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政法网 今天是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崔莺: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法官

来源:甘肃政法网 责任编辑:孔令闻 发布时间:2021-11-04
字号:A A    颜色:

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法官

——嘉峪关市城区人民法院审判监督团队负责人崔莺先进事迹

微信图片_20211104102636.jpg

崔莺同志现任嘉峪关市城区人民法院审判监督团队负责人、第三党支部书记。所在党支部连续三年被嘉峪关市直机关工委评为五星级党支部,2021年被中共嘉峪关市委评为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自参加工作以来,被组织部门考核优秀等次近十次,荣立“三等功”两次,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办案标兵”“调解能手”等,被嘉峪关市委政法委评为2020年度嘉峪关市“平安英雄”“平安之星”。

崔莺同志八年时间里审理案件近1500件,无论“大案”、“小事”,她都用心审判,仔细核查每一份证据,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让每一名当事人在案件审理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公正审判、情融于法、质效突出,成为她工作的特点,她对案件的公正高效审理赢得了各方当事人的普遍赞誉。

新的环境,再遇良师益友

从一名检察官到法官,从刑事工作到民事审判的转变是个艰辛的过程。如果用一张白卷形容她初到嘉峪关城区法院的工作状态,真的再确切不过。

记笔录、庭审、书写判决、答疑解惑......无数个惊叹号摆在了她面前。“我该怎么办”,这个问题每天无数次的从崔莺脑海里跳出来。

从庭审的程序驾驭,判决的格式到结果,案件的风险和把控,当事人的疑问和解惑,老法官们一遍一遍耐心教导,丝毫没有厌烦;偶尔出现遗漏的地方,工作久一些的书记员,也会处处提醒她,让她查漏补缺;晚上回到家里,看案例、查法条,一点一点的积累。工作半年后,在大家的热情、耐心、细致的帮助下,她慢慢适应了审判工作。

在我们身边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进过法庭,在他们认为法庭是个神圣的地方、严肃的不能再严肃的地方。就是连崔莺从事公诉工作的时候,也很羡慕一席黑色的法袍,庄重、威严。她曾经想着,哪一天自己也成为一名法官该有多好。当她真正成为法官的时候,才深切的体会到,法官们肩负的责任有多承重,一枚木槌的分量,它关系到一个家庭长久的幸福、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社会的平安稳定。

所以,路要和优秀的人一起走,才能长远;事要和靠谱的人一起做,才能稳妥。“过去的八年,我又是幸运的,第二次又遇见到了良师益友。”崔莺说。

永守初心,夯实使命职责

崔莺多年的办案经历,让她懂得,作为法官,手不能长、嘴不能馋、身不能懒、心不能偏。作为半路“出家”的法官,她认为相比法律专业深造过的同志们,自己还欠缺很多,但要力争做一个向专业靠齐的法官,一个敢于吃苦的法官,一个廉洁的法官,也要做一个勇敢的法官。

每年200多天的工作日,他们每人要办理300多件案件,日积月累上千件的数量,但桩桩件件都倾注了大家的心血。她捧着天平来衡量,真的没办法区分孰轻孰重,因为她不能让老百姓心里,把司法公信力划分为三六九等;去外地的村子里办案,结束后没有车辆可以回到市区,四五十公里的乡道,灰头土脸的乘坐着农民大哥的三轮敞篷车,在记忆里都成为了她骄傲的话题。

其实,这样那样的场景在崔莺的身边很多很多,大家都感受着人间的冷暖,汲取着酸甜苦辣。执行干警为了挽回大家的经济损失,无数次连夜出击作战;刑庭的女法官有勇有谋的和黑恶势力、犯罪分子斗争;民事、行政审判的法官们,定分止争,化干戈为玉帛;有些同志全身心投入到办案中,长期带病工作,甚至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但是每个人都在平凡的岗位上传播着正能量,尽最大努力审理、执行好案件。当案件经过公正审判,一笔笔执行款发放到大家手里,当事人的一句感谢,这才是大家最值得骄傲的事情。

心若不欺,必然扬眉吐气

2020年春节,面对新冠疫情的突然来袭,法院的同志们不顾自身安危,坚守在防控一线,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法院力量。

