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政法网 今天是 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

打好“种子法庭”特色牌 开出“分类施策”治理方 ——张掖市甘州区探索实践分片施治分类施策社会治理新路径

来源:甘肃政法网 责任编辑:孔令闻 发布时间:2022-05-26
字号:A A    颜色:

  推动市域社会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探寻治理路径考验着各方智慧。张掖市甘州区聚力“一屏四城五区”发展目标,着眼矛盾风险复杂化、区域形势差异化等特点,创新构建“1+4+6”工作机制,围绕城区、城郊乡镇擎画2个社会治理同心圆,立足绿色种子产业、红色资源打造2个片区社会治理综合体,形成整体推进、对症施治、分片施策、富有甘州特色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一张图”创新谋划,增强社会治理“核心动力”。甘州区始终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区委、区政府定期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强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推行公检法司“四长”+片区党委+产业振兴+社会治理模式,“四长”联席会商、包片领导与辖区党组织书记定期“碰面”通报涉诉案件数量特征、信访动态、互通稳定形势成为新常态。党委“一条线”引领,片区“6个点”齐用力,全区社会治理“一张图”绘到底。“我作为包片领导,深刻意识到各类矛盾纠纷的化解、案件执行等工作仅靠法院的力量是无法解决的。甘州区委政法委牵头实施的‘1+4+6’工作法是社会治理体制机制的有益探索,对有效整合政法系统力量,聚力解决社会治理隐患顽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甘州区法院院长王宏荣说。

 

  “多点位”系统培育,打出社会治理“特色品牌”。甘州区不断推进“枫桥经验”在基层法庭、派出所、司法所落地生根,由“盆景”亮点带动形成社会治理“风景”。西郊法庭所辖3个乡镇是张掖玉米种子主产区。2022年,甘州区委政法委聚焦种子安全、涉种合同规范、企业保护等风险问题,打破镇域壁垒,实施连片作战,确定区法院院长包抓联系乌江、明永等6个乡镇,同时成立片区党委,增强“核心”凝聚力。片区党委下设综治中心牵引,“一庭两所”、基层站所、单位联动,对种子产业片区实施精细化治理。西郊法庭构建“4456”工作体系,建立涉种纠纷“3+1”快速解纷、涉种案件“三专一执”和纠纷立审执“绿色通道”等六项常态化机制,设立4个巡回审判点,开展“一企一法官”结对联系,倾心守护农业“芯片”,护航种子产业发展。1-5月,涉种案件非诉解决占74%,成功率80%,诉讼数量、化解周期持续低位运行,法官人均办案同比下降10%。西郊法庭因突出的工作业绩和为种子产业发展做出的贡献被冠以“种子法庭”美誉。

 

  4月19日,西郊法庭联合乌江镇综治中心、司法所,委托特邀调解员圆满化解一起13户群众为原告的涉土地纠纷案件,既保障了原被告各自权益、减少了诉累,也为辖区制种企业解决了难题,受到广泛好评。

 

  “六个一”力量下沉,化解社会治理“末梢隐患”。甘州区政法系统结合“三进三问三查,保稳定促发展惠民生”活动,运行“一村(社区)一法官、一检察官、一民警、一法律顾问、一人民调解员、一心理辅导员”工作机制,下沉72名法官、19名检察官、184名民警,从村社干部、“老支书”“乡贤能人”等群众中推选238名人民调解员,成立“个人调解室”;推选59名法律顾问、50名心理咨询师进村入社服务群众,“六个一”团队人人一块“责任田”,个个都有“任务单”,横向助力三级综治中心工作开展,纵向成为政法各单位落实工作的有力抓手。群众手持“便民卡”,加入“服务群”,即可享受高效便捷司法服务。“送法上门”“普法赶集”“心理沙龙”等活动有序开展,社会治理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以前我们调解矛盾纠纷,因不具备专业法律知识,对群众说服力不强,现在联村法官、检察官、民警、法律顾问给出的司法建议群众一般都会听,大大提升了调解实效。”靖安乡综治中心主任曹海峰说。

 

  “现在一些小孩出现了心理问题,我们可以提供专业帮助,有的孩子需要借助药物治疗,我觉得这项工作很有意义。”大满镇心理辅导员党婧敏说。

 

  “智能化”科技赋能,实现治理成效“提档升级”。甘州区不断致力于政法服务智能化支撑体系建设,加速数字政法在基层的延伸、拓展、利用。西郊法庭等基层单位设置了案件查询、诉状生成等自助设备,实现涉种纠纷调解、立案、送达、司法确认、审理全流程“在线”办理,案件办理驶入“快车道”。靖安等乡镇(街道)利用APP小程序,通过基层网格员上传信息,形成大数据对比分析,为基层党委、政府决策提供“本土依据”。“云广播”“一键报警”等功能一应俱全,遇到突发状况能立即启动相应预警处置机制,做到快速反应、有效处置。在区综治中心,依托张掖雪亮工程政法(综治)分平台、平安甘肃信息化支撑管理平台和110指挥中心,构建智慧政法“大脑”,实现“全领域感知风险、信息化辅助决策、一体化联动指挥”,社会治理实现精细精准、智慧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