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维权,伴随无奈的结局。两相承诺,终结长久的拉锯。三纸领款单,见证法院人的使命担当。
4月24日下午, 镇原县三岔镇周家庄村委会。随着最后一位村民柳俊峰签收5576元补助款,一群体性合同纠纷案件以调解方式结案。
41名村民在历经2年集体上访无果、起诉至法院月余后,如愿拿到自己的退付款,漫漫维权之路,在五一节来临之际划上句点。
2016年,庆阳某建设工程公司中标镇原县三岔镇周家庄村巩固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以推平土地、平整农田方式为该村整修耕地。项目完工后,施工方负责人迟迟不予退付村民补助款,造成几十名群众数次集体信访。虽经有关部门多次处理,案件仍未能得以实质化解。
不得已情形下,41名群众集体选择了司法途径维权。
3月13日,镇原县人民法院受理了该群体性合同纠纷案件。
区区不足十万元的标的,原告方人数众多情绪激愤,让办案人员感受到无形压力。在安抚群众的同时,法官多方努力,联系上了当年项目施工负责人,如今的被告王某、虎某二人。
彼时,距离受理案件已经过去了十余天。
考虑到该纠纷事发多年、相关账目混乱,原告人数众多且诉求不一等,办案人员数次深入村组,实地走访村组干部和群众调查了解情况,近距离倾听当事人呼声。
4月9日,三岔镇政府。法官路建勋、高正泽等人和镇、村干部沟通有关情况,查阅原始施工资料和资金账册,并对农田整修面积进行核实,厘清相关数据,也梳理出与本案有关联的第三方农户清单,案件脉络逐渐清晰。夜间11时,据早前所达成的调解协议,虎某就自己所负责的施工片区,向6名当事人退付了9000多元补助款。王某向法官承诺,尽快筹措资金,争取与剩余35名当事人达成和解。
一晃又是十多天过去了。4月24日,迷蒙细雨中,办案人员再次驱车来到三岔镇,继续跟进该案的审理。
周家庄村委会,镇、村干部和原、被告等人齐聚一堂。对于群众心中的疑问和困惑,两法官结合《民法典》等有关法律规定,就国家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招标具体实施政策事宜,向在场一众原告耐心细致地答疑释法明理。
在法官悉心调解下,王某和原告方就基本农田补助款和村民应支付燃油费达成抵顶协议,并就被告应退付的剩余补助款一一进行了结算。
办案人员当即组织村民现场确认、签字、领款等,历经四小时,王某向35名当事群众支付项目退付资金逾8万元。
“我代表41名当事人,感谢法官冒雨来到村里解决了我们大伙的烦心事”村民柳俊峰的话,见证了群众对法院队伍教育整顿成果的认可。
以法律之名,护佑群众维权之路。紧盯群众“烦心事’‘“难心事’‘揪心事”,传承“马锡五审判方式”,让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是镇原法院人孜孜不倦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