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政法网 今天是 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

金张掖有个精心守护农业“芯片”的“种子法庭”

来源:甘肃政法网 责任编辑:李婷 发布时间:2022-05-13
字号:A A    颜色:

  不久前,一起制种订单引发的纠纷在张掖 市甘州区人民法院西郊法庭迅速办结。

  

  因种子价格上涨,制种农户把种子卖给出价更高的第三方,给签约收购企业造成损失17万元,而制种农户觉得签约收购价格低,坚决不予赔偿。承办此次纠纷的法官一方面向制种农户解释相关法律规定,另一方面与行业协会协商,摸清市场价格,一起给双方做工作。最终,制种农户认识到自己违约在先,制种企业也承认收购价格过低,约定由农户赔偿制种企业违约损失10万元,种子企业和制种农户利益均得到保护。

  这是西郊法庭创新开展“五联”工作机制,靠前服务企业、化解矛盾纠纷的又一成功案例。“我们通过与辖区党委政府、相关行政部门、行业组织联动,实行‘一村一法官’包联、建立‘一企一法官’结对联系的‘五联’机制,主动融入乡村振兴大局,为农民制种‘种产销’提供全链条法律支持,为制种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西郊法庭庭长彭勋告诉记者。

  

  西郊法庭辖区3个乡镇是我市玉米制种主产区,面积314平方公里,有62家制种、贸易企业和30余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西郊法庭结合产业聚集优势,以服务保障种业发展为目标,创新构建种业纠纷调裁分流、精审快执和“五联”“六常态”工作体系,深度打造“种子法庭”,努力保障种源安全、促进农民增收。近年来,法庭审结涉制种产业纠纷案件300余件,调撤率达62%。

  

  “我们通过设立甘肃省首家人民法庭诉讼服务站,依托法庭版、‘一站式’多元解纷诉讼服务体系,建立涉种纠纷人民调解、行业调解、审前调解和民商事速裁‘3+1’快速解纷机制。”彭勋介绍。

  西郊法庭将简单涉种纠纷向人民调解组织分流,70%通过在线调解、线上司法确认化解;对部分涉种纠纷委派行业组织调解,以行业性、专业性优势妥善化解;对法庭直接立案的涉种案件,由法庭特邀调解员审前调解,必要时引入村委会、行业协会共同参与。调解不成的,由法庭直接根据调解笔录、无争议事实等材料进行速裁。2020年以来,共办理涉种纠纷案件187件,平均办案周期缩短32天,调撤率上升11.2%,涉种纠纷化解驶入“快车道”。

  据了解,西郊法庭建立涉种案件专家咨询、专业审理、专家陪审“三专合一”机制,与河西学院、种子管理部门和制种龙头企业合作建立“专家库”,为涉种案件专业性问题提供“技术支持”。组建涉种案件合议庭,编印《种业法律政策》《涉种案件优秀案例及调研成果》并纳入法庭学习计划,持续提升专业化审判能力。从种子管理部门、制种行业中遴选11名“专家型”人民陪审员,为涉种案件审理增添专业视角。优化涉种案件执行机制,结合种业地域性、季节性特点,抽调精干力量成立驻庭执行小组,现场督促履行、简案速执,法庭全体干警在春耕、秋收季节开展涉种案件集中执行,并在各村委会、制种企业确定执行联络员协助查人找物,形成涉种案件执行“简案速执、节点攻坚、信息共享”格局。

  同时,建立6项常态化机制,构建保障种业发展法治“新生态”。联动解纷常态化,涉种纠纷非诉解决占到74%,调解成功率超过80%,诉讼数量、化解周期持续低位运行;“绿色通道”运行常态化,始终保持涉种案件“分调裁审执”高效运行,相关案件办理周期仅为25天;在线流转常态化,实现涉种纠纷调解、立案、送达、司法确认、审理全流程“在线”进行,种企、种农诉累大幅减轻;“五联”机制常态化,联系工作频次、内容和结果详细记录、相互交流、科学考核,“五联”工作日志被甘州区委政法委肯定和推广;法治宣传常态化,定期发布相关典型案例,开展巡回审判、“送法上门”“普法赶集”活动,种业人员学法、用法、守法意识不断增强;调查研究常态化,每年对制种领域常见、多发的问题开展专题调研,提出司法建议4个,为辖区党委政府、相关部门及行业组织开展工作提供科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