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号角响彻秦巴山麓,法治阳光洒满陇南大地。甘肃省陇南市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法治陇南"建设为载体,有效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以宪法宣传为引领,切实加强全民法治宣传教育,创新普法工作机制,推动全市普法依法治市工作再上新台阶。
普法守法协调小组组建以来,把深入开展法治宣传作为推进法治陇南建设的基础性、先导性工程来抓,突出重点对象、健全工作机制,持续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民主法治创建活动,在全社会形成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风尚,为建设美丽陇南营造了浓厚法治环境。
突出宣传重点 营造崇尚法治的社会氛围
法治宣传中,突出宪法学习宣传教育,通过以案说法、制作普法长图等形式,及时推送通俗易懂、群众易于学习掌握的宪法宣传内容,以生动的事例、鲜活的语言讲述宪法故事,解读宪法精神。在“陇南司法”微信公众平台举办“2018年陇南市‘宪法修正案’微信有奖竞答活动”,吸引4万余名群众参与;组建精准扶贫和惠民政策宣讲团,围绕征地拆迁、补偿安置、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印发宣传材料12万余份,有力助推了脱贫攻坚;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编印疫情防控、法律知识宣传资料并下发至各县区,组织司法干警和法律工作者利用复工、春耕等时机,深入企业和田间地头向群众普及宣传,引导群众做好个人防护等工作;突出对重点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围绕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大气污染治理、城市管理、城镇化建设等社会关注的热点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突出重要工作重大节点开展法治宣传,充分利用重要节点,采取巡回宣讲、集中宣传、媒体解读、座谈研讨等方式开展法治宣传;突出部门责任,推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 制定《陇南市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的实施意见》,形成部门分工负责、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格局。
打造陇南品牌 开展全覆盖的法治宣传教育
广泛运用网络、微信微博、手机短信、LED显示屏等开展多形式、多方位法治宣传。大力实施“法治文化一地一品工程”,建设法治公园、法治长廊、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大院、法治文化街525处。抢抓“互联网+法治宣传”机遇,按照“抓队伍、聚人气,抓原创、挖潜力,抓借鉴、显特色,抓点评、促提升”24字方针,综合运用视频、音频、动画等技术手段,发布“有营养、有趣味、有价值、正能量”的内容,取得显著成效。陇南司法”微信公众号2018年荣登人民日报政务微博报告“全国十大司法行政微博”、荣获中央政法委首届“四个一百”政法新媒体评选优秀微博账号。2019荣获微博、新浪网“2019年度优秀基层政务微博”。2020年荣获中央政法委第二届“四个一百”政法新媒体评选优秀微博账号。陇南司法微博 在人民日报发布的政务指数微博影响力排行榜中,多次上榜“全国十大司法行政微博”,并受邀参加“2019政务V影响力峰会”。市司法局原创歌曲《阳光下的人民调解》在司法部、爱奇艺举办的“司法行政十大原创金曲献祖国”活动中,获得司法行政原创歌曲“十大金曲”奖。市司法局原创微视频《心路》在第五届平安中国“三微”比赛中获优秀微视频奖,获“第二届‘陇原剑’杯甘肃政法微电影微视频微动漫比赛”微视频类优秀作品奖,获全省法治动漫微视频“我与宪法类”一等奖。
开展“法律八进” 推动普法工作向基层延伸
广泛开展送法下乡、送法进农户、法律服务进农家等普法活动,累计培养“法律明白人”50多万人。创新开展精准扶贫“十项行动”和法治乡村“百村创建”活动,在建档立卡贫困村建立法律服务和法治宣传直通联系点,组织开展法律咨询服务活动928场次,接受群众法律咨询10万余人次,为群众发放法律知识读本36万余册。以青少年维权岗、活动中心、警示教育基地、模拟法庭等为依托,聘请法制副校长760名,组织开展了校园法治教育“四个一”活动,有效预防和减少了青少年违法犯罪。以创建“诚信守法企业”为载体,健全完善了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和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法律知识考试考核等制度。开展了主题为“青年建功十三五、青春献礼十九大”的“青年文明号开放周”进企业活动。开展“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引导广大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增强法治观念,促进宗教场所管理更加规范、宗教活动更加有序、宗教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秩序更加稳定。
深入推进法治城市、法治县(区)等创建活动,康县被司法部评为全国法治县,陇南市普法办被评为全国先进普法办公室,武都区被评为全国普法先进县区,康县长坝镇花桥村等6个村被司法部、民政部表彰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随着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和人民群众法治意识的增强,下一步,陇南市将以“法治陇南”建设为载体,科学制定“八五”普法规划,有效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切实加强全民法治宣传教育,创新普法工作机制,推动全市守法普法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