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走进天水市秦州区皂郊镇董家坪村,道路两侧满目青翠,民房院落朴素整洁,灿烂阳光下是一个个丰收在望的蔬菜大棚,一幅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生态宜居、和谐美丽的乡村新画卷在这里徐徐展开。
“今天咱们坐到这儿,好好把事情解决解决。”
“他家建房占了我家原来的水路,我家的水无法流出,一遇到下雨,水就满院跑……”
9月20日,在董家坪村党群服务中心人民调解办公室里,该村人民调解委员会的3名调解员寇徐恒、董世强、李具保,正协调解决两户村民家因修宅基地引发的纠纷。
面对双方的争执,3名调解员从情理、法理两方面做足工作。他们认真听、耐心劝,遇到细节争端,就手执公尺现场勘量,在历经1个多小时的调解协商后,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了调解协议书。
“调解得很公正,彻底解决了我们两家的矛盾纠纷,本来还想着调解不成要去打官司,这下问题全解决了。”参与调解的一村民笑逐颜开地说。
前不久,调解员接到本村3组的村民反映:村子附近的一条农路因一砂场的大型货车经常行驶,时常和开农用车的村民因道路拥挤发生纠纷。对此,调解员立即进行调查了解,多次与砂场负责人沟通,最终达成砂场货车改道通行的调解协议。
“我们村的调解员有村干部、乡村能人,他们对村民的揪心事、烦心事能做到及时调解化解。我们村现在是越来越和谐,发展也越来越快了。”村民吴银全说。
“通过人民调解员对村民开展法治宣传,村民的法治观念不断增强,矛盾纠纷越来越少了。”董家坪村党支部书记张全喜说。
在皂郊镇下寨子村,有个大忙人“老王”,几乎家家都离不开他。“老王”就是下寨子村党支部书记王顺祥。他担任村干部20多年,熟悉村情、民情,在群众中威望高,村民家中婚丧嫁娶、大事小情都会找他帮忙,有了矛盾纠纷也找他出面调解。村里的矛盾纠纷往往是家长里短的琐碎事,但又是关系着和谐稳定的大事。为了将矛盾化解在基层,促进邻里和谐,2020年7月,下寨子村成立了秦州区第一个以个人姓氏命名的调解室——“老王调解室”。调解室挂牌两年来,已经调解了30多起纠纷,涉及土地、宅基地、债务、劳务、婚姻等方方面面,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天水市秦州区司法局皂郊司法所所长贾斌说,皂郊镇有36个村,每个村有3至7名人民调解员,全镇共有113名调解员。近年来,皂郊司法所不断加强法治宣传力度,积极学习和发扬“枫桥经验”,探索创新“拉家常式”“摸底式”“扶贫救困式”“选择式”“联运式”5种调解模式,随着各村人民调解员队伍的不断增强,全镇社会矛盾逐年减少。
“人民调解员充分发挥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的作用,为平安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在他们的积极努力下,皂郊镇群众的法治意识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矛盾纠纷也在逐年递减,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全面提升。”皂郊镇党委副书记罗丽琼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天水市司法行政系统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立足司法行政“一个统筹、四大职能”布局,多措并举,主动作为,扎实推进法治宣传、人民调解、重点人群管理、公共法律服务等各项工作,为平安天水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全市123个司法所,各类人民调解委员会3021个,人民调解员10718名。10年来,天水市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共调解民间纠纷10万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