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庭作为人民法院的派出机构,处于司法审判的最前沿,是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发挥人民法庭的职能作用,对于夯实基层基础,源头化解矛盾纠纷,构建和美乡村具有重要意义。2023年8月,陇南市召开人民法庭会议暨主动创稳工作推进会,有力推动全市基层人民法庭高质量发展。
陇南地处秦岭南麓,乡村量大面广,辖区设46个乡村法庭,共辐射全市230万人口。近三年来,共审结案件26872件,其中调撤14260件,调撤率53.06%,法定审限内结案率100%,简易程序适用率86.5%,平均审理周期28.5天。诉前参与各类矛盾调处9200余件,调解率78.3%。案件审理整体呈现出调解多判决少、简易程序多普通程序少、服判息诉多上诉上访少的“三多”“三少”的良好态势,基层法官交出了一份优质高效的答卷,以自己辛苦换来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工作中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先后有22人获得省级及以上表彰,其中周家坝法庭袁奇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全国法院人民法庭先进个人”。抛沙法庭等一批法庭和个人受到省市表彰。
推进“民事直说+诉源治理”
全市人民法庭主动融入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全面推进人民法庭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抓前端,治未病,实现矛盾纠纷就地发现、就地调处、就地化解。近三年,全市法院人民法庭参与调解各类纠纷9200余件,诉前分流调解案件10943件。2023年6月,陇南法院“民事直说+诉源治理”工作经验做法“风波止于微澜”被《人民法院报》头版头条刊发宣传。
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礼县家事法庭立足婚姻家庭类案件高发的实际,探索形成了“115”(一个执委、一条主线、五个着力)工作法,通过温情调解、柔性司法,为维护社会安定贡献法庭力量。康县望关法庭探索道交一体化平台解决思路,形成乡镇“政法委员+人民调解员+特邀调解员+网格长+法院法治指导员”共同参与、五治融合的多元解纷机制。宕昌法院探索形成“1+1+1+X”五步调解法,成为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再实践,取得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诉源治理良好成效,共化解重大矛盾纠纷63起,创建“无诉讼村”158个。
打造“一庭一品”特色法庭
紧扣法庭职能,出台《关于充分发挥人民法庭职能助力乡村振兴实施意见》,围绕区域定位、经济发展、服务人群、特色产业,结合案件特点,扎实开展“一庭一品”创建活动,一批具有时代特征、地方特色,群众满意的新时代专业化人民法庭应运而生,特色法庭品牌在全市遍地开花。如,武都坪垭民族团结法庭、文县碧口大熊猫保护片区法庭、西和半夏法庭一系列特色法庭品牌创建工程的深入推进,使品牌效应逐步显现,激发出提质增效的内生动力。
全面推进“立调审执”一体化运行
发挥法庭优势,畅通治理之路,经过两年的探索和完善,目前,全市法院人民法庭均具备“立调审执”一体化功能,彻底改变了以往“有调无立,有审无执”的状况。近三年以来,全市法院人民法庭督促履行和执行案件两千余件,金额六千余万元。真正实现了矛盾纠纷一站式解决,彻底打通了人民法庭诉讼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如,西和兴隆法庭立足地域广、人口多的特点,实现“庭、室、站、点”诉讼服务全履盖。
“风劲好扬帆,奋进正当时”,陇南法院基层人民法庭将坚守服务民生之本,在司法为民中躬身实干,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每一个司法案件;坚守基层治理之责,在主动创稳中担当作为,努力实现案结事了人和,奋力书写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