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政法网 今天是 2024年10月23日 星期三

李国红:在乡村振兴中彰显政法力量

来源:甘肃政法网 责任编辑:孔令闻 发布时间:2021-12-24
字号:A A    颜色:

  今年以来,作为庆阳市华池县柔远镇政法委员,李国红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各级政法综治会议及文件精神,创新思路,完善机制,统筹推进重点工作,探索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切实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乡村振兴 政法委员在行动】李国红:在乡村振兴中彰显政法力量

坚持党建引领,凝聚基层治理合力

  充分发挥柔远镇、社区“大党委”优势,将驻区92个单位纳入基层综合治理组织体系,签订共驻共建协议59份,召开大党委联席会议5次,研究解决平安建设相关问题29条。整合各部门在基层配备的工作力量,将治安户长、综治网格员、群防群治员、安检员、道路交通劝导员、残联专职委员、统计员等179人统筹编进基层网格员队伍,落实工资保障,划片包干,网格化管理,逐步建成覆盖全镇的治安防范网。坚持实用优先的原则,提出整合镇东侧司法楼两层240平米用于综治中心建设的思路,节约了建设资金,将综治中心与政务大厅、司法所、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有机整合,规范设置“两厅六室”,设置政务服务区、集中办公区、教育疏导区、矛盾纠纷调处区和指挥调度区5个功能区,配备工作人员20名,为办事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深化拓展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建成村、社区综治中心14个。

【乡村振兴 政法委员在行动】李国红:在乡村振兴中彰显政法力量

突出宣传教育,夯实基层治理根基

  抓关键重点。组织全镇100名党员干部、各村三职干部下载关注长安剑、陇原剑、甘肃丝路法雨、庆阳政法、华池政法等公众号、微博,及时学习转发宣传相关政策。抓普及到户。结合“法律十进”活动,发放到户“宪法”、“扫黑除恶”、“法律援助”宣传彩页、家庭记事本、人民调解手册和宣传挂历4万多份。在辖区内6所学校开展法律、禁毒等宣讲12次。抓宣传到位。建立法治长廊1处、法治文化广场2处,在机关单位、村部、公路沿线、广场等人流密集区域张贴宪法、扫黑除恶等宣传通告3万余份,制作固定宣传牌100面,制作固定宣传标语100多条,悬挂横幅112条,在“奋进柔远”微信公众号开设平安建设专栏,发布通告36条。

【乡村振兴 政法委员在行动】李国红:在乡村振兴中彰显政法力量

落实重点工作,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在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上:深入开展线索摸排,组织镇村组干部全面入户走访摸排1次,分阶段开展集中摸排4次,接到上级部门反馈线索2条,全部核查处理结案。结合实际,开展了农村人居环境专项整治、矛盾纠纷化解、拖欠信用社不良贷款、深化打击毒品违法犯罪整治等14项专项行动,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上:探索建立“4321”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法(“4”即四种接访形式:综治中心信访窗口固定接访、科级领导轮班接访、网格员摸排接访、村干部及时接访;“3”即三种调处措施:诉求类由接访人现场答复,一般纠纷由村干部、包村干部及时调处,重大纠纷由专项工作组限时调处;“2”两个补充调处机构:村调委会、协商民主议事会;“1”即一个反馈窗口:信访接待窗口按时集中反馈案件处理情况),做到了摸底排查零漏项、纠纷化解零失误,共参与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3起,调处率达到100%。在平安创建上:强化示范引领,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平安单位、平安村社、平安家庭、平安油区、平安交通创建活动,共评选出平安村11个、社区3个,平安家庭24个,“王峁子小区”和“柏树台小区”平安小区2个。

【乡村振兴 政法委员在行动】李国红:在乡村振兴中彰显政法力量

推进多元共治,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划分网格提升效能。探索推行“1+20+N”模式,将居住相对集中的20户左右农户划分为一个网格,共划分网格179个,每个网格推选1名党员或有威望的热心群众为网格员,构建起网格化管理体系,实现了政策上传下达、民情快速收集、矛盾及时化解、服务高效便捷。至目前,各网格员共上报事项96起,处理96起。科技赋能服务民生。在镇综治中心安装智慧社区云平台,设置数据分析、智慧综治、网格管理、智慧民生等10个模块,将有关数据录入平台,实现资源数据共享共建。每个网格员通过智慧平台APP,把“人、地、物、事、组织”等全部纳入网格管理,实现对每一网格精细化、主动化、可视化管理,为群众推送平台客户端,通过办事通、随手拍、便利店等功能模块提供便捷服务,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群众自治共同参与。着力建立“一约五会三榜一站”自治机制,把爱党爱国、守法诚信、勤劳致富、尊老爱幼、扶残助残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强化舆论监督和道德约束。设立红黑榜,每季度评选一次“红黑榜”上榜人员,正向激励,反向鞭策,开展社会治理积分,群众凭积分在“超市”兑换生活用品,充分调动了城乡居民参与共建共治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