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党和政府,感谢法律援助,如果没有你们的帮助,我根本拿不到欠款!”陈某眼含热泪地对平凉市静宁县法律援助工作人员和值班律师说。
时间回到9月7日上午,静宁县法律援助中心响起一阵急迫的电话铃声,电话那头传来平凉市司法局公法科工作人员的声音。原来,有一位申请人反映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案件转到了该司法所。据了解,申请人陈某在平凉市某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位于静宁县公路段家属楼,从事外墙保温及真石漆施工工作,项目已于2021年底竣工。经核算,陈某应得工资报酬9.25万元,但该公司仅向陈某支付了7.66万元,对于剩余的1.59万元一直未予支付,陈某多次协商无果,只好以网站留言的方式请求帮助。经认定,陈某符合法律援助条件,随即,静宁县法律援助中心将案件指派给专人进行承办。最终,陈某成功维权,要回了辛苦钱。据统计,今年1至9月,该中心共办理农民工维权案件130余件,为农民工讨回薪资57万余元。
“法律知识欠缺曾是农民工讨薪难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健全完善,普法教育的不断深入,现在,有更多农民工主动了解并通过这一制度,运用法律手段维护了自身合法权益。”静宁县法律援助中心负责人说。
自1985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在公民中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决定》以来,“普法”一词走进人们视野已经37年之久。从过去的“要我学法”到现在的“我要学法”,再到懂法、用法的背后,体现了普法教育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和整个社会法治化水平的明显提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
党的十八大以来,平凉市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确保上下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步。制定出台普法《规划》、普法《决议》,并召开各级各类普法专题会议473次。目前,共建立市、县(市、区)、乡(镇)三级普法领导机构698个,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731人,累计投入法治宣传教育经费5240.5万元。组织实施了“一地一品”法治文化工程,共建有各类法治宣传教育基地381个,年均开展集中大规模宣传活动1.3万场次,举办各类专题讲座4.56万场次,发放宣传单730万余份,解答群众法律咨询4.13万余人次。共建成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13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90个,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9个。
怎样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普法工作要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的要求,提高普法宣传的影响力和传播力,让更多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平凉市司法行政系统大胆探索多媒体平台齐联动的宣传方法,走好全媒体时代普法群众路线。搭建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选聘2123名调解员和117名村(社区)法律顾问兼任普法专干。市、县两级开辟《法治热点面对面》《平凉日报·法治特刊》《法治之声》《法治在线》等法治专栏154个,诠释老百姓关心的法律话题,有效发挥了主流媒体的宣传主导作用。同时,建立了“互联网+网络”普法联盟,全市共有810个部门、单位开设了“法治播报”“法治微电影”等各种形式的普法专栏,为市民了解法治动态、获取法律知识提供了便捷路径。
为拓展普法深度与广度,增强普法精准度平凉市不断推进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学法常态化,利用“法宣在线”组织国家工作人员法律知识学习及考试165场次,领导干部任职前法律知识考试389场次。培训各级领导干部18.97万人次,开展宪法主题学习和宣誓活动459场次,辐射3.8万余人。编发违纪典型案例等警示教育教材38.2万本,组织观看警示教育专题片3.4万场次……
让每一名学生自觉学法、知法、守法,做遵纪守法的新时代好少年,是“八五”普法的重要任务。在平凉四中七年级十三班,主讲人汤嘉琪正在给孩子们讲述校园暴力的概念。“近年来,平凉市司法局广泛开展校园法治教育活动5891场次,集中宣讲4000多场次。”据普法与依法治理科科长张宁介绍,全市现有的1722所学校均已实现法治副校长和法治课程全覆盖。编印了《青少年法律知识读本》《青少年预防犯罪手册》等相关读本68万余册,建立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231个,构建起了“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网络。
广覆盖,普法教育才能实现质的飞跃。十年来,平凉市司法系统扎实推进普法宣传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家庭。普法志愿者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案例,向群众讲解化解邻里矛盾、解决经济纠纷、防范电信诈骗等法律知识,提高群众法律意识,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职业病防治法》《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宣传活动4.32万场次,发放各类宣传品12.96余万件,各类宣传手册、法律知识问答等共计1197.42余万册。
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平凉市“六五”普法、“七五”普法各项目标任务已经圆满完成。全市有13个单位和6名个人受到中央宣传部、司法部表彰。当前,平凉市正在“八五”普法这条崭新的“赶考路”上,奋力书写时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