2月3日,崔莺从兰州探亲返回嘉峪关,按照规定居家隔离。每天在法院微信群里看到,大家顶着寒风值守在小区门口,甚至很多女同志在昏黄的灯光里还在工作,冷了搓搓手、哈哈气,一幕幕场景让她无数次的泪目。她只能用文字向大家致敬,撰写了些许稿件进行刊登。这也让她感到内疚:“同样是工作人员,大家在忙碌,而我躲在家里,该怎么做才能有所为呢?”她看到了网络捐款的信息,向嘉峪关红十字会捐款2000元以表达自己的小小心意。在她认为,这些比起防控一线实实在在付出的同志们,真的算不上什么。而她所在的城区法院却给她了很多表扬和肯定。那一刻,她也深刻体会到个人与集体之间的一脉相承,集体的荣誉和团结的力量都不容小觑。

人一生的价值,是不能用金钱和职位的高低来衡量的。她看见身边的同志们为了定性疑难复杂案件,还大家一个公道,彻夜无眠;为了向当事人讲明原由,苦口婆心;甚至会为了几千元的执行款,夏日酷暑、冬日严寒。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生的追求“心若不欺,必然扬眉吐气”。

崔莺说:“这些人个个都是她学习的榜样,只要她还在法院的队伍里,就一定要和大家为伍,让追求公平正义不能成为口号。”

心中有爱,领岁月之教诲

崔莺姐妹三人,她排行老二,妹妹和她都常年在外地工作。每个月末在嘉峪关至兰州两地间往返,一来二去十几年就过去了。河西的铁路沿线,哪个树杈上有几个乌鸦巢,哪个山洼里有个豁口都记得清清楚楚。

很多时候,父亲和别人聊起崔莺,只用了短短几个字“忠孝难两全”。简短的五个字,显得挺豪气。好在她有善解人意的父母,吃苦耐劳的大姐,才能让她豪无后顾之忧的在兰州偏西的河西版图上游走。

家里的外甥十五六岁,和崔莺感情最好,几年前孩子跟她说“二姨,我长大了也要和你一样做个法官,那样我可以穿着法官服和你同框”。而这几年,孩子却说“二姨,你们工作太辛苦了,我以后还是做个小学老师吧,做你的校友也挺好,我们也可以同框”。

是啊!在她的身边,很多同志们往常的日子,除了吃饭、休息、庭审、判决,似乎丰富多彩的世界离大家很远很远。很多次她下班从办公楼出来的时候,忍不住回头看几眼,大半的灯盏还亮堂堂的。

生命是一张单程的车票,所有人都一样。我们选择了一份执着,就要舍弃很多。崔莺觉得自己不是完美的人,更不是优秀的女儿,但她愿以诚挚之心做一个向优秀靠齐的法官。

沐浴党恩,正能量路上淬炼

每每回到家乡,穿梭在家乡的车水马龙,繁华似锦里,难免心动,曾今的志向和小心脏,也在坚持与放弃之间摇摆过。

“每当情绪不稳,法院的老同志们都给了我莫大的鼓励与包容。大家放大我的优点,一次次的把荣誉给了我,让我信心十足的战斗在工作岗位。”面对荣誉时,她总是感觉责任重大。“前行的路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如果放弃了一份坚持,我也做回群众,在失去了为大家提供服务的同时,也就失去了人生的价值。”崔莺说。

崔莺是一名共产党员,2019年8月被城区法院安排至第三党支部担任支部书记,她带领支部党员连续三年获得“五星级党支部”称号。她时常跟大家说,我们沐浴在党的光辉下,在一个和平的国度、美好的环境里有尊严的工作,切要珍惜每个看见太阳的日子,用感恩的心来回馈,做一名经得起考验的人民法官。

在全国第一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期间,崔莺被评为嘉峪关市政法英模代表。在英模事迹报告会上,她却说:“我不是英雄,更不是楷模,我有一个校友师弟,叫陈红军,为了国家的尊严和安宁,去年6月在对外斗争中壮烈牺牲,他把年轻的生命永远停驻在了边疆,年仅33岁,这才是真正的英雄模范。而我只是代表着嘉峪关市两级法院全体肩负正义的同志们,为了惩治黑恶还大家一片晴天,为了群众的合法权益保驾护航,为了嘉峪关市的平安建设努力奋战的一员。”(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