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谐关系着社会稳定,婚姻家庭纠纷如果处置不当,则有可能由民事纠纷转化为刑事案件。针对近年来婚姻家庭纠纷矛盾数量不断增多、成因日益复杂的实际,嘉峪关市雄关街道峪苑社区积极总结经验做法,探索出了矛盾纠纷化解“四早、五个一、六诊”工作法,推动婚姻家庭类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全力打造“峪善峪美”幸福社区。
落实“四早”工作措施
筑牢纠纷调解保障
早排查,明确化解重点。重点围绕婚姻情感纠纷、家庭纠纷开展全面排查,设立特殊家庭和重点人群台账,对留守家庭、贫困家庭、再婚及单亲家庭分门别类,加大排查化解力度,争取把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
早发现,消除隐患点。统筹各部门资源,实现联防联动,群防群治,推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向家庭延伸,依托“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活动的开展,定期入户走访,及时发现收集苗头性、倾向性纠纷隐患,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早预警,夯实纠纷化解基础。建立信息预警机制,对排查出的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根据矛盾的利益关系、主体类型和内容形式,建立联动运作制度、责任制度、处置制度、保障制度等,对各种动态性、苗头性的矛盾纠纷及时上报、汇总、分析、预警,保证矛盾纠纷早预测、早发现、早分析。
早宣教,正确引导护稳定。实施“一社区一法律顾问”和“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等,形成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从根源上减少婚姻家庭纠纷调处阻力。
搭建“五个一”平台
夯实纠纷调解基础
构建一个多元调解机制,提升调解专业能力。统筹社区党委、党支部、“三官一律一所”、居委会、楼栋长等多方调处力量,构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多元主体合作共治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推动矛盾纠纷多元调处化解。
组建一个调解组织,提高为民服务水平。建立“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坚持预防为主,提前介入的原则,将矛盾纠纷化解端口前移,通过采取法、理、情相结合,说服教育、疏通引导等方式,抓住关键要害,深入及时调解,有效预防和化解婚姻家庭纠纷。
打造一个调解阵地,推动纠纷多元化解。依托茶艺室优雅温馨的环境,打造“茶峪苑香”矛盾调解室,将调解室设在茶艺室,调解中融入茶元素,设立品茶区,使矛盾双方的情绪在茶香中得以平静,这样的氛围中,调解更易取得成果,更具说服力。
建立一支志愿队伍,打通为民服务通道。组建由妇联、网格员、三官一律一所、居委会、居民小组成员、党员、政协委员、下沉干部等成员的“小乐呵帮帮团”志愿服务队,充分发挥政策宣传员、民情联络员、矛盾调解员、巡逻排查员的作用,真正做到办实事解民忧,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建设一个舒心驿站,助力矛盾纠纷化解。设立“舒心驿站”心理咨询室,为有需求的妇女儿童提供心理调适、压力疏导、夫妻关系辅导、亲子关系辅导、家庭关系辅导等专业咨询及心理援助服务,解决心理困扰,维护心理健康,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
实施“六诊”工作法
助力精准化解纠纷
“茶峪苑香”“坐诊”,因地制宜化纠纷。依托茶艺室优雅温馨的环境,打造“茶峪苑香”矛盾调解室,在调解中融入茶文化,设立品茶区。邀请当事人在饮茶品茗之际,调处矛盾纠纷,相比以往严肃、生硬的化解模式,更加沁人心脾、温暖人心。
网格精细“巡诊”,群策群力解纠纷。形成网格长、网格员、楼栋长、单元长积极参与的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搭建居民议事协商平台,成立由五老人员、在职党员、居委会、业主委员会、志愿者、专业律师、社区民警为主体的矛盾纠纷调解队伍。收集矛盾纠纷、社情民意和需求信息,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化解。
法治力量“预诊”,以法促治保平安。充分发挥“三官一律一所”专业特长、职业优势,将工作端口前移。通过谈心交流、入户走访等方式,摸排各类矛盾纠纷,深入开展全民普法活动,用实际行动传播法治理念,及时把信访矛盾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共同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部门联动“会诊”,多元化解促和谐。发挥“中心吹哨、部门报到”的工作机制,积极协调“三官一律一所”、物业、居委会、居民小组、党员等多方力量,及时掌握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发生的情况、特点及规律,坚持“一事一议、一人一策”逐项解决问题、逐一跟踪调处。
纠纷回访“复诊”,防止反弹固稳定。对已化解矛盾纠纷进行跟进,彻底解开当事人心结,通过入户走访,外围了解,监督双方履行协议等方式,确保矛盾纠纷化解到位。切实增强群众的遵纪守法意识和对矛盾纠纷管控能力,从根源上减少矛盾纠纷的激化。
五治融合“参诊”,排除隐患提效能。社区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民生需求,探索构建“政治、法治、自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发展的市域社会治理新模式,通过推行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自治格局。依托甘肃支撑化平台、嘉峪关综治智慧平台等排查化解矛盾纠纷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