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高台县坚持以“主动创稳提质增效”为主线,把网格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基本单元和“神经末梢”,打通“经脉”,畅通“末梢”,织密“精网细格”,变“粗管散治”为“精管善治”,让涉及万千群众利益的实事得到最快速、最实际的解决,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
细打“基础牌”
凝聚基层社会治理合力
认真贯彻落实《甘肃省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办法(试行)》,制定《高台县专职网格员绩效考核办法(试行)》《高台县网格员管理制度》等配套文件,科学划分网格209个,绘制网格管理地图,配备专职网格员209名、乡村创稳网格员149名,健全网格员上岗公示、巡查走访、信息报送、请示报告、定期调度、保密安全等制度,印发《专职网格员工作手册》,明确职责任务、工作流程和网格服务管理事项,规范网格信息报送、隐患排查、矛盾化解、法治宣传、便民服务等服务流程,通过“定人、定格、定责”,推动形成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的基层治理格局,网格服务管理更加统一规范、精准有力、科学有效。今年以来网格员收集社情民意1395条,排查处置公共安全隐患2078条,化解矛盾纠纷1513件,最大限度消除风险隐患,确保基层和谐稳定。健全落实县委政法委委员和政法部门班子成员联镇包村工作机制,全县9名政法委员和17名政法部门班子成员联系9个镇、17个村(社区),开展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指导12次,发现并督促整改安全隐患30余处,参与调解邻里、赡养、土地纠纷等问题36个。调整选配223名“三官一师”进驻网格,健全“三官一师”进网格工作台账,完善联勤联动、矛盾纠纷联调等工作机制,组织“三官一师”全面开展上门送法、流动法庭、指尖调解、在线讲法等便民服务28场次,协助配合网格员排查重点场所36处,排查化解矛盾纠纷303起,合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精打“服务牌”
增强基层社会治理温度
按照“党政主导、综治中心协调推动、职能部门协同办理、社会力量协同共治”的原则,因地制宜推动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统筹信访、法院、法律援助中心在场所、功能、业务等方面实现高质量、高标准一体建设以及资源整合,提供“一站式”、多元化、综合性的社会治理服务。搭建综治中心与住建、民政、人社、自然资源等16个行业部门联动调处矛盾纠纷平台,统筹15名经验丰富、专业扎实、业务全面的人民调解员,流动进驻县综治中心矛盾纠纷调解室,通过提前介入和法治引导,化解诉前纠纷778件,提升群众诉求办理时效和质效,使综治中心成为矛盾纠纷的“终点站”。
持续开展“一村一警一员一顾问”,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隐患排查、法律咨询等活动,教育引导群众形成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氛围。充分发挥法律咨询专家在推动平安高台、法治高台建设中的“智囊团”“思想库”“人才库”作用,以“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为抓手,组织39名县级法律咨询专家主动深入145个村(社区)、209个网格收集社情民意200余条,化解矛盾纠纷89件,开展送法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等法治宣传活动18场次,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176人次,助力提升法治高台建设水平。
力打“信息牌”
激活基层社会治理经脉
加强网格智能化建设,深度拓展应用“雪亮工程”,投资4000多万元分两期整合架设联网公共安全视频监控1410路,将教育、水务、交管等公共监控视频资源进行整合和统一管理调用,实现跨部门信息资源互通共享和应急指挥联动调度。建成智慧安防小区110个,打通视频监控建设“最后一公里”。扎实推进网格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组建网格微信群,推行群众随手拍、群内随时反映、网格员随时收集上报、镇村(社区)干部随时处理反馈等线上闭环运行工作机制,在及时掌握网格工作动态的同时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增强了网格服务管理整体效应。
全面推广使用平安甘肃信息化支撑管理平台和陇情e通网格化管理平台,加大信息采集报送处置力度,今年以来,接收110、122警情信息2994起,12345政务热线信息1031件,平安甘肃信息化支撑管理平台接报信息14510条,陇情e通App接报信息46725条,各信息平台累计上报社情民意信息21909条、安全隐患 9974件,走访重点人员1292次。严格执行情报信息“日报告日分析日研判”及涉稳情报日报告、周分析、月研判制度,对全县主动创稳工作绩效、平安稳定情况、重大矛盾纠纷处置情况以及重点工作进行全量分析、综合研判、预警提示,社会治理大数据辅助决策、智辅治理的作用有效发挥。
善打“自治牌”
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活力
创新推行1+N党员联动带四邻、“一核多元四共联动”“一亭一院”、邻里说事等乡村治理新模式,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实施“逢五说事”工作机制,定期组织群众开展民事民说,围绕邻里纠纷、家庭矛盾、困难帮扶等“关键小事”,开展民事民说活动14场次,推动村社大小事、急难事由群众谈、群众议,变为民做主为群众自主。在探索形成“四级七天”“一庭三所+”“情理法调”“民情快递”等多元化纠纷解决新做法的基础上,搭建民情恳谈会、古城小家说事会等议事平台,广泛组建“百姓参政团”“道德评判团”“百事服务团”队伍,形成“和事佬”“一杯红枣茶、说说村里事”“居民说事会客厅”等特色说事品牌,充分发挥两代表一委员、老党员等作用,运用协商、评理、说事等手段,凝聚共识、定纷止争,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
聚焦群众诉求,在社区实施“志愿服务+商居联盟”联动治理模式,通过社区搭台、商户服务、居民参与、积分认证等方式,将辖区个体商户、社会组织、非公企业等吸纳为社区合伙人,组织签订睦邻伙伴协议书,开展义演义诊义剪,实现社区、商户、居民三方共赢的良性互动;在农村实施“文明实践+村民议事”为民办事模式,常态化开展说事活动,实现群众诉求全流程闭环解决,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