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兰州市西固区检察院不断强化政治引领,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以能动司法履职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接待室、全国节约型机关、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先进基层检察院等荣誉,“彩虹伞”未成年人检察品牌入选2023年全省优秀检察文化品牌,涌现出全省“百名新时代政法英模”、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工作者、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工作者等“学枫桥、创治理”先进个人。
打造“一站式”为民服务新窗口
该区检察院用足12309检察服务“一站式”平台解民忧,打造服务大厅、网络平台、热线电话“三位一体”的集成式检察服务阵地,充分发挥“窗口”作用,用心用情解决民之所盼,做到“件件有回复”。落实“七日内程序性回复,三个月内实体性答复”要求,办理各类信访案件164件次,并按期100%回复,不断用更加人性化、精细化的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更高需求;积极落实“应听证尽听证”,推动检察公开听证工作常态化,把案件当事人“请进来”,把办案过程“晒出来”,让中立的第三方“评评理”,组织公开听证337件次,有效解开当事人的“法结、心结、情结”,做到矛盾纠纷化解在首办环节。
搭建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新平台
该区检察院搭建值班律师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平台,落实值班律师参与矛盾化解机制,建立周二、周四律师坐班制度,100%邀请值班律师全程参与适用认罪认罚从宽案件的办理,充分释法说理,确保认罪认罚的自愿性、合法性;积极推进审查起诉阶段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工作,2023年7月,协同区司法局在该区检察院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搭建“检察和解室”平台,注重矛盾纠纷的化解和预防,通过讲情理、说道理、释法理,促成赔礼道歉、赔偿损失、达成和解,先后调处轻微刑事案件80余件,做到解决矛盾纠纷、修复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相统一。
用足司法救助政策平台,不断探索司法救助和社会救助衔接融合机制,把司法救助作为纾解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有效载体,传递司法温情,释放法治温度,先后救助困难刑事案件被害人10人次16万余元。针对某交通肇事案造成受害人马某某重伤二级、经济损失约42万元、民事赔偿仅0.7万元的情况,该院及时申请予以司法救助8.3万元,解决涉案群众生活困境。
拓展实质性化解新渠道
该区检察院健全民事权益保护机制,积极发挥民事检察作为民事案件救济方式“最后一道防线”作用,充分运用释法说理、检察建议、建议再审等法律监督手段,有效监督解决民事纠纷78件,回应人民群众对公平司法的新期待;注重对弱势群体利益的保护,与司法、人社等相关单位建立联手保护机制,为农民工等弱势群体依法维权“撑腰”,帮助追索劳动报酬55万余元。
深入推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与区法院、司法局会签《民事、行政检察监督案件办理协作意见》,建立《加强行政检察与司法行政工作衔接办法》,综合运用法律监督和行政执法等措施,彻底、有效、妥善解决行政非诉执行案件13件,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案件24件,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建立品牌带动机制维护公共利益,创建“益心向西”公益诉讼检察品牌,守护蓝天碧水净土,守护幸福美好生活。
建立跨区域沿黄河生态环保协作、公益诉讼特邀观察员和志愿者等机制,凝聚保护公益合力,先后发出诉前检察建议163件,解决群众关注的生态环保、食药安全、生产安全等多个领域的治理难题,有效回应人民群众对安全、环境的新要求、新期盼。
探索市域社会治理新路径
该区检察院坚持源头预防,成立“彩虹伞”法治宣讲团,班子成员等16名干警担任辖区学校法治副校长,推动平安校园、法治校园建设;不断拓展延伸普法范围,推进法治宣传“六进”工作,开展“六式”法治宣讲200余场,受益4万余人,全面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用活综合治理检察建议开“良方”,坚持依法一体履职、综合履职、能动履职,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紧密结合,主动参与社会治理,充分发挥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功能,深化和推动诉源治理,精准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24件,整改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