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政法网 今天是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甘肃张掖:39条“硬核”举措 助推法治乡村建设

责任编辑:孔令闻 发布时间:2021-05-13
字号:A A    颜色: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立足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张掖作为资源禀赋、优势突出的农业大市,建设幸福美好新张掖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强大的潜力和后劲在三农,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不仅意味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丰富,还意味着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不断加快,社会秩序安定和谐。

近期,中共张掖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召开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张掖市关于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实施方案》,从加强涉农领域配套制度建设、规范涉农行政执法、强化乡村司法保障等十个方面,明确了39项具体工作措施,全面推进法治乡村建设深入开展,为乡村振兴战略行稳致远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不断推进全市法治乡村建设进程,增强基层治理效能,打牢全面依法治市的坚实基础,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营造良好法治环境,根据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甘肃省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意见》安排,结合张掖市实际,现就全市加强法治乡村建设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自觉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法治乡村建设全过程和各领域,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实现党的领导、依法治村和尊重村民主体地位的紧密结合。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综合运用法治理念传播、法律知识普及、法律制度引导、法治实践体验、法治文化熏陶等方式和途径,推动法治乡村建设依靠群众、为了群众,过程请群众参与、效果交群众评判、成果由群众共享,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五治”融合

坚持把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作为根本方式,将“五治融合”作为法治乡村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坚持“政治”引领、强化“法治”保障、突出“自治”强基、注重“德治”教化、借助“智治”支撑,不断提升乡风文明,增强乡村活力,助力乡村善治,推动法治乡村常态化、长效化发展。

坚持质效优先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村居自然环境、经济状况、人口素养、风土人情等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开展法治乡村建设活动,不搞“一刀切”,杜绝形式主义。

主要措施

(一)加强涉农领域配套制度建设

1.完善法治乡村建设组织体系

靠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司法行政部门牵头实施,组织、宣传、农业农村、民政等部门齐抓共管的组织领导机制,推动形成边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便民高效的服务工作机制。

2.健全涉农领域制度体系

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重点就维护农民权益、健全合作经济组织、规范市场运行、农业支持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等方面加强制度建设,为法治乡村建设夯实基础。

3.做好涉农领域规范性文件“立改废”工作

加强涉农政策制度研究,根据相关法规规章实施情况,适时开展涉农领域规范性文件“立改废”工作,对不适应农村改革发展要求的地方性文件政策,及时修改或废止。

(二)规范涉农行政执法

4.深化农村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积极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强化基层执法队伍,合理配置执法力量资源,整合基层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推进行政执法权限和力量向基层延伸下沉。

5.规范农村基层行政执法工作

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加强基层综合行政执法机构业务指导,加大执法人员业务培训力度,严格实施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6.强化农村市场监管

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村级协管员队伍,推进网格化监管。积极推进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工作,立足重点地区特色农业和乡镇企业,强化涉农商标、地理标志保护。加大涉农违法案件查处力度,依法严厉查处制假售假侵权等各类违法行为。完善涉农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

(三)强化乡村司法保障

7.完善司法为民便民利民措施

推动司法深度参与乡村治理,畅通司法便民“最后一公里”。加强人民法庭建设,因地制宜推广巡回法庭、车载法庭、马背法庭,实现“一站式”便民服务,减少群众特别是边远牧区群众的诉讼困难。

8.做好涉农案件办理工作

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公安机关依法妥善办理涉农纠纷案件,依法打击和处理破坏农村生产经营、经济秩序、环境资源、侵占农村集体资产、侵犯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打击和惩治农村严重刑事犯罪、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坚决把受过刑事处罚、存在“村霸”和涉黑涉恶等问题的人清理出村干部队伍,加大对拐卖妇女儿童、“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案件的打击力度,切实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

9.加强对涉农案件的法律监督

加大涉农案件执行和对执行活动法律监督力度,做好涉农民事、行政、刑事案件的法律监督工作,重点监督涉农问题虚假诉讼、虚假执行和违法评估、拍卖、处置等行为,依法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加强涉农公益诉讼检察监督,探索生态环境司法修复机制,形成乡村生态保护法治保障合力。

10.加强司法救助工作

推进困难群众执行救助体系建设,完善对经济困难的当事人缓、减、免交诉讼费的具体条件与标准。加大刑事司法救助力度,对生活困难的被害人及其近亲属依法及时给予司法救助。加大涉农公益诉讼案件办理力度,督促相关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

(四)加强乡村法治宣传教育

11.多层次开展农村主题普法活动

深入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广泛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服务大局普法行”、扫黑除恶等主题法治宣传和党内法规宣传活动,组织实施“宪法进万家”“法律进乡村”“送法进农户”活动,切实提高农民群众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

