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政法网 今天是 2025年04月04日 星期五

挖掘培育引入善于调解“土专家” ——甘肃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战化运行系列报道之四

来源:法治甘肃网 责任编辑:张曦云 发布时间:2025-03-31 98
字号:A A    颜色:

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战化运行,必须要有充沛的力量保障。2020年以来,全省综治中心在配备干部队伍的基础上,不仅整合各方力量常驻、轮驻、随驻,而且挖掘培育引入了一批热心公益、善于调解的“田秀才”“土专家”充实调解队伍,聘请退休政法干警及律师、公证员、法律服务工作者等开展专职调解工作,激活了综治中心人才队伍“一池春水”。


据了解,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共批复省、市、县、乡四级综治中心事业编制4720个、配备干部4988人,推动各有关部门、社会组织常驻工作力量和调解员8600余人,轮驻随驻工作力量达1万余人,构建起上下贯通、纵向到底、层级明晰、运行规范的组织体系。


挖掘培育、政法协同、社会参与、网格支撑、部门嵌入一体推进,构成了全省综治中心整合社会治理资源的力量源泉。


(AQYE   配图2)_挖掘培育引入善(39808746)-20250331093840

民乐县综治中心法律援助工作室为来访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资料图)。


基于调处矛盾纠纷的需要,县级综治中心打造类案调解室、金牌调解室等520余个,挖掘培育常驻金牌调解员630余人,轮驻调解员2900多名,不断增强调解工作能力水平和实效。同时,统筹公安、检察院、法院、司法行政等部门力量,全力做好诉讼服务、检察服务、法律服务等工作,合力解决群众诉求、调处化解矛盾纠纷、防范应对各类风险,有效防止“民转刑”“刑转命”案件发生。


在天水市,全市7个县区综治中心全部设立法院立案窗口,主要承担诉讼咨询、材料审核、案件受理、立案登记、先行调解工作职责。窗口工作人员对符合立案要求的当场立案,对于适宜调解的案件,征得当事人同意后分流至综治中心相关调解组织进行调解,让群众切实感受到立案调解的“一站式”服务。


“省时省事,还省去了诉讼费。”近日,杜某在签订调解协议书时感慨地说。据介绍,杜某等7名受聘于某医院的护理工作人员,因医院拖欠工资一事来到秦州区综治中心法院立案窗口申请立案。承办法官分析案情后认为适宜调解,在双方同意的情况下推送至综治中心进行调解。调解员释法明理,促使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签订调解协议,并进行了司法确认。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各地综治中心还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组织心理咨询服务、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两代表一委员”等各方面力量,发挥心理疏导干预、法律咨询服务、矛盾纠纷化解等方面的作用,有效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网格化服务管理是综治中心实战化运行的重要支撑。各地以网格为最小治理单元,全面加强网格员队伍建设,持续深化网格员能力提升行动。目前,全省配备专职网格员3.5万名、乡村创稳网格员1.47万名,推动网格员常态化入户走访、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收集社情民意、服务保障群众,打造了酒泉“网格蓝”、兰州“田字型”治理等一批网格品牌,实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网”,“一网共治、一格护安”。


1702367398ba913d

临洮县辛店镇网格员走街串巷宣传消防安全知识。(资料图)


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在白银市白银区,共划分为549个网格,网格员们穿梭于大街小巷、村头巷尾,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去年一年间就累计采集社情民意11.33万条,排查矛盾纠纷1954件,新增实有人口信息1.2万条,社会治安信息20.41万条,犹如给基层治理装上了“千里眼”“顺风耳”。


“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是综治中心的一项重要工作机制,各地以此为依托深化部门力量嵌入,推动人社、住建、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行业部门力量进驻综治中心,及时调处矛盾纠纷,主动共享数据信息,提升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感知能力,防范应对风险隐患,筑牢平安稳定根基。


有了明晰的职能定位、良好的实战阵地、高效的运行机制、充沛的保障力量,全省综治中心在规范化建设实战化运行中迈出踏实而稳健的步伐,确保群众的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办、依法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