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金昌两级法院受理一、二审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和民间借贷纠纷1259件,其中一审1211件,二审48件,上诉率4.1%。二审案件收案数较去年下降36%,结案率100%,调撤率43.75%,平均审理期限13天,呈现出结案率高、调撤率上升、收案数下降、审理周期缩短的“两升一降一短”态势,办案质量、效率、效果取得明显成效。
坚持党建引领 赋能提质增效
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法治思想凝心铸魂,准确把握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职责定位,聚焦“公正与效率”主题,紧扣“高、严、快、细”工作要求,不断提高案件审判效率,推动审判工作提质增效。
强化党建引领,坚持以党建带队建促审判,深化“党建+业务”融合,结合党员先锋岗评比,将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最好的“四好一多”党员评比出来,命名为“党员先锋岗”,以典型引路,引导法官多办案、办好案,提高办案质量,把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在审判工作上。
坚持问题导向 靶向精准发力
强化流程管理。高度重视审判质效工作,将审判质效作为统领庭室审判工作的重中之重,发挥指标数据的“风向标”作用,加强对民间借贷及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审判条线重点指标数据的分析研判。
定期分析会商。针对这两类案件发改率偏高的问题,每月召开司法审判数据分析会商会,分析数据、查找原因、研究对策,不断提升庭室成员的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和效率意识。
落实条线指导。通过“法官沙龙”、交流座谈会等方式梳理审判实践中遇到的难点、堵点,从全市法院两类案件基本特点、处理焦点着手,加大类案检索力度,分析总结办案过程中常见的法律问题,就相关司法解释内容学习解读,以具体案例为抓手,对多种典型的法律适用问题进行深入的解析,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统一裁判尺度,规范裁判标准,有效破解全市法院在两类案件审理过程中的困惑。
加强调度问效。事先预警、事中预防、定期通报,加强对庭室承办案件的管控,依托每月的庭务会议,对案件进行一月一调度,通过定期研判、动态提醒等方式,及时发现并解决审判工作中的问题,有效提升审判质量和效果,避免案件久拖不决,做到快办案办好案。
坚持审限督导 提升审判效率
做足庭前准备工作。认真审阅案件卷宗,随时记录发现的问题及切入点,预判双方争议差距,加大调解解纷的可能。耐心倾听当事人诉求,做好与当事人的良性沟通,让当事人对案件有充分的心理预期,获取当事人的信任,减少对法官的抵触情绪。
做细庭审衔接工作。协调做好案件排期、庭前准备、阅卷、开庭、合议、判决、送达等各环节工作。高效驾驭庭审,组织引导当事人紧紧围绕争议焦点举证辩论,提高庭审效率,节省庭审时间。案件收案后3个工作日内排期开庭,庭后及时合议,合议后3个工作日内完成裁判文书制作。与邮政部门合作建立集约送达机制,优化送达路线,提高送达效率,缩短办案周期。做到“审结一件、报结一件”,避免不必要的审限流失。
做精判后答疑工作。除传统的面对面答疑外,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如通过视频等方式对异地当事人进行答疑服务,耐心将法律适用问题、判决依据等进行通俗易懂的讲解,增强当事人对判决的认可程度。
坚持府院联动 凝聚解纷合力
建立多元化解机制。将金融纠纷纳入基层治理联动范围,向金融机构发送司法建议,规范放贷行为。严格审查虚假诉讼和职业放贷行为,依法规制资金融通行为。充分运用“一站式”建设成果,建立健全诉调对接工作机制。利用司法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的有效衔接,加强与相关单位和部门的沟通联系,全方位,多层次地解决矛盾纠纷。
大力开展调解工作。积极开展诉前、诉中调解,把握争议焦点,从法律规定、人情事理等多维度开展调解工作。调动当事人及代理律师参与诉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力争将争议通过调解处理,提高两类案件的调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