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思维是适应“数字化”时代的产物,也是公益诉讼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自最高检开展全国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推广活动以来,定西市陇西县人民检察院积极探索数字检察与科技手段相融合的新路径,通过积极应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有效破解传统监督模式下线索来源单一、监督范围受限、办案效率滞后等难题,推动公益诉讼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数据赋能,拓宽公益诉讼案源“新视野”。陇西县人民检察院对全国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管理平台模型进行比对筛选、学习研判,将监督点相同的模型进行分类梳理和台账化管理,通过整合生态环保、市场监管、自然资源、税务等多部门海量数据,成功应用全国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管理平台模型41个,发现涉及生态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个人信息保护、安全生产等领域公益诉讼案件线索284条,办理公益诉讼案件41件,极大地拓宽了办案领域。
精准研判,校准公益诉讼监督“瞄准镜”。通过应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快速定位问题线索,并积极与模型研发院对接会商,准确发现监督点,精准确定违法主体、违法行为以及损害后果之间的逻辑关联与法律关系,明确调查方向与重点,同时运用无人机航拍和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等科技手段开展现场走访、勘察取证等工作,以办案过程高质效确保个案办理高质效。
协同联动,绘就公益诉讼治理“同心圆”。对在办案中发现同一监督点线索多且模型“水土不服”的问题,陇西县人民检察院自主研发《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及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类案监督模型》,并在最高检模型管理平台甘肃模型库上架,全市检察机关依托该模型办理类案10余件,追缴水土保持补偿费50万余元。同时推动水务部门与发改、住建、税务等10个部门共同建立跨部门水土保持监管协作机制,从源头上堵塞水土流失治理监管漏洞,构建起多元主体参与的公益保护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