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政法网 今天是 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

检察日报丨索罗塬散记

责任编辑:孔令闻 发布时间:2022-12-22
字号:A A    颜色:

2022年12月18日,检察日报绿海·风景刊发《索罗塬散记》。

《检察日报》截图

索罗塬是平凉北塬的一个乡镇,以前叫桫椤,因有桫椤树而得名。桫椤树不知何年枯死后,再没有了桫椤树,但名称保留了下来,桫椤也就在岁月的洗刷下悄悄成了索罗了。


人们对索罗存有争议,有民俗研究者和文学爱好者查阅平凉史料并实地考证,发现了诸多端倪,普遍认为唐朝就沿用桫椤这个地名,可谓源远流长。不过中国文字有变通一说,故而有人解释道,索罗就是桫椤,含义是一样的。


上世纪七十年代,有人在索罗塬发现了仰韶文化遗物,并且试探性地进行挖掘,果真出土了破碎的陶片和较为完整的陶罐,经文物部门权威专家鉴定,确为仰韶遗存。数十年过去了,索罗发现的仰韶遗址似乎被人遗忘了,很快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我们一群采风的文人在当地人王贵龙的诱导下,前往他的故土索罗乡查探仰韶遗址。我们虽不擅长文物的考证,但有王贵龙的指导,寻找几片破碎的陶片还是有把握的。我们当然不会私自挖掘,只是在废弃的窑洞、河边、井旁、地边寻找遗落的陶片。


遗址在深深的沟底,这里草木茂密,郁郁葱葱,丝毫没有黄土高原的印迹,反倒有了江南的美色了。我们感叹秋天的赠予,感叹不经意间误入了仙境。秋天是制造财富的高手,一切收获尽在她的手中。你看,地里的谷子、玉米、高粱已经成熟,就等收割了,树上的核桃、苹果、梨、柿子、红枣,硕果累累。秋天也是制造浪漫的高手,使得这个季节五彩缤纷、香气四溢。


我们看到了红色的土坯。这是火烧留下的痕迹,在阳光的映衬下熠熠生辉。我们坐在土坯上,感受着五千年前的温度。这是一道长长的梁,夯实的土坯的梁。它们已经很矮了,矮得被荒草掩埋,所以才被保留了下来。放眼望去,长长的梁像一条褐色的龙盘踞着,一直延伸到无法望见的远方。


这里曾是官道,是长安通往西域的必经之路。我们在这里发现了陶片、瓷片以及火烧的断层。王贵龙说,他以前和市博物馆的人来过一次,捡了若干个陶片、瓷片。陶片为仰韶文化遗存,瓷片为唐、宋年间烧制。仔细寻找,我们依然在裸露的表层捡到大小不一的破碎陶片和瓷片。索罗塬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大塬,让我们崇敬、自豪。


姚王村居住的人家大都是姚姓和王姓。王贵龙的家坐落于姚王村。姚王村在索罗乡是个大村子,土地肥沃,经济规模大,养殖业发达。我们一行抵达王贵龙家时,发现门口有两棵大槐树,郁郁葱葱,有秋蝉正嘶鸣着。门前还有一个涝坝,盛满了水,游着两只鸭子,一白一黑。大槐树是常见之物,家家户户门前都有栽种,意味着家族旺盛、子孙满堂。涝坝已经不多见了,储存的水来自雨水,主要给牛、马、羊饮用。也有一种说法,水代表着生命、财富、运气,故依然有人家在门前保留一个涝坝。


王贵龙的父亲已经去世多年,我们只是在墙上挂着的照片上看到他。他的母亲还健在,个子不高、消瘦,身体不是很好。一个高高瘦瘦的中年男人迎上来,王贵龙说这是他大哥:大哥与嫂子一起伺候着母亲,侄儿在区委工作。


王贵龙的大哥文化程度是高中,在农村算得上是识文断字的先生,声誉极佳。两个儿子都是大学生,而且都在政府部门工作,让许多人羡慕不已。王贵龙也是毫不逊色,高中毕业便考上了庆阳师专中文系,人到中年已是作家了。三弟王雁翔考入南京解放军政治学院,现是《解放军报》驻南部战区分社社长、军旅作家。


王贵龙在乡镇读完初中,又到几十里外乡读完高中,复读了好几年终于考上庆阳师专。他原先在农村教书,由于文学作品在《儿童文学》《少年文艺》等刊物发表,引起宣传部门的注意,他便被借调到刚刚创刊的平凉时报社当了编辑。《平凉时报》停刊后,他又正式调入崆峒区教育局,任《崆峒教育》杂志编辑……他擅长散文创作,曾徒步陕甘宁十八个县,出版了纪实游记《寻找生命中的桃花源》。