12.严格落实普法责任制

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按照普法责任清单和指导目录,深入宣传乡村振兴、乡村治理、民主监督、民主管理、交通安全、安全生产、治安管理、土地承包、婚姻家庭、金融诈骗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惠农利民政策,加强“以案释法”,用群众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13.抓好日常涉农法治宣传

结合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农民丰收节、民族团结进步月等时间节点,充分利用庙会、集市等时机,广泛开展送法下乡、法律进家庭、普法基层行等普法惠民服务和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发挥村(居)法律顾问、人民调解员、普法志愿者队伍等作用,开展农村日常法治宣传教育,实现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精准化。

14.加强农村法治文化建设

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普法功能,推进乡村法治广场、法治长廊、农家法治书屋、农村文化礼堂等阵地建设,提高农村法治文化阵地的建设率、利用率和覆盖面。继续实施法治文化“一地一品”工程,充分挖掘传统文化、民俗文化、乡土文化等蕴含的法治元素,编写创作具有张掖乡村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化作品,加大法治文化作品宣传推广力度,发挥法治文化以文化人、引领熏陶的作用。

15.加强农村干部队伍法治培训

加强对村“两委”班子成员、村务监督委员会委员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培训,推动建立村干部任前法治培训制度,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管理基层事务、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

16.实施“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

重点培养一批以村“两委”班子成员、人民调解员、网格员、村民小组长、老党员、老干部、乡镇扶贫专干、驻村帮扶队员、创业致富带头人等为重点的“法律明白人”,充分发挥“法律明白人”在宣传政策法规、引导法律服务、化解矛盾纠纷、参与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五)完善乡村公共法律服务

17.健全完善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深入贯彻落实《张掖市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在全面建成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的基础上,健全完善“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模式,推进以公共法律网络服务功能为支撑的实体、网络、热线平台融合发展,到2022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普惠均等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18.强化乡村公共法律服务

统筹乡镇司法所和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服务资源,发挥法律服务热线、网络作用,为农村群众提供法治宣传、法律咨询、服务指引、预约受理、交办转办等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推动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向农村延伸,有序引导和指导公证、司法鉴定、律师等法律服务向基层延伸,不断提高乡村公共法律服务的便捷性、可及性和供给能力。充分发挥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在提供公共法律服务、促进乡村治理的作用,形成乡村公共法律服务的有效补充。

19.加强乡村法律顾问工作

进一步深化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制度,规范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保障服务经费,为农村基层组织和人民群众处理涉法事务提供专业优质便捷精准的法律服务。

20.加强涉农法律援助工作

做好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事项的法律援助,开展贫困户“法律体检”行动,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法律关爱服务体系,健全残疾人法律帮扶制度等,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有法律服务需求的群众主动开展法律援助,保障援助经费。

(六)健全乡村矛盾纠纷化解机制

21.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持续深化“中心吹哨、部门报道”等矛盾纠纷多元调处化解机制,不断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完善社会矛盾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

22.强化对调解工作的指导

依法规范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完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加强基层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庭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依法对调解协议进行审查,提高人民调解司法确认率和履约率。落实人民调解三项经费和“以案定补”制度,开展“枫桥式”司法所、人民调解组织和人民调解员创建活动,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维护基层和谐稳定中的主渠道作用。

23.加强调解队伍建设

积极发展乡村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加强对人民调解员法律政策、专业知识和调解技能等方面的培训,支持和引导乡村民间力量参与调解。推进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建设,加强对律师调解工作室、个人调解工作室建设指导力度。整合矛盾纠纷化解资源力量,促进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等有机衔接。

(七)深化平安乡村建设

24.强化农村综合治理

建立健全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公共安全体系,健全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功能和运行机制,加强基层群防群治队伍建设。

25.深化平安创建工作

深入开展平安乡镇(街道)、村(社区)、单位(组织)和家庭等系列平安创建活动,推进乡村“雪亮工程”,探索建立“互联网+网格管理”服务管理模式,提升乡村治理智能化、精细化水平。开展农村突出治安问题专项整治,净化社会环境。

26.加强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

推行“一区一警、一村一户长”、“一村一辅警”制度,开展智慧农村警务建设。推进社区民警进社区(村)“两委”班子,推动社区警务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公安派出所依靠基层党组织,发动城乡社区力量,开展治安巡逻、邻里守望等平安守护行动。探索开展“网格化管理+乡村治理”工作,延伸乡村治理触角,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27.加强重点人群监督管理

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刑满释放人员,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等特殊人群的教育监督和服务管理。加强乡村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完善村级心理咨询室,建立经常性社会心理服务机制。推进“青少年零犯罪零受害村(社区)”创建,夯实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的基层基础。

