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政法网 今天是 2025年04月13日 星期日

法治日报 | 打造对口服务的“企业之家” 定西中院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来源:法治日报 责任编辑:张曦云 发布时间:2025-02-17 484
字号:A A    颜色:

640.jpg

“律师是推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进程中的重要力量,在解决商业纠纷和办理破产案件时,律师凭借其专业知识和诉讼经验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保障市场交易秩序,以高质量法律服务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1月14日,甘肃省定西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律师座谈会,民一庭副庭长李亚婷等与会人员结合各自工作,就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完善诉前调解机制、优化诉讼服务、综合治理执行难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近年来,定西中院聚焦公正司法、效率提升和服务优化,精心构建司法赋能营商环境提质增效的服务矩阵,为全市营造更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坚实司法力量。


立审执破一体化


甘肃某药业公司因资金链断裂,无力清偿到期债务,被债权人申请破产清算。但该企业是定西本土知名药企,拥有市场销量不错的驰名药品,是重整挽救还是依法破产清算,成为摆在办案法官面前的一道难题。 


“这家药企有186个药品批准文号,从药品研发、生产到销售链条完整,有很大发展潜力。”定西中院民二庭庭长夏丽萍介绍,经与债权人协商,法院决定启动“府院联动机制”,对该企业是否具备重整价值进行可行性评估。


夏丽萍介绍,债权人重新提交了破产重整的申请,合议庭积极探索“预重整+重整模式”,引入新投资人,帮助该药企破茧重生。从法院受理重整申请到批准《重整计划》进而进入重整执行,仅用半年时间。


据悉,破产审判不仅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指标内容,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从“执破互促”“执破融合”到立审执破一体化,从单纯的破产清算到破产重整、破产和解、府院联动等多种方式,定西中院不断探索创新,持续健全完善破产审判工作机制,尤其是2024年10月,在全省法院率先制定《立审执破一体化推进执源治理的实施意见》,为一揽子解决涉案企业债权债务问题,避免诉讼程序空转提供了制度遵循,破产审判从程序单一、力量薄弱到机制健全、方式多变,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据介绍,2024年,定西市两级法院共审结各类破产及关联案件82件,破产案件结案率为88%,破产案件平均审理天数为128天,两项数据均位于全省法院前列。


司法服务便民惠企


在定西中院诉讼服务中心,有这么一处特别区域,涉企案件当事人来院时,都会聚集在这里,诉讼咨询、预约立案、查问进度、提交证据、调阅资料……


这里就是定西中院精心打造的“企业之家”。定西中院通过“企业之家”线上线下、互联互通的集约化优势,为市场主体提供了更加贴心、精准、高效的司法服务。


“以前来法院,不同的业务要找不同的窗口,有些复杂疑难事项接待的人也答复不上来,现在有了‘企业之家’,接待人员不能办的会帮助联系其他法官,确实方便很多。”当事人孙彬如是说。


定西中院“企业之家”负责人马斌介绍,不管涉案企业是什么诉求,法院都会在这里梳理推送,不同的业务需要也会在这里统一得到答复或办理,让当事人“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有效解决了办事多头跑、需求回复慢、服务不精准等堵点难点。


据悉,定西中院秉持“视企业家为家人、把企业事当家事办”工作理念,在全省法院率先打造对口服务企业的“企业之家”,推动诉讼服务从便民快捷向增值创优提档升级,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法企互动赋能共建


“农村供水管网破损确实给群众造成了财产损失,但责任不全在供水公司……”定西中院办案法官在走访企业时,耐心听取全市各县区农村供水公司相关负责人反馈意见。


40余件因供水管网破损引发的财产损害赔偿纠纷诉至定西两级法院,案件一端连结着群众,另一端则牵系着企业,为依法公正妥善处理该系列民生案件,定西中院结合开展的“访企业、提建议、优环境、促发展”专项行动,安排办案法官深入不同案件一线走访调查,掌握了第一手情况和资料。


经过会商研判,法院决定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件进行审理,对其他案件参照示范性案件裁判结果进行调和化解,同时根据问题发出司法建议,帮助企业规范经营。


定西中院审管办主任马斌介绍,通过类别相同案件示范判决的方式,为推动类案同判、统一裁判尺度起到了积极作用,也节约了司法资源,减轻了当事人诉累,取得了良好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据介绍,针对案件办理中发现的问题和企业的反馈意见,定西中院立足“法苑”阵地,建立了常态化“法院+企业”对话机制,先后打造了“法商对话”“法银合作”“法税协同”“法企共建”等模式,为企业规范经营提出司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