王贵龙的儿子王耀栋19岁考上中山大学语言文学系,可惜一次意外夺走了孩子的生命。在整理孩子的遗物时,他发现电脑中储存了数量可观的诗歌、散文、小说、杂文。他把儿子的作品整理出来,取名为《春天记得叫醒我》,由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王贵龙完成了心愿,心里也就释然了好多……


从姚王村前往董洼村途中,道路两旁盛开着色彩斑斓的格桑花和万寿菊。诗人李双霞说,现在每条村道、社道还有家家户户的院落都栽种了花草和绿植,还有牡丹、芍药、月季、菊花、毛竹等等。说话间我们看到了整齐划一的农民公寓,建筑风格酷似联排别墅。我们一行不由赞叹,多年的精准扶贫已经结出了累累硕果。


李甡为53岁,是李双霞的哥哥,因为开设了颇具规模的养羊场而被人知晓,慕名而来的人就多了起来,多半是奔着羊而来。李甡为人脉较广,善于经营,只要有人来观摩,他便如数家珍地推荐他的产品,往往让来客满意而归。


我们一行抵达羊场,李双霞便忙碌起来,烧开水、切西瓜。李甡为眉开眼笑地开着三轮车从大门进来,跳下车就赶忙洗手,然后与我们握手寒暄。他个子不高,微胖,圆脸,鼻子上方架着一副近视眼镜。他和李双霞长得相像,一看就是兄妹。李双霞在古诗词领域颇有成绩,在平凉这个小地方有着“平凉李清照”的美誉。


李甡为住着三间大房子,只不过客厅太杂乱了,到处堆放着沙发、席梦思床、农具,茶几凌乱地摆放着各种水杯、茶盒、方便面和点心,地上随意丢着油腻的机器零件。我随口说了一句,太乱了,你老婆呢,她不管你吗?旁边的饲养员说,他老婆走了。这里把人去世叫走了,我感到自己太唐突了,赶紧转移了话题:你的孩子干什么工作,成家了吗?李甡为自豪地说,我儿子上的是兰州大学物理专业,研究生上的是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硕士毕业后在北京师范大学庆阳附属学校当老师……


我是带着好奇来的,不厌其烦地向李甡为问这问那。李甡为哈哈一笑说,我就是个养羊的,你问这么多无非就是惦记我的羊。我立马解释道,我不吃羊肉,你别怕,就是吃羊肉我也会掏钱的,不会因为我是李双霞的朋友白吃你的羊。李甡为又笑了:你误解我的意思了,我爱开玩笑,你可别当真。


李甡为先前在平凉城开了一家书店,后来开了一家印刷厂,在平凉商城又做起了批发胶鞋、雨鞋、运动鞋的生意,积累了一百余万元的资金。2015年返乡创业,在董洼村租赁13.5亩土地开设羊场,目前有四个养羊棚舍,面积达1200平米,存栏羊400余只。400余只羊可不是小数目,我关心饲料的来源。李甡为说,他租赁了60亩塬上的地,全部种植了玉米。塬上的玉米都是薄膜覆盖,保温时间长,水汽不易蒸发,加上雨水充沛,玉米长势旺盛,能收9万斤左右。我震惊了,原来他早就胸有成竹,难怪他说起养羊来那么有底气!


李双霞这时插话进来让我们去打核桃。我纳闷了:到哪儿打核桃?李双霞说:我哥有一座核桃园,随你打。原来,李甡为租赁了塬下沟底的160亩山台地,核桃已经种植了7年,如今到了丰产期,今年能收5万斤。他还有5亩苹果园,品种是红富士。李甡为对李双霞说,摘的核桃就不收钱了,都是你的朋友,贵客!我说,按价收吧,你收得安心,我们摘得放心。


下午五点许,饸饹面好了。简单的西红柿炒鸡蛋、韭菜炒豆腐、凉拌黄瓜、红萝卜、猪头肉、鱼皮。酸汤里放了羊肉臊子,算是开了羊荤。饭后李双霞统计需要羊肉的人数及斤两。李甡为宰了三只羊,现场为我们“庖丁解羊”,之后羊肉被我们分割殆尽。羊肉便宜,每斤30元,比城里便宜6元。


我们满载而归,汽车的后备厢里塞满了核桃、羊肉、西瓜、玉米棒子、南瓜、辣椒。此时夕阳西下,天空红彤彤的,整个索罗塬笼罩在一片红晕里。(作者单位: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人民检察院 张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