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政法网 今天是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枫”从银达来

来源:甘肃政法网 责任编辑:张曦云 发布时间:2024-06-20
字号:A A    颜色:

图片


祁连雪山,戈壁水乡,红色银达。


酒泉市肃州区城郊,八公里处,一座庄严的银达法庭,在绿树掩隐映、鲜花簇拥下昂然挺立。


新时代新征程,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科学指引下,承载着鲜明红色司法印记的“银达实践”在这里焕发生机。


图片


370多平方公里的辖区,20个行政村、覆盖6万人口,法庭干警们走乡串镇,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就地解决纠纷,从源头上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


“我们村上十几户人家的制种地都被李某的药害了,要求村委会处理,请法官快来帮我们解决一下”。近日,村委会王主任打电话向法庭求援。


法庭第一时间介入此事。经了解,是李某操作无人机喷洒农药防治病虫害,导致临近农田大面积受到药害,虽然采取了抢救措施,但还是受损严重。


图片


“务必及时化解纠纷,防止矛盾升级。”受领任务后“精兵强将”闻令而动,迅速赶到现场,组织村干部以及涉纠纷的农户到田间地头对受药害农田的位置、受药害的情况、所耕种的品种进行查看拍照,现场取证。


随后,办案法官又马不停蹄走访了多个制种公司、当地农技站、相邻田地的农户,考察了解当地同时期各种农作物的产量、收购单价等,分别确定每个农户的受损情况。最终在司法所、村组网格员、人民调解员的协助下,妥善化解了纠纷,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这仅仅是银达法庭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实质化解的一个缩影。该法庭庭长介绍说,银达法庭还充分发挥“红色文化之乡”优势,抢抓夏季正是当地发展文化旅游、制种产业、花卉产业、脱水蔬菜等乡镇特色经济的黄金时机,高效审理民商、涉企案件,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努力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实现乡村振兴注入红色司法正能量。


图片


放眼望去,在蜿蜒曲折、纵横交错的田埂上,银达法庭的干警们正肩扛国徽,手拿法槌、卷宗、桌牌、印泥,奔波在银达镇、果园镇、边湾农场、丁家坝农场的管辖区域内,通过普法宣传、巡回审判、公开宣判、集中执行,将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传播到乡村的每一个角落,扑下身子倾听乡亲们内心真实的声音,帮助他们解决最想解决的法律问题。


“真是多亏了银达法庭,在家门口化解矛盾纠纷,才让我们一次性拿到560万元转让费”。原告公司经理收到钱款后激动地说。今年5月,银达法庭调解了一起原、被告均为企业的合同纠纷案件。该案件中被告公司因资金断裂,无法支付土地转让款,导致该土地上的建设项目也无法继续。


图片


案件处理过程中,当法庭得知有投资人愿意投资该建设项目时,承办法官第一时间与双方当事人及投资人进行沟通,远程进行调解,最终促成投资,原告因此也顺利拿到了土地转让费。至此,这场合同纠纷终于迎来了好结局。


“解纷永远在路上,解决一件还有下一件,但银达法庭的法官们始终坚守主阵地,深度践行‘抓前端、治未病’理念,以‘如我在诉’之心寻求实质解纷最大公约数”,依托村组网格化管理模式,深入推进“法官进网格”行动,强化矛盾纠纷一线排查、一线化解,实现法庭工作重心前移、力量下沉,形成了“非诉调解、诉前调解、诉讼调解、依法判决”的递进式矛盾纠纷化解新格局,有效推动了主动创稳行深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