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没有伟岸的身躯,却肩负着监狱服刑人员心理矫治工作的重任;她没有豪言壮语,却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在教育改造第一线。33 年来,她率先在全省监狱系统建立首个心理矫治三级网络;率先创办了全省唯一一份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报《心灵导航》;率先在服刑人员中推广心灵保健操;率先开展了服刑人员团体心理咨询;率先开展了对新入监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教育;率先开展了对监狱基层民警的心理辅导与心理训练工作,努力开创了监狱服刑人员心理矫治工作新局面,为监狱各项工作稳步开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她,就是“全国‘五一’巾帼标兵”获得者,兰州监狱服刑指导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张虹伟。
爱岗敬业 业务精通
作为一名男犯监狱中的女警,张虹伟肩负着特殊使命,她深深地体会到,服刑人员作为特殊人群,有着错综复杂的心理和情感。
几年来,张虹伟带领指导中心的女民警们用心理学原理、方法和技术,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测验、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心理危机干预等工作,调整服刑人员的心理和行为,实现了全监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教育普及率100%,新入监服刑人员心理测试率100%,出监服刑人员评估率100%,心理档案建档率100%,求询服刑人员心理咨询面100%,监狱网络咨询人数占押犯的28%以上。
服刑人员刘某因贩毒被判处死缓。服刑期间,刘某自称身体有病无法正常参加劳动,医院检查是胆囊炎,但他却不相信医院的诊断。监区先后多次教育转化均无成效,在此情况下,张虹伟承担了该服刑人员的教育转化任务。为确保此次教育转化成功,张虹伟一方面亲自调整转化方案,另一方面对帮教力量进行调整,针对刘某的特点,不断寻找突破口。经过多次谈话,张虹伟首先解决了刘某的心理阻抗,与之建立了良好的咨询关系,随后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咨询方案,实施脱敏疗法和认知疗法。通过近十个月的时间,在一次又一次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咨询下,刘某的心理天平逐渐发生了倾斜,终于真正认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对社会的危害,也认识到了民警的良苦用心。刘某因此成为了监狱心理矫治转化的典型,同监区服刑人员都反映刘某“像换了一个人”。
据统计,从事服刑人员心理矫治工作10年来,张虹伟开展服刑人员心理咨询个案人数达千余人次,成功矫治的个案达80%以上,处理危急事件50余起。在她的指导矫治下,不少服刑人员怀着敌对、怨恨的情绪而来,带着笑、顺着心而去。
勤奋努力 勇于创新
由于长期工作劳累过度,张虹伟的视力明显下降,造成了视网膜容易脱落的后遗症,2013年被鉴定为四级视力残疾。
为不影响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教育授课,张虹伟甚至在住院前一天还加班录制授课视频,她就是以这样的敬业精神带领着中心的女警实现了服刑人员心理矫治工作的“模式规范化、形式多样化、方向纵深化、时间合理化、资源共享化”五个突破,即工作模式实现了由非规范化向规范化的突破;工作形式由单一的个体心理咨询向团体咨询的突破;工作方法由一般的心理咨询向深层次的危机干预的突破;工作时间由白天的网络咨询向夜间服刑人员工余时段的突破;工作资源由单纯的狱内网络咨询向借助社会力量的突破。
与此同时,张虹伟还带领中心女警积极拓宽教育改造途径,在全监举办三届“陶冶情操、启迪心灵、促进改造”启明之声歌手大赛,普及心灵保健操,开展“改造用心、用心改造”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导航》杯有奖征文活动等大型活动。从2014年起,还为基层民警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工作,截至目前已先后开展了近30期,有效缓解了民警的心理压力。
张虹伟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组织编写了监狱内部资料《启迪心灵之旅》《照亮心灵之途》和《罪犯生活指南》三本工作专刊。还积极组织参与对如何开展服刑指导工作的课题研究以及开展“降低未成年犯违规违纪率”“降低入监初期罪犯心理弹性非常态率”等QC小组活动,她领导的小组 QC成果先后两次获得了司法部西北工委一等奖。
身先士卒是张虹伟的工作常态。在她的影响和带领下,服刑指导中心的干警全部取得了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这个集体也成为了“全国‘三八’红旗集体”。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张虹伟率先带头,学思悟共进,知信行合一,筑牢忠诚的思想根基,从自身工作实际出发,用心中的忠诚、肩上的职责诠释着人民警察的忠诚与担当,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庄严承诺,努力推动监狱服刑人员心理矫治工作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