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政法网 今天是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兰州公安交警做优“四大工程” 竭力答好交管工作“为民考卷”

责任编辑:孔令闻 发布时间:2021-09-30
字号:A A    颜色:

      今年以来,兰州公安交警紧抓党史学习教育和队伍教育整顿有利契机,深刻认识交管工作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极端重要性,树牢人民至上、安全至上发展理念,以特殊责任担起特殊使命,以特殊担当应对特殊挑战,聚焦系统、服务、打防、护航“四大工程”,高位推动、全警动员,问题导向、靶向施策,突出重点、系统整治,围绕中心、疏堵保畅,切实用民辅警辛苦指数提升人民群众平安指数、幸福指数,竭力答好公安交管工作“为民考卷”。

高位推动 全警动员

做优交管“系统工程”

       坚持从政治高度考量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狠抓组织领导、协同治理、宣传教育,全力推动各项措施落细落实。

      一是狠抓组织领导。坚持把交管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紧盯“一年改善、两年改良、三年改变”总体目标,认真对照《全市道路交通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工作推进表》《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表》,研究制定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工作专班,明确职责、细化措施、严格要求。市局先后4次召开省市一体交管工作会议,7次召开交管工作专题会议,主要领导10余次深入一线督导调研,牵头组织、系统部署、压茬推进。坚持常态化督导,组织专门力量开展专项检查、跟踪问效,以“细化到日、责任到人”的标准及时通报、实时跟进、限时突破,确保各项既定部署取得实效。
       二是狠抓协同共治。充分发挥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主力军作用,依托交委会、文畅办、停建办等平台,强化沟通协调、压实工作责任,主动挖掘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协同共治力量。树牢“一盘棋”理念,坚持全警动员、一体联动,主动与相关科研机构、社会企业加强合作,拓展交管工作综合治理。紧抓“省市一体、融合发展”有利契机,对标18项具体机制,梳理细化出7项交管一体重点工作,聚力打造“科技赋能、支撑有力、协同联动、治理精准、反应快速、处置高效、通畅有序、平安稳定、群众满意”的交通安全治理新模式。
三是狠抓宣传教育。广泛运用公安宣传矩阵资源和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创新宣传手段、丰富形式载体,不断畅通民意收集、沟通渠道,充分调动市民群众参与热情,广泛发动文明交通志愿者参与交通治理,推动形成文明出行、依法出行的良好氛围。深化重点违法行为警示提示,集中发布媒体电视游走字幕1000余条次,公布一批终生禁驾人员、突出违法车辆、高危风险企业及安全隐患和事故多发路段,曝光7000余起交通违法行为、178起事故案例,用现实的惨痛教训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使广大交通参与者真正被触动、受警醒、守规矩。
问题导向 靶向施策做优交管“服务工程”

      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效得失的最终标准,立足实际、举一反三,坚持改革不停顿、服务不止步,切实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

      一是让违法处理更“省心”。持续做强“六位一体”快处中心,扎实推进刑庭、民庭、执行庭“三合一”法庭建设,升级公、检、法、律、保等9部门29家单位联动“一站式”服务,进一步提高交通违法处理质效。依托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交管12123”手机APP等,探索推行“交通违法一般程序快速办理”工作机制,累计已有4.5万余名驾驶员“学法减分”。增设九州、碧桂园等9处“群众家门口”违法处理窗口,坚持对20种轻微交通违法行为柔性执法,真正把人民群众的“烦心事”变成公安机关的“加分项”。
        二是让群众办事更“舒心”。按照“应放尽放”原则,立足现实需要,下放部分社会化考场日常监督管理和驾考组织权限至区(县)交警大队,设置9个城郊县乡代办点、11家机动车登记服务站、42家非登记类车管服务网点,开通200余家4S店临牌远程核发业务,方便企业、群众就近办、网上办;强力打造全省首个摩托车登记服务站和驾驶人全科目考试中心,试运行以来日均接待摩托车驾驶人科目一及满分学习考试150余人次,科目二、三考试50余人次,为群众创推“家门口的公安局”。
       三是让便民服务更“贴心”。着力推动完善“前台综合受理、后台专业支撑、业务深度融合、数据网上流转”工作模式,全面推行12项公 安交管改革措施,35项交管业务实现网上办理,推动建成24小时无人车管所,升级机动车“一站式”登记通道,有序推进机动车驾驶证电子化试点工作,“互联网+交管”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结合文明城市复评复检工作,部署开展全市“车让人、人快走”文明交通创建行动,城市主干路机动车礼让率达100%,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守法率达95%以上,机动车礼让斑马线蔚然成风,行人快速通过斑马线成行动自觉,乱穿马路现象大幅减少。
突出重点 系统整治做优交管“打防工程”

