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政法网 今天是 2024年12月05日 星期四

筑牢平安建设坚实“底座”——秦州区综治中心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

责任编辑:孔令闻 发布时间:2021-07-20
字号:A A    颜色:



  天水市秦州区综治中心设置便民服务大厅、群众接访大厅、矛盾纠纷调解区、综合办公区四个功能区,建成综合协调室、指挥调度室、治安防控室、心理咨询室、矛盾纠纷调解室、综治信息平台,为前来办事、求助的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

  中心自挂牌运行以来,积极探索“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的社会治理新模式,切实发挥了整合社会治理资源、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的职能作用,筑牢平安建设的坚实“底座”。

  服务管理规范化发挥化解民怨“协调部”作用

  在群众接访大厅,按照“六个一”标准,设立一个咨询服务台、一部自动取号机、一部公共法律服务终端机、一台法律政策宣传电视机、一个自动加热饮水机、一个宣传资料存取架,为办事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同时,按照“六个一”的服务理念,实行工作人员对办事群众一张笑脸相迎、一句您好相问、一声请坐相待、一杯热水相敬、一番悉心倾听、一次暖心服务,为来访群众提供舒心周到的服务。

  在便民服务大厅,开设综合受理、分流督办、信访接待、民生服务、涉法涉诉、诉调对接、法律援助、法律咨询8个服务窗口,抽调公、检、法、司、信访、心理咨询师协会等相关单位人员入驻,按照“中心吹哨、部门报到”的要求,对群众反映的各类诉求,及时受理、归纳梳理、限期办理;对疑难复杂矛盾和问题,推行“只进一个门、最多跑一处”。今年以来,服务窗口共接待来访群众1200余多人次。

  网格管理扁平化发挥服务民生“指挥部”作用

  坚持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在镇实行镇、片区、行政村、自然村(村民小组)四级网格化管理,在街道实行街道、社区、网格三级网格化管理,全区共划分网格1563个,配发综治E通手机1766部,现有网格管理员203人、网格员1563人。

  网格化管理采取“一格多元、一员多能、一岗多责”的工作模式,人员定岗定位定责。网格员履行基础信息采集、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重点人员帮教、特殊人群服务、政策法律宣传、民生事项代办等职责,按照“三知三清六掌握”要求,将网格内的人、地、物、事、情、组织等通过综治E通上传综治信息平台,由综治信息平台操作员逐级按照领导批示,指派相关责任单位限期办理,实现社会治理“一张网”。今年以来,网格员通过综治E通共排摸上传需办理事项7490件,办结率98.8%。

  多元调解集成化发挥矛盾化解“战斗部”作用

  有效整合政法部门公调、检调、诉调、法律援助和人社、卫健、农村农业、交警、妇联、金融等部门分别成立的劳动人事争议纠纷、医患纠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水事纠纷、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婚姻家庭纠纷、金融纠纷等调委员会力量,成立区矛盾纠纷综合化解中心,健全制度,明确受理范围、对象、事项和化解单位、途径、时限,完善工作流程,规范化解程序,积极探索形成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的运行模式,着力解决群众投诉无门和多头跑、来回跑等问题。

  同时,由镇、街道综治中心牵头负责,有效整合政法派驻单位公安派出所、司法所、人民法庭、检察室和“四办五中心一队”等基层站所力量,成立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构建一站式运作、一窗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和一体化联动的工作模式,打造矛盾纠纷调处“终点站”。今年以来,全区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442件,调解成功率92.57%。

  预测预警智能化发挥社会治理“研判部”作用

  坚持以信息化为支撑,全面加强平安甘肃信息化支撑管理平台、命案预警预测预防平台、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的建设应用力度,通过对各方面数据的汇集研判,实现对社会治理实时感知、动态预警、联动处置,提高社会治理信息化水平。

  加强综治中心实体化、法治化、网格化、信息化、一体化“五化”建设,健全社会治理联动、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平安建设联创、重点工作联勤、突发事件联处“六大”机制,不断探索创新社会治理模式。

  大城街道推进“智慧综治”信息化建设、华歧镇推行治安户长“八员”工作法、东关街道推行“1+3+X”社区社会治理模式、十方堂社区推行“一社三会”矛盾纠纷化解法、进步巷社区成立“金牌调解团”、藉水北路社区推行“四方议事会”制度、奋斗巷社区建立居民议事会、尚义巷社区建立居民协商议事会等,多方提升综治中心实战能力,助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