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政法网 今天是 2024年12月04日 星期三

人民日报 | 3名法官年人均办案500余件!张掖这个人民法庭是怎么做到的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李婷 发布时间:2022-04-06
字号:A A    颜色:

  4月4日,《人民日报》客户端刊发《3名法官年人均办案500余件!张掖市有个全省“最忙”的人民法庭》,现予以转载。

  张掖市甘州区法院西郊人民法庭曾被媒体称为全省“最忙”的人民法庭,近5年年均收案1500件以上,3名法官年人均办案500余件。2022年以来,西郊法庭把多元、高效、智慧、便民作为化解矛盾纠纷、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目标要求,努力为“马锡五审判方式”注入新时代法治元素。

法庭版“分调裁审执”

矛盾纠纷化解走上“快车道”

 

  手续简单、不拘形式、调判结合是“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特点。

 

  “农村群众打官司,有时候就是需要有人评个理、说句公道话,理一通,气也就顺了,”西郊法庭副庭长索国雄说。

 

  “听说打官司费时费力,没想到我的事儿才4天村上就调解完了,还不用交诉讼费。”

 

  “疫情影响回不去,结果事情通过手机视频就能调解,连路费带诉讼费省了一千多。”

 

  3月2日,村民李某和张某收到了西郊法庭电子送达的司法确认裁定书,为办案效率点赞。2022年以来,西郊法庭司法确认同比增加12%,其中,48.2%是在线司法确认。

 

  一起因耕地浇水引发的侵权案件让“堂叔侄”成了“原被告”,在法庭调解室里各不相让。特邀调解员冶好俊退休前曾在乡镇司法所工作十余年,调解工作经验丰富的他邀请了与双方都有亲属关系的社长参与调解,两人各退一步,高高兴兴拿了调解书,案子结了、矛盾解了、关系也好了,“马锡五审判方式”以“德治”化解矛盾的作用充分彰显。

  西郊法庭是甘州区法院率先建立直接执行机制的基层法庭。法官杨学林说:“通过诉前、审前调解分流过滤,剩下的复杂案件就能办更加精细。”今年第一季度,西郊法庭法官人均办案同比下降10%。

 

  “你要严格履行判决内容,到期不履行的,经原告申请,我们将依法强制执行……”

 

  “法官判的我认,我回去一定想办法履行。”

 

  一起借款合同案件庭审结束后,西郊法庭执行法官郑华现场释法。

 

  郑华说:“我们把失信后果告知作为庭审判后答疑的必要程序,努力让当事人当庭或者及时履行,同时,结合调解、审理时掌握的信息,能最大限度提高执行效率。”今年3月,驻庭执行小组到岗仅10天就迅速执结案件25件。

多功能诉讼服务站

诉讼服务实现“零距离”

 

  “‘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最大限度方便群众。群众需要什么样的司法服务,我们就努力提供什么样的司法服务。”在西郊法庭诉讼服务站建设推进现场会上,甘州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宏荣叮嘱干警。2月28日,西郊法庭建成全省首家基层人民法庭诉讼服务站,当天下午,明永镇村民张某成为首个在诉讼服务站完成立案的诉讼群众。

 

  “没想到打官司这么方便,在家门口就能立案,还通知我到时候在家用手机参加调解。”

 

  诉讼服务站内,设置了自助立案、网上立案、案件信息查询自助设备、诉讼服务窗口和自助便民设施,登记立案、跨域立案、司法确认、财产保全、诉调对接、在线交费、材料收寄送达等功能集约设置,在线调解、“云端”庭审等设施配备齐全。

  “我们建立了6项诉讼服务制度,3名法官对诉讼服务站的管理运行、在线立案的审核、调解协议的审查、群众的答疑解惑这些工作都做了具体分工,法官助理、书记员和特邀调解员也都进行了相关培训,确保整个诉讼服务站高效运转。”西郊法庭庭长彭勋说。

 

打好“种子法庭”品牌

架起服务乡村振兴“连心桥”

 

  张掖是全国最大的玉米种子繁育基地,西郊法庭辖区内有62家制种、贸易企业和30余家农民专业合作社。

 

  西郊法庭以“种子法庭”为品牌,构建专业化种业纠纷审判队伍,人民调解、行业调解、审前调解“三调”结合,“一村一法官”“一企一法官”等“五联”机制,实行种业纠纷多元化解、立审执“绿色通道”等六项常态化机制。

  春节刚过不久,一起因为制种订单引发的纠纷在西郊法庭迅速办结。因种子价格上涨,制种农户把种子卖给了出价更高的第三方,给签约的收购企业造成损失17万元,而制种农户则觉得签约收购价格低,坚决不予赔偿。案件承办法官一方面向制种农户解释相关法律规定,另一方面与行业协会协商,摸清市场价格,一起给双方做工作,最终,制种农户认识到自己违约在先,制种企业也承认收购价格过低,约定由农户赔偿制种企业违约损失10万元,种子企业和制种农户的利益均得到了保护。

 

  近年来,西郊法庭审结涉制种产业纠纷民事案件300余件,调撤率达62%。

 

延伸人民法庭职能

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大合唱”

 

  今年以来,西郊法庭法官的桌上多了一本联系日志,记载着同乡镇党委、综治中心、制种行业协会的沟通情况和参与信访案件化解情况。

 

  甘州区国道312线三产融合片区党委与西郊法庭仅一路之隔,西郊法庭副庭长索国雄是该党委的党委委员。在一起合作社与农户之间的纠纷中,几十户农户情绪激动,在该党委综治中心相持不下,西郊法庭立即启动矛盾纠纷提前介入机制,副庭长索国雄现场对相关法律法规做了解释,与调解员一起做工作,历时5个小时将矛盾成功化解。这是今年以来西郊法庭主动介入化解的第5起矛盾纠纷。

 

  该综治中心调解员说:“有些纠纷中,我们说的话群众不信服,法官来从法庭和法律的角度一说,群众也听得进去,事情也谈得下来。”辖区乡镇党委政府每季度都会收到西郊法庭编制的《涉诉情况通报》,《通报》里对各乡镇诉讼案件情况、重点案件、风险预警、涉诉信访进行缜密分析,并对办案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西郊法庭牵头制定的辖区“无讼村”创建方案和创建标准与辖区党委反复磋商敲定,法庭工作方向由“坐堂问案”向“法治引领”拓展延伸。

 

  在乌江镇东湖村村委会,西郊法庭一起涉金融案件巡回审理,不仅有闻讯前来旁听的村民,还有乡镇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和部分被邀请来的贷款农户,庭审结束后,法官现场向旁听人员解释了相关法律知识和拒不履行的法律后果,不少农户现场与银行工作人员主动沟通还款事宜。

  “我没签劳务合同,工钱怎么才能要回来?”“我丈夫要跟我离婚,不要孩子也不给抚养费怎么办?”

 

  群众赶集中的普法宣传点人头攒动,“普法赶集”成了每个月西郊法庭法官们的必修课,“法庭开放日”定期举办,西郊法庭将参与社会治理的“软任务”变成了“硬框框”,推动法庭职能从“办案为主”向“办案和参与基层治理并重”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