       紧紧围绕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区别常态与战时,坚持预防为主、打防并举,着力提高交通安全系数。

       一是精细常态管控。严格落实“路长制”“网格化”管理机制,立足路面主战场,突出科学布警、动态上勤,探索建立“三级响应、突出高峰,强化节点、弥补空挡,全天覆盖、机关助勤”的勤务模式,日均部署警力1700余人次、车辆500余台次,最大限度发挥警务效能,切实提高见警率、管事率。特别是按照“强担当、除隐患、防事故、保安全”道路交通安全集中整治行动部署要求,在全市范围内设置29处24小时执勤点位,抽调440余名机关警力支援一线,实行每日4班3运转模式,创新实践、探索固化,推动提升路面秩序常态化管控。
       二是精密防范治理。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理念,紧盯高速、国省道、乡村道路等交管重点,围绕“中秋”“国庆”等重要时段和“两客一危一货”“大吨小标”等重点车辆,坚持源头治理、严管严查,警路联动、警企联合,累计约谈重点企业160余家,下发安全隐患整改通知98份;集中治理隐患路段43处,清理未报废重点车辆187辆。全面排查整治农村公路平交路口、路侧险要路段隐患,充分发挥“两站一室”和乡镇交警中队作用,不断加强对农村道路的检查、劝导、纠违,先后查处取缔11处“马路市场”,切实补齐农村交管工作短板。
       三是精确重点打击。紧盯道路交通安全主责主业,严守路面阵地、严查违法行为,以事故多、秩序乱的点段为突破口,集中开展酒驾醉驾、涉牌涉证等违法行为专项清查,通过全国集成指挥平台缉查各类违法车辆8800余辆,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105万余起,成功截获布控车辆31辆,上缴号牌6副。结合专项行动,针对“飙车”“炸街”等乱象,对非法改装机动车、噪音扰民等进行重拳整治,通过对群众举报线索进行分析研判,筛选出罗九公路、保利领秀山、兰山伏直公路等66处重点路段,集中查处“炸街”噪音扰民、非法改装车辆等违法行为560余起。
围绕中心 疏堵保畅做优交管“护航工程”

      聚焦“六稳六保”工作任务,紧扛主责、创新举措,全力以赴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转方式、强保障。紧密结合常态化疫情防控,加强道路交通动态监测,对公路检疫站点、进城路段、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加大疏导干预力度,并根据防控形势适情调整区域性管控措施。按照公安部关于“便利货车在城市道路通行”的措施要求,在我市原货车限行规定的基础上,通过充分调研论证,对民生物品运输和重点工程车辆开通绿色通道,尽可能减少环节、缩短时限,特别是对重点工程项目车辆,坚持“一项目一方案”,积极主动为其提供精准服务,以最大力度保障项目工程建设。
      二是调结构、疏拥堵。大力开展城区堵点系统治理,区别常态型、假日型、结构型,全面开展“一堵点一方案”治理工作,分类施策、综合整治,通过改变放行模式、调整交通标志标线、增设左转车道、信号灯联控等措施,挖掘潜力、提升效率,共计调优信号灯配时218处,优化路口交通组织37处,规范交通标志164处、标线118处,新增单行道9条,提升改造主要堵点10处,建成100公里公交专用道,交通拥堵指数下降至1.39,环比下降0.39%,关键节点、路段的通行能力不断增强,交通组织设计不断优化。
      三是深挖潜、增泊位。积极主动应对城市高质量发展与停车空间资源增量滞后的矛盾,针对我市老旧小区及周边停车泊位少的现实情况,研究增加车行道临时停车泊位,集中清理居民小区、街面“僵尸车”,对占用应急车道、盲道、消防通道违停车辆及时拖移、严肃处理,切实提升群众自觉意识;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大力整治长期霸占停车泊位、擅自停止经营、改变停车场用途等违法行为,组织市内集中办公区停车场夜间、休息日合理开放,最大限度挖掘停车资源。今年以来,全市新增备案停车场114处、泊位1.1万余个,机动车停放“一难两乱”问题得到有效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