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政法网 今天是 2024年12月22日 星期日

张掖市:强队伍 建机制 树品牌 推动矛盾纠纷多元排查化解

来源:甘肃政法网 责任编辑:张曦云 发布时间:2024-04-02
字号:A A    颜色:

张掖市以主动创稳行动为抓手,强队伍、建机制、树品牌,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矛盾纠纷多元排查化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目标。


加强队伍建设


建强网格队伍。全面落实《甘肃省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办法(试行)》,创新“1+4+X+N”模式配备网格工作力量,选聘专职网格员1807名,配备“三官一师”(警官、法官、检察官、律师)1100名,直派党员联系户一万多人,配备其他网格辅助人员5825人,紧盯人民群众关切的急难愁盼问题,深入网格开展走访摸排、风险评估、法治教育、重点帮扶等工作,及时掌握社情民意和矛盾纠纷一手资料,教育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解决琐事纠纷,及时将问题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建强调解队伍。持续狠抓调解力量建设,发展各类调解组织1259个,充实配强人民调解员6457名,通过以会代训、调解实训、研讨交流等方式每年对人民调解员队伍进行全覆盖培训,利用法律顾问常态加强对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力量的培训指导,共培育全国模范调解员6名,省级枫桥式人民调解员3名,国家级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18人、省级2人。按照“组织全覆盖”工作要求,建成以66个乡镇(街道)调委员会为主导、887个村(社区)调委会为基础、44个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为补充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体系。


建强自治队伍。推动党的组织体系与基层治理体系有机融合,引导村(社区)“两委”成员、“两代表一委员”“五老人员”(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知识分子、老政法干警)等加入基层社会治理,探索建立起覆盖村(社区)的“五治三团”(百姓参政团、道德评判团、百事服务团)基层治理模式,构建起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从源头上预防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隐患问题。


健全运行机制


健全排查报告机制。充分发挥网格员、“三官一师”、情报信息员等基层群防群治力量的“前哨作用”,严格落实日排查、周分析、月研判的预警机制,确保矛盾纠纷随时发现上报。


健全联动调解机制。重大矛盾纠纷由综治中心统筹,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召开会商研判会议专题研究,制定可行调解方案,成立化解小组,综合运用多元化调解方式联动调处化解,推动问题解决。


健全包案调处机制。落实“四定”“三包”责任制(定牵头领导、定责任单位、定责任人员、定办结时限;包调处、包跟踪、包反馈),确保每起纠纷有人管、必落实,全力攻克难题积案,做好包案督导工作,全程跟踪事项办理。


健全督考奖惩机制。严格落实《全省乡镇(街道)主动创稳重点指南(试行)》《甘肃省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办法(试行)》等文件精神,每年对网格员、村(社区)、乡镇(街道)、县区四级责任主体进行考核,纳入平安建设暨主动创稳考核评价体系和党政履责督考一体化平台,实行月总结、季考评与年度考核相结合的办法,采取通报约谈督促、表彰先进激励的方式,严格兑现奖惩,充分调动各方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选树特色品牌


近年来,张掖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形成了“四级七天”工作法、“中心吹哨、部门报到”“一碗奶茶”调解法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时代特征的工作方法和治理经验。


“四级七天”工作法,实现矛盾纠纷“不上交”。通过强化网格员初调、村调委会劝调、乡镇综治中心协调、乡镇党委政府联调四级协同,7个工作日调处化解,健全四项机制,打造“民情快递单”“情理法调”“一心两员三所+”三个品牌,有效调动基层力量,将大量一般性矛盾纠纷在最短时间内排查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


“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打造矛盾纠纷化解“终点站”。依托县区、乡镇(街道)综治中心,按照“一站式受理、多元化调处、全链条化解”工作思路,全面推行“中心吹哨、部门报到”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工作机制,形成矛盾纠纷集中接待、分级转办、集中化解、跟踪督办落实的“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模式。


“一碗奶茶”调解法,架起矛盾纠纷化解“连心桥”。创新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模式,针对邻里家事纠纷,探索民族聚居地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过程中融合各族群众“宁可一日无饭,不可一日无茶”的生活习惯特点,在调解过程中以奶茶为“破冰船”,精心打造“阿勒齐”(裕固语中指“中间人”)调解工作室,推行“一碗奶茶”调解法,有效激发了各民族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