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政法网 今天是 2024年12月28日 星期六

守护群众安全 我们在行动

来源:嘉峪关市委政法委 责任编辑:孔令闻 发布时间:2021-06-29
字号:A A    颜色:

新城镇长城村

守护群众安全  我们在行动

微信图片_20210628173258.jpg

       嘉峪关市新城镇长城村着力守护人民群众的安全,从提升人民群众防灾减灾意识、防范非法集资、关爱妇女儿童等细微之处着手,不断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宣传防灾减灾知识,筑牢安全发展基础。今年5月以来,长城村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通过“三会一课”、微信工作群、村村响、LED显示屏等方式广泛宣传防灾减灾、安全生产等相关常识。在大风天气到来时,组织村组干部深入到独居老人、困难群众家中查看住房是否安全、家庭财物是否受损等,向农户发放防灾减灾宣传资料150余份,受益人群300余人次。同时,积极开展风险源头管控和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对排查出的风险隐患及时制定防范措施并开展治理,从思想上、组织上、物资上、措施上做好避灾的各项准备,做到有备无患。  防范化解非法集资,保护群众财产安全。6月是非法集资集中宣传月,长城村通过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向村民宣传非法集资行为的主要特征、常见手段及如何防范非法集资,并介绍近年来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典型案例,让大家了解非法集资带来的危害,增强风险防范意识。通过此次宣传,提高了群众对如何防范非法集资等知识的了解,加强了居民自觉抵制非法集资诱惑的意识,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保障村民合法权益,促进妇女儿童健康。为提升广大妇女儿童的健康意识,提高妇女参加“两癌筛查”的参与度,长城村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妇女小组长走街串户发放“妇女两癌防治”宣传材料,同时通过村务宣传栏、微信群、QQ群等形式,积极动员35-64周岁的妇女参加“两癌”免费筛查,从而确保每一位符合条件的适龄妇女真正享受到政府的惠民政策。组织5名留守儿童开展安全自护、亲情守护、心理呵护等宣讲活动,通过与孩子们谈心、讲故事、做游戏等方式,提升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长城村也将努力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体系,用关爱温暖留守儿童的心灵。

新城镇安远沟村
开展已转化邪教人员、戒毒人员入户走访活动

微信图片_20210628173327.jpg

  为进一步加强重点稳控人员的动态管控,了解他们近期的生活工作情况,近日,嘉峪关市新城镇安远沟村村干部、网格员带着关爱之心,深入开展已转化邪教人员、戒毒人员家庭走访活动。

  在家访中,村干部、网格员逐户与已转化邪教人员、戒毒人员及其家属进行交流,亲切地谈心、聊天、拉家常,摸清他们的思想动态。详细了解他们的生活、就业、健康等方面的实际困难,鼓励他们要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告诫他们生活中一定要谨慎交友,叮嘱他们要靠自己的努力勤劳致富,珍惜现在的生活,以坚定的意志和决心尽早摆脱毒品毒害,崇尚科学,抵制邪教。同时,积极宣传反邪、禁毒相关法律知识,鼓励家属们积极帮助已转化邪教人员、戒毒人员重新树立信心,积极融入社会,全力投入到工作生活中去。


文殊镇河口村
整合“三力”为乡村治理赋能增效

微信图片_20210628173416.jpg

  为巩固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打通与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文殊镇河口村统筹谋划,精准施策,从党建、民生、产业三方面入手,以“三力”确保乡村治理“精准实”,奋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强党建,立机制,增强乡村治理“引领力”  乡村治理中的“千丝万缕”都是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要把村民需要当作第一选择,把村民满意当作第一标准。用好支部这根“针”,穿起乡村治理“千条线”。以“能干事、甘奉献、勤学习、高效率”的队伍建设为目标,选优配强村三委班子,探索形成党建“116”品牌,即1名支委委员联系10名党员,1名党员联系6户农户,结合“网格化”管理使乡村治理全覆盖,形成了分级负责、上下联动、通力协作的乡村治理布局。完善各项制度,创建乡村治理“新模式”。通过成立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人民调解委员会、道德评议会、孝善理事会和村规民约,探索出“五会一规”村庄治理模式,在深化村民自治的同时规范了“四议两公开”工作办法。通过“五会一规”共开展村级会议40余次,解决各类村级事务30余件。  聚人心,抓重心,凝聚乡村治理“向心力”  在乡村治理中首要的是凝聚民心、汇聚民意、集聚民智,增强群众参与感。村“两委”把“引民发声”“引民聚智”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通过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召开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开展村情调研等方式,充分征求村民对乡村治理的意见建议,确保民意充分汇聚、民智充分集聚。在治理中的各个领域切实体现基层自治,尤其在村“两委”换届及处理各类村级事务中充分尊重村民意愿,经民主集中决议后按时公开公布,避免出现“大包揽”“一刀切”,切实增强村民参与感。为及时化解乡村治理“难点”,打通影响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堵点”,完善了矛盾纠纷调解室、便民服务大厅、农民学校等设施设备,利用便民服务点、意见征求箱、举报热线、微信、书信等反映诉求的载体,让村民主动参与乡村治理。  强供给,兴产业,提高乡村治理“保障力”  借助资源优势,促进农产品产销一体化。以耕地资源、旅游资源、人文资源等资源优势,推进农产品特色化、精品化,培育本地农产品品牌,创建“文殊优品”直播间,加大线上线下销售,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践行生态理念,抓好生态产业发展。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目标,打造“宜居宜游”美丽乡村,创建乡村旅游一条街、花海、芮宁广场、红色纪念馆、双泉故事馆等,着力推进生态保护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弘扬传统文化,全力推进农村乡风文明。以“美善河口”为村域形象,把孝善文化作为“特色”来抓,结合“孝老饭庄”,管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级文化站、村级图书室等农村文化设施设备,增强农村道德体系建设。全村累计开展各类活动30余场,评选出好儿媳4人,好公婆4人,最美家庭4户,美丽庭院4户,“五星级文明户”3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