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政法网 今天是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张掖民乐县:“一核三化五微”绘制多元解纷“好枫景”

来源:甘肃政法网 责任编辑:张曦云 发布时间:2024-06-20
字号:A A    颜色:

近年来,张掖市民乐县金山社区秉承“以人为本、便民利民、共创和谐”的服务理念,以“功能完善、安全宜居、民生普惠、文明法治、充满活力”为目标,围绕“一核三化五微”,紧盯网格化管理、信息化建设、精细化服务、“三调对接”等基层治理实战化运行,加快构建“街乡共建、社村共治、成果共享”的基层治理新局面。


一核多元 夯实基层治理根基

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共建单位、物业公司、业委会、社会组织等辖区内各类组织共同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一核多元”治理模式;完善组织网络,支部建在小区、党小组建在楼院,着力构建“社区-支部-小区-楼栋”四级联动组织体系,推行以“社区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五级组织架构和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与社区结对帮扶、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两代表一委员”进社区议事协商,实行小事快办、急事速办、难事联办;整合辖区资源,推行“社区吹哨、部门报道、居民参与”工作机制,实现“组织联建、党员联管、活动联办、资源联用、服务联搞”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帮助居民实现“微心愿”“微梦想”,不断推动社区工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三化治理 提升社区治理质效

网格化治理,划小服务群众联系圈。以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模式,推行楼栋长、单元长的“党建+服务居民”治理模式;在辖区楼院张贴“三长”公示牌明确责任,形成“三长”共抓、“三员”共治的网格精细化管理模式。通过“一网”覆盖管全局,推行“支部+网格”工作模式和“1+1+1+N”网格力量配备模式,从退休干部、老党员、热心群众中选聘18名专职网格员,协助社区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政策宣传等工作,真正做到网格事务有人管、有人做。完善网格员管理制度,专职网格员每月完成网格内30%入户走访、70%电话随访和半年一次“全覆盖”入户走访任务,信息数据动态感知,真正做到社区秩序在网格内维护、居民事务在网格内办理、矛盾纠纷在网格内化解、治安隐患在网格内消除。


智能化治理,提升社区数字化治理水平。将社区内的人、地、事、物、情等6000余条基础要素全部录入陇情E通APP和甘肃信息化支撑管理平台,做到动态感知、快速汇总梳理、分析研判、监测预警,及时发现问题、处置问题,切实提升防范重大矛盾安全风险隐患预警的能力和水平。突出用好“乐享e通”群众诉求平台,畅通居民反映诉求、反映群众民意,收集群众诉求和意见建议135条。大力推广“党建+信息化”模式,将社区“雪亮工程”与小区网格监控衔接,利用智慧门禁系统对辖区内10个小区楼院进出口实时监控,实现一网管全域,一屏观天下,大屏连小屏,百事速知情,着力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全民化参与,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依托网格化管理模式,让问题解决在网格内、化解在萌芽状态。社区组建10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将“闲话台”变为“信息收集站”。强化三调对接,推行“周排查、旬研判、分级调处、跟进化解”工作机制,以“防民情、解民忧、化矛盾、防风险、查问题、治乱点”为主要内容,建成1个社区调委会、1个行业调委会,并打造社区“协商议事室”,召开21次协商会及分析研判会议,化解了驿都小区拆迁纠纷、锦绣家园余世汇家庭婚姻等难点痛点矛盾纠纷31起,调解率达96.77%。在重大节假日,社区依托9个功能室,开展“三八”妇女节、“情暖重阳”等活动56场次,开展义诊义剪、上门打扫等志愿服务活动200多场次,不断提升居民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


五微服务 精细服务融合发展

动态摸排4类特殊家庭和13类特殊人群,开展风险评估,分类建立台账,推行特殊人群“红、黄、蓝”分类管理服务机制,全面掌握重点人员动态去向和思想状况,严防漏管失控。健全完善心理咨询室,常态化做好心理咨询工作,做到关爱关心到位,帮助帮扶到位。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凝聚群众、动员群众、传播新思想,开展“结对帮扶”“敲门进门”“党员亮身份树形象”“一老一少”关爱和文化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106场次。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建立社区、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社区开展心理咨询、五点半学校,图书室“大手拉小手”各类活动86场次,依托“墨客驿站”“共享书吧”“绣妈邦”“舞动空间”为特殊群体提供展示平台,开展各类文艺活动18场次。以“三抓三促”为契机,“啃”下社区治理中的“硬骨头”,对辖区11名重点人员严重落实由社区包干领导、辖区民警、社区书记、综治专干、医务人员、重点人员亲友组成的“六对一”帮教机制,并建立台账,坚持日常月走访、季联系和重点时段、重大节日走访相结合,不定时电话联系其家属,多渠道地掌握其各方面情况,尽力为他们解决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减少不稳定因素,确保管控、帮教工作无死角、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