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甘南州碌曲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法治碌曲建设目标,以深化“法律八进”为载体,创新形式、丰富载体、夯实基础,全面提升公民法治素养,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强化组织领导 构建大普法格局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普法工作,将普法宣传工作纳入法治建设总体布局,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成立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实施、人大政协监督、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的大普法工作格局。制定下发了《全县 2024 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明确了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实施步骤,确保普法工作有序推进。各乡镇、各部门(单位)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配备了专兼职普法工作人员,为普法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突出重点对象 提升全民法治素养
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常态化。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通过县委常委会学法、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领导干部法治讲座、专题培训班等形式,组织领导干部深入学习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全年共举办领导干部法治讲座3场,专题培训班3期,培训领导干部200人次,实现了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全覆盖。同时,严格落实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将考试结果作为任职的重要依据,进一步增强了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青少年法治教育深入开展。合理调配“法治副校长及校外法治辅导员”。县司法局联合公安、法院、检察院、教育等五部门,结合未成年人法治宣传工作的特点,深入贯彻落实《碌曲县推动法治副校长制度实职化运行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了未成年人法律保护机制。实现了全县20(含2个教学点)所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全覆盖。持续举办 “开学第一课”“学宪法讲宪法”“宪法晨读”等活动,深入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今年以来共计开展各类活动60余场次。创新法治教育形式,将法律理论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在辖区中小学开展“模拟法庭”,实现以案释法。
农牧民法治宣传教育精准有力。针对农牧村实际和农牧民需求,利用农闲时节、节假日等时间节点,通过“四下乡”、乡村大喇叭等形式,广泛宣传与农牧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土地承包法、农民工权益保护法、婚姻法等。组织开展“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全县共培养“法律明白人”162名,他们活跃在农村基层,积极宣传法律知识、调解矛盾纠纷、参与基层治理,成为农村法治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创新宣传形式 增强普法工作实效
线上线下相结合。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优势,打造“互联网 + 普法”新模式。开设了“碌曲普法之声”栏目,利用“魅力碌曲”微信公众号“多彩碌曲”APP定期推送法律法规知识、法治案例、普法动态等信息。同时,在网络媒体上开设了“法治碌曲”访谈栏目和“一把手谈法治”专栏,共发布25期,拍摄了“复议之路”“守护孝心”两部普法短视频。在线下,以“法律八进”为载体,结合“3·15”消费者权益保障日、“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民法典宣传月、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12·4”国家宪法宣传日暨宪法宣传周等重要节点,以主动创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振兴、反电诈等为重点内容,通过专题宣讲、集中普法、以案释法等宣传方式,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不断提高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打通基层普法“最后一公里”。开展全省百场法治大宣讲碌曲县报告会、全县人民调解员暨普法骨干培训、法律明白人培训班等专题培训5场次。
法治文化建设有声有色。充分发挥法治宣传教育阵地作用,在法治公园、法治文化广场等阵地,设置了相关内容的雕塑和展示牌,扩大法治宣传辐射范围,让群众在休闲娱乐的同时,近距离的领略法治文化、感受法治精神,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在娱乐休闲中培养良好的法治意识。
普治融合 助力基层社会治理
加强法治乡村建设。根据省司法厅办公室和州司法局安排部署,通过自查并广泛征求纪委监委、组织、政法、公安、民政、应急管理、信访等部门意见,在全县主流媒体公示后,全面完成全国、全省、全州“民主法治示范村”复核工作。指导督促各乡镇(社区)组织开展“法律明白人”培训,进一步提高农村普法骨干、法律明白人的法律知识水平和依法处事能力。加强对“法律明白人”的工作保障,不断丰富普法产品供给。2024年,全县共培养“法律明白人”162人,实现了每个村(社区)至少有6名以上“法律明白人”目标。开展碌曲县法律明白人暨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训4场次60余人。
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强化行业依法治理,各行政执法部门结合自身职能,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对行业从业人员的法律法规培训,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行业依法治理水平。加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力量,形成工作合力。2024年,全县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79件,调解成功率达96%以上,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