(八)推进乡村依法治理

28.深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推行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民委员会主任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推行村“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制度。落实村“两委”成员任职资格县级联审机制,依法依规开展村级组织换届。推进开展“四抓两整治”活动,通过抓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抓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抓基层党组织党内政治生活、抓基础保障工作和大力整治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大力整治党员信教和涉黑涉恶问题,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提高对法治乡村建设的领导能力和水平。

29.健全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强化村民委员会自治功能,依法开展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制定和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等自治制度,畅通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渠道。落实村规民约审核备案制度,健全村规民约落实执行机制,发挥村规民约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全面推行村级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制度,健全村级议事协商机制,推进村民自治制度化、规范化。按照村务公开规范要求,依法依规公开党务、村务、财务,进一步提高村务公开的制度化水平。

30.提高乡村德治水平

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作用,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大创建行动”,广泛开展道德讲堂、道德评议活动,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引导农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建立健全道德激励约束机制,利用农村大喇叭、道德“红黑榜”等形式,引导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持续开展治理高价彩礼推进移风易俗行动,整治婚丧大操大办、厚葬薄养和封建迷信等不良习俗,培育文明新风。

31.加强乡村小微权力监督

全面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整合县、乡、村三级监督力量,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职能作用和乡镇纪委专责监督作用,全程监督村级小微权力运行。建立健全村干部廉政档案,常态化开展廉政谈话和约谈提醒。大力开展农村基层微腐败整治,推进农村基层巡察工作,严厉整治惠农补贴、集体资产管理、土地征收等领域侵害农民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推广村级事务“阳光公开”监管平台,规范村级会计核算监督,建立健全“三资”监管平台,实行会计电算化。

32.依法管理民族地区农村宗教事务

推进民族地区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和谐寺观教堂创建和宗教活动场所“四进”活动,不断提升农村宗教事务依法管理水平。落实宗教教职人员学法制度,加强信教群众法治宣传教育,构建新时代宗教事务管理体系,促进农村宗教和睦、社会和谐。

33.发挥群团组织作用

发挥工青妇、法学会等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在联系动员群众参与乡村治理中的作用,加强对农业农村环境污染、村容村貌、高价彩礼、乡风文明、命案防控、电信诈骗等重点问题的依法治理。

(九)加强基层基础建设

34.推动党管政法工作向基层延伸

配齐配强乡镇(街道)政法委员,加强对政法委员的培训,发挥政法委员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加强乡镇(街道)综治中心建设,按照“六有”(有机构、有人员、有场所、有经费、有制度、有流程)标准,推进乡镇(街道)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村(社区)综治中心作用,深化网格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有效整合社会治理资源向网格、家庭延伸。统筹推进基层公安派出所、人民法庭、检察室、司法所建设,夯实基层依法治理基础。

35.加强乡村综治平台建设

依托综治信息系统,不断完善协作配合、精干高效、便民利民的实体化工作平台功能,建立健全首问负责、协作配合、工作例会、情况报告、应急联动、网格化管理和考核评价等制度,提供信访接待、人民调解、劳动争议调解、人口管理、政策法律、心理咨询等“一站式服务”。

36.加快乡村网上政务体系建设

加快乡镇网上政务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移动端的推广使用,构建全流程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和便民服务网络,推行“最多跑一次”“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等便民举措,实现法治宣传、法律服务、法律事务等“掌上学”“掌上问”“掌上办”,让农民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办事、办成事。

(十)深化法治乡村示范建设

37.强化典型示范

以“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为牵引,制定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指导标准和考评办法,提高示范创建质量,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通过典型示范,引领带动法治乡村建设。

38.强化动态管理

探索建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第三方评价机制,定期对已获得“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称号的村(社区)进行复核评估,对复核不合格的取消“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命名。

39.强化能力提升

加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普法骨干培训,提高村干部建设法治乡村的能力,提升示范建设工作水平。

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法治乡村建设工作,按照《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要求,把法治乡村建设作为全面依法治市和乡村振兴的基础工程来抓,明确具体任务,靠实工作责任,统筹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工作,认真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确保法治乡村建设有序推进、落地见效。要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的法治乡村建设工作机制,按照责任分工主动认领任务,积极发挥作用,高质量高标准做好法治乡村建设工作。将法治乡村建设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加强经费保障,列入财政预算,建立正常增长机制,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充分发挥资金效益。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意愿,维护群众利益,引导群众支持和参与法治乡村建设,不搞“一刀切”,切实减轻基层负担。要强化督促检查,加强分类指导,注重培育、选树、宣传法治乡村建设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发挥先进典型作用,推动全市法治乡村建设创新发展。(甘肃省司法厅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