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短短几天就解决了订购苹果被果商拖延一月多不收的问题。”平凉市静宁县双岘镇果农魏某某感慨地说。此前,他与果商党某某签订了自家3万余斤苹果以1.62元的价格收购协议,并预付定金一万元,商定了果品的价格、捡拾标准、收购时间等具体事宜。一周后果商党某某到魏某某家装苹果时发现,之前预定的苹果和当时商订的有出入,党某某认为果农魏某某把品色好的优质苹果私自出售了,引起矛盾纠纷,魏某某拒收张某某自产的苹果。
近日,果农魏某某向静宁县综治中心和果商党某某户籍地静宁县威戎镇反映果商拖延不收自家苹果的情况。综治中心接报后,启动协同联调机制,召集两乡镇综治、司法等人员分析对接,并深入事发地现场流动调解,并多方核实拖延拒收苹果真正原因。调解人员通过“情理法”等方式,最终果商以略低于当时苹果行情的基础上,当天进行收购并一次性付清苹果款。
近年来,静宁县委政法委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变“坐堂调解”为“上门问诊”,变群众上访为调解下访,致力于打造体系化、专业化、品牌化的“流动调解站”,打通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全县矛盾纠纷基层一线化解率超过95%,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切实答好基层社会治理“新答卷”。
地界纠纷“闹矛盾” 高效调解“化干戈”
近日,静宁县综治中心成功调解了一起邻里地界纠纷。2013年,静宁县某乡镇王某翻修房屋时,将邻居占用他家的南墙地基修建的土墙换成砖墙修了平房,多年来,王某某不断在王峰家南房墙背处垫土,已将三分之二后背墙填埋在土里,长年累月的潮湿导致王某家的房墙起泡掉皮,地基不稳,存在安全隐患。王某常年与王某某一见面就互相辱骂交涉,乡镇、村社及网格员多次调解未果后,将该纠纷上报县综治中心。县综治中心选派金牌调解员马崴进行现场调解。马崴通过讲解民法典物权法、邻里相邻权益等相关法律知识,并采取背对背、当面互相陈述等方式,终于解开了“原告为修一堵墙、被告为争一口气”心结,王某某永久让给王某的南墙处宽0.6米*长10米的地界,王某给予王某某价格补偿,两家人握手言和,矛盾得到了妥善解决。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社会治理体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畅通群众诉求,有效化解纠纷是综治中心的生命力所在。静宁县各级综治中心聚焦矛盾纠纷化解难题,扎实推进“1厅+N室”阵地建设,按照统一“受理、分流、调度、督办、回复、回访、归档”等闭环工作流程,努力把综治中心建成集畅通群众诉求表达、“三调”对接、多元化解等为一体的“一站式”矛盾纠纷综合调处化解服务平台。通过“流动工作站”“巷道会”“田间地头会”等形式,解决乡村(社区)的“烦心事”,化解村(居)民的“揪心事”。今年以来,静宁县各级综治中心共受理矛盾纠纷9120件,办结9016件,化解率98%,调解各类诉前案件2357起,成功率65.7%,诉求办理时间缩短三分之一。
上下联动多方共治,盘活纠纷化解资源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针对当前矛盾纠纷主体日益多元,跨界性、关联性、复杂性增强的实际,今年以来,静宁县对县综治中心进行提档升级,整合1000平方米工作场地,设置6个接待窗口,6个调解室,选派信访、司法、公安、卫健、法院等部门骨干力量,以常驻、轮驻、随叫随驻相结合的方式实地办公,集成“七大中心”为一体的集中办公平台,统筹各类治理资源,联合全县各部门协同作战,增强整体合力。加强调解员队伍建设,吸引多方调解力量参与,以市场化手段引进道路交通保险业等各类行业协会、调解组织,逐步形成以人民调解为基础,各类调解优势互补、有机衔接、协调联动的工作格局,实现了矛盾纠纷重点领域调解工作全覆盖,推动群众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