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政法网 今天是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平安天水的“幸福密码”

来源:甘肃政法网 责任编辑:张曦云 发布时间:2024-06-24
字号:A A    颜色:

平安天水的“幸福密码”

——天水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综述


  家有烦心事,邻里小摩擦,请“调解员”来评评理;解决不了的矛盾,找村里的“明白人”理清事儿;遇到困难、碰到问题,可以“面对面”反映诉求……


    近年来,天水市准确把握市、县级综治中心“中枢指挥”职能定位,发挥乡镇、村综治中心“平台阵地”作用,全力打造集矛盾纠纷排查、诉求表达、诉调警调对接、信访调处、法律援助、心理安抚于一体的矛盾纠纷综合调处服务平台,做实“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推动形成了社会治理“一张网”调度、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群众诉求“一条龙”服务的工作格局。


微信图片_20240626112114.jpg

  

据统计,今年1—5月,各级综治中心共接待来访群众达1.1万人次,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9万余件。全市刑事立案1001件、受理治安案件2191件,分别同比下降27.57%、2.24%。


  网格管理 助力治理全覆盖


  今年36岁的丁金芳,是甘谷县东关社区的一名网格员。每天下午,她都会在“网格”内走家串户。前两天,她在辖区走访时,发现一家超市上方的瓷砖翘了起来,随时都有可能脱落。在向附近居民询问情况后,她立即拍照配上说明,并进行扫码上传。


  东关社区获悉后,马上派人到现场,商量处理方案。第二天,即将脱落的瓷砖得以修补,保障了过往行人的安全。


微信图片_20240626112117.jpg


  “我们以科技为支撑,探索打造‘码上办’点单模式,让群众点单、党组织下单、网格员接单,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东关社区党委书记苟维红告诉记者,网格员做好信息采集管理的同时,宣传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带动群众积极参与,把治理触角延伸到了最基层。


  一个人、一网格,一张嘴、一双腿,心系群众,服务一线,为民办实事、解急事、纾难事,这是全市网格人员日常工作的真实写照。近年来,天水市重新划分网格3881个,配备专职网格员3881名,常态化开展网格员培训、开展“最美网格员”评选活动,涌现出一批优秀网格员。目前,全市网格员共收集办理各类社情民意信息47.4万余条,同比增长222.45%,网格员活跃度保持在90%以上。


  “三调”对接 凝聚治理新动能


  “事情都调解清楚了。来,大家握个手……”日前,在武山县综治中心的调解室内,一场关于彩礼返还的纠纷,在武山县综治中心调解员的不懈努力下,最终化解。


  2021年3月,张某与王某经人介绍相识,交往不久便确立婚约。随后,女方要求在订婚仪式前支付数万元的彩礼。


  谁知,订婚后王某突然反悔,并离家外出务工。眼看婚事无望,张某要求如数返还彩礼及相应花费,女方却始终拖延。张某无奈之下将其诉至法院。


  武山县综治中心调解员接到任务后,第一时间对案情进行梳理研判,仔细翻阅查找相关法律依据和类似案例,并着手开展调解工作。


  2023年12月,双方当事人如约来到武山县综治中心调解室。“我们彩礼给了,订婚仪式也办了,她们怎么能说反悔就反悔,钱必须全部退还。”张某父亲对此气愤不已。


  “娃娃不同意,我们也没办法。退彩礼我们同意,但其他费用我们不管……”王某父亲反驳道。


  看到情绪激动的几人,调解员引导双方换位思考,依法依理解决问题。在耐心调解下,对峙情绪得到缓和,彩礼返还问题也达成了和解。


  这起案件的顺利调解,仅仅是天水市“三调”对接工作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天水市聚焦建强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不断优化“诉调”“警调”“访调”对接的矛盾纠纷调解模式,切实把各级综治中心打造成矛盾纠纷化解的“集散地”和社会治理的“晴雨表”,让群众有诉求找综治,努力做到只进一扇门就能化解民诉民求。


微信图片_20240626112122.jpg


  截至今年5月,全市设立各类调解组织3108个,个人调解室109个,各级综治中心对接受理诉前调解纠纷3567件,成功调解2313件。今年以来,全市基层公安派出所向综治中心推送矛盾纠纷3328件,联合成功化解2996件,化解成功率90.02%。整合信访受理平台,在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的同时,实现了矛盾纠纷类信访在综治平台一揽子调处。


  整体谋划 画好治理同心圆


  天水市综治中心成立于2020年8月,建立健全“随叫随驻”“指挥调度”“应急调度”“日常调度”工作机制,统筹协调行业部门力量对相关领域问题进行协调督办,推动社会治理各项工作落实落细。

  宽敞明亮的大厅、规范统一的窗口、热情周到的服务……在秦州区综治中心的接待大厅内,前来办事的群众秩序井然。


  近年来,天水市按照标准化建设、实体化运行要求,推动市、县、乡、村四级综治中心全部实现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形成了“1+5”联动工作体系,着力构建科学合理、运行顺畅、管理规范、注重实效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新格局。


  创新推出的市域社会治理“5432工作法”,被评为“中国改革2022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探索“大党委+网格化”治理模式,入围“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典型案例”;


  通过全国和省级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验收,被确定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


  创新实践的“矛盾风险防控工作法”入选全国104个“枫桥式工作法”单位,受到中央政法委表彰并授牌;


  “我们培育和打造了35个具有较强辐射力和覆盖面广的基层‘枫桥式综治中心’,形成了‘一县区一品牌、一乡镇一特色、一村一亮点’基层创新工作格局。总结提炼20余个类型化纠纷调解法,选树调解典型案例15个。”天水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综治中心主任温阿军表示,我市将主动适应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充分发挥综治中心实战作用,助推主动创稳提质增效,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