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枫桥经验”发展到今天,最重要的成果和最鲜明的特色就是实现自律和他律、刚性和柔性、治身和治心、人力和科技相统一。为了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近年来全省法院准确把握“一站式”改革要求,加快步伐积极探索,开拓思路创新实践,将一站式多元解纷作为创新社会治理、践行司法为民的重要举措,以高站位、宽视野、大格局去谋划和推进,立足司法职能促进矛盾纠纷渠道的再拓展、社会治理能力的再提升、甘肃枫桥经验的再升级。
山丹法院倾力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升级版
“所闻不如所见,没想到没花一分钱,纠纷不但解决了,赔偿款也拿到手了”当事人王某感慨万分。
今年来,山丹县法院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充分发挥党委政法委统筹作用,依托县矛盾纠纷多元化调处中心,进一步深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调处机制改革创新,将全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调处“大平台”与人民法院一站式有机融合,畅通纠纷解决渠道,凝聚合力、激发活力,打出纠纷化解“组合拳”。
打造两个团队 确保联动联调“一站式”。山丹县组建人民调解、专业解纷两个团队,确保矛盾纠纷就地、就近、依法化解,组建全覆盖的人民调解组织,实现多元主体无缝对接。成立县矛盾纠纷多元化调处中心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完善道路交通事故及安全生产纠纷、医疗纠纷、劳资纠纷、物业纠纷等8个行业人民调解委员,从专业人员、公益律师、部门抽调人员和“五治三团”成员中选聘充实调解员175名,充分发挥他们懂法律、懂政策、知民情、热心调解的特点,确保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从热心人民调解事业的退休干部中选聘专职人民调解员4名,组成“金牌调解员”队伍,全力参与重大矛盾纠纷化解,定纷止争息诉平访。组建专业化的解纷团队。确定熟悉民商事审判和审判经验丰富的法官2名,抽调法官助理2名、书记员4名,选聘专业调解员4名,按照“1+1+2+2”办案模式,即一个团队由1名法官、1名法官助理、2名专业调解员、2名书记员组成,组成2个专业解纷团队,联系对接县矛调中心人民调解委员会和8个行业分调委及8个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全力做好诉前调解、速裁快审工作,形成了调解与审判的无缝对接、双向互动的良好局面。
规范衔接程序,完善访调、诉调对接运行机制。对征地拆迁、企业改制、民工讨薪、婚姻家庭、物业管理等信访案件,由窗口“即时分流”到矛调中心,通过“中心吹哨、部门报到”制度,组织相应责任单位和行业调委会下沉一线就地化解或到矛调中心对接调处。强化诉讼与非诉讼的有效衔接,对涉诉案件,参照医院模式,实行“门诊式”诉讼,对当事人的诉求适宜诉前调解的,引导当事人选择非诉方式进行调解,并移交县矛调中心进行调解,为当事人提供了更加多元、便捷高效的纠纷解决路径,形成节点流程有序衔接“流水线”。今年1-6月,共分流对接诉前调解案件1491件,调解成功869件,调解成功率达58.3%。
目前,省委政法委已将“加强诉源治理,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建设”、“民事和行政案件万人起诉率”纳入平安建设考核指标体系。全省已有63个法院已推动将万人起诉率纳入当地平安建设考核指标,司法服务推动社会治理纵深推进。下一步,全省各级法院要继续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着眼于主体多元的聚集合力和解纷路径集合效能,全面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水平,凝心聚力奏响诉源治理“最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