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政法网 今天是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把新时代“枫桥经验”践行在救灾一线

来源:甘肃政法网 责任编辑:张曦云 发布时间:2023-12-26
字号:A A    颜色:

升国旗、唱国歌……12月25日,积石山县中小学有序复课。在刘集乡高李村保安族春蕾小学,升国旗仪式后,学生们走进帐篷开始了震后第一课。


帐篷里传出琅琅的读书声,学校门口的马路边,l临夏州临夏县公安局黄泥湾派出所民警冉海平和战友正在指挥运送救灾物资车辆有序通过……


图片


“五合一”模式


学校门口是一个三岔路口,平时车辆就多,这些天各路运送救灾物资车辆源源不断通过,交通压力陡增。高李村“抗震前线110”与消防、医护、村委会、老师“五合一”共同开展安置点各项工作。


“为保障复课后学生安全,临夏县公安局抽调15名民警和20名交警24小时在岗,通过车巡加人巡、定点岗加流动岗引导的方式,全力确保该路段交通顺畅。”临夏县公安局副局长马才林说。目前,在春蕾小学的安置点有70顶帐篷65户348人。


图片


“同学们,帐篷里不要玩火,不要用湿手触碰电插板。”“最近大车比较多,千万不要在马路上逗留玩耍,过马路的时候要仔细观察。” 春蕾小学震后第一课,高李村“抗震前线110”民警吴阳正在给孩子们讲述安全知识。


这名1998年出生的小伙子,是临夏州公安局网安支队民警,19日凌晨5时,他随救援队伍赶到刘集乡高李村,第一时间将受灾村民集中到春蕾小学操场,帮大家点起篝火取暖,全力投入到救援工作中。


图片


土味“警色”


地震发生后,马才林带领120名民警辅警第一时间赶赴刘集乡,按要求在该乡设立7个“抗震前线110”,负责配合其他部门开展该乡8个行政村的抗震救灾和群众安置工作。除35名民警指挥疏导交通外,其余85名民辅警全部下沉到7个“抗震前线110”,开展社会面巡查防控、安置点隐患排查和收集群众困难需求等工作。


图片


领帐篷、搭帐篷、分配入住,发物资、架火炉……刘集乡陶家村“抗震前线110”在地震发生当晚就忙活起来,救灾物资陆续运到,地震第二天居民全部住进了帐篷。


在该村安置点,满身尘土的临夏县公安局麻尼寺沟派出所教导员马蛟正在和战友们发放救灾物资,从19日凌晨开始,他就一直在这里开展救援和安置工作。


陶家村位于两山之间,“抗震前线110”的帐篷正处在风口,刮风时扬起的尘土吹得人睁不开眼睛,这也是马蛟和战友们为何总满身的尘土。


图片


24小时守护平安


马蛟负责的陶家村“抗震前线110”共有10名民辅警,开展24小时勤务,负责该村2、3、6社和春蕾小学4个临时安置点定点巡逻防控工作,2人一组,每隔2个小时换一次班。


“我们不仅要保证群众有地方住,还要让大家住得安全……”临夏县公安局先锋派出所教导员李世斌说,在治安巡逻中,我们还得提醒村民夜间要注意用火、用电安全,防止煤烟中毒和用电事故。


“在保证安置点不出安全问题的情况下,我们也想尽可能保证巡逻民辅警休息时间,最近真的有点累……”略显疲惫的李世斌正在救援物资存放点边统计发放情况边说。


图片


地震发生后,临夏公安在各临时安置点共设立了131个“抗震前线110”,在抗震前沿阵地树旗帜、明标识、亮警灯,接受群众报警求助,提供暖心服务和矛盾排查化解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