”谢尚德表示,“智能化监督系统应用后,办案民警一开始很不习惯,总是被‘逼迫’着整改问题,但‘阵痛期’过后,现在民警尝到了甜头,因为案件的问题越来越少、办案的效率不断提升,从根本上实现了规范执法和保护民警的双向奔赴!”
集约运作 实战与保障“一体联动”
“咱们这里不单单只是个‘办案区’,还有‘合作伙伴’随时密切沟通。”法制大队教导员杨红娟介绍,“在重特大案件侦办中,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与情报指挥中心、一体化实战中心联勤联动、同步上案。”
通过情报指挥中心跨警种调度警力、调配资源,一体化实战中心整合专业警种力量,跨层级、跨区域协同配合,实现了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一案一策”以专制专。特别是在审讯环节,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实行法制民警同步介入指导,通过案情集中会诊、审讯策略优化、法律适用研判等全链条服务,精准提供法律支撑。
协作创新 数据与实体“各展所长”
“智慧警务建设功不可没,我们与分局AI战队搭建的‘执法工兵’模型,实时监督提醒办案民警执法问题。”法制大队民警贺佳给出了一组数据,“中心启用两年来,共办理案件3000余起、涉及4000余名嫌疑人,办案场所零风险、审查时限零超时、执法安全零事故。”
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专设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不断提高法制监督质效,近两年开展案件会商61次,研究重要案件125件。中心设立的速裁法庭,则按照法院、检察院、司法行政机关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机制,对认罪认罚、情节轻微的刑事案件进行“侦、诉、辩、审”的“一站式”协同高效办理,目前已经审理宣判轻微刑事案件15件,极大地缩短了办结时间,提高了办案效率。
另外,中心还为物价、伤情等必要的鉴定资质单位设立专门工作室,工作人员长期入驻,为盗窃、伤害等案件的对标定性、快侦快办提供直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