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政法网 今天是 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白银市平川区法院水泉法庭:践行马锡五审判方式 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孔令闻 发布时间:2022-11-02
字号:A A    颜色:

  白银市平川区人民法院水泉法庭位于平川区水泉镇,于1992年设立,现有干警5名,其中法官1名,法官助理1名,书记员3名。法庭辖区有水泉镇人民政府、王家山镇人民政府及靖煤公司王家山煤矿、兴电工程管理局2个国有企业,辖区人口6万余人,面积758平方公里。

  水泉法庭始终秉承“公正、廉洁、为民”之庭训,充分发挥基层法庭在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中的前沿阵地作用,把握职能定位,推进诉源治理,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不断改革创新,各项工作取了较好的成绩。2007年被省高院、省司法厅评为“全省法院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被市中院评为“全市法院优秀法庭”,2008年被白银市中院评为“全市法院人民法庭管理先进集体”,2010被市中院评为“全市法院先进集体”,2019年荣获“全市法院集体三等功”。2021年荣获“新时代践行马锡五审判方式”先进人民法庭称号。2022年1-9月共计受理案件233件,结案223件, 结案率95.71%。

 

注重诉源治理 引领“向上向善”

  水泉法庭辖区的水泉镇位于国道109线,辖区外来人员多,人员结构复杂,外来人口因地域文化、风俗习惯差别,矛盾纠纷的类型、激烈程度、解决纠纷的途径以及对法治方式的适应程度都存在很大差异,对司法需求呈现出多元化,而且经常处于动态变化之中。2016年之前,平川区的近一半涉诉信访矛盾纠纷就在水泉镇。

 

  水泉法庭清醒地认识到,只有扎实推进诉源治理工作,积极采取措施将司法触角延伸到一线,使纠纷止于未发、止于萌芽,才能有效避免和减少矛盾和涉诉信访案件的发生。法庭建立了辖区诉源治理联动机制,以辖区2个乡镇综治中心为联络点,将辖区20个行政村,3个社区全部纳入联动范围,与各乡镇每个村的村支部书记、村主任、民调员建立常态联系,形成纠纷化解合力,推进诉源治理。

 

  法庭在审理案件时,第一时间与各村村委干部取得联系,获取最新案件信息,并邀请村委干部参与调解。辖区出现矛盾风险点时,镇党委政府和各村委随时联系法庭,法庭干警到现场讲解法律、参与调解,村干部带领矛盾双方到法庭调解,形成合力将大部分矛盾化解在诉前。与各村支部书记、村主任、民调员的常态化联系,不仅使法庭更加方便,而且在双向发力的攻势下,有效增加了调解的成功率。

 

  辖区诉源治理联动机制的建立,使法庭更深入地了解每一起纠纷的真实情况,有力地延伸了法庭司法服务范围,提升了矛盾纠纷化解能力。通过及时沟通,交换意见,对突发性和重大矛盾,诉前介入,为党委政府提供法律咨询,为群众宣讲法律规定,全面了解案情,协助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到田间地头、农家小院去,邀请家族长辈、村委干部来,采取“背对背”调解、面对面批评的方式,让过错方认识错误,利用一切有利时机组织调解,实现定分止争,引领民风“向上向善”。

 

  2016年至2021年法庭审理的案件调撤率每年都在60%以上,涉诉信访案件基本消灭在萌芽状态。水泉法庭诉源治理联动机制,为辖区党委政府开展综合治理提供了强有力司法保障,体现了以司法审判引领“向上向善”社会风尚的法治力量,为建立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找到了最大公约数,画出了最大同心圆。

 

传承马锡五审判方式 化解矛盾纠纷

  近年来,为加强法庭与村居、社区一线的联系,水泉法庭党支部以党建引领促审判,充分发挥马锡五审判方式倡导的贴近群众、依靠群众化解矛盾纠纷的优势。水泉法庭庭长巩学军介绍所“法庭断案,不是一判了事,只有从‘坐堂问案’到‘深入群众’、从‘机械办案’到‘事要解决’,才能让群众有更多司法获得感。”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水泉工业园、美丽乡村建设、高铁及高铁站在水泉法庭辖区的兴起,工业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措施的推进,引发大量的社会矛盾,对水泉法庭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提出了新挑战。为了解决矛盾纠纷,水泉法庭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依法保障相关领域的发展改革,把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行业调解等调解力量纳入多元解纷体系,积极培育、聘请善于化解涉民营企业纠纷的人员作为法院特聘调解员,引导矛盾双方,选择“不伤面子、不伤和气、不花钱、不跑题”的方式化解各类纠纷。

 

  水泉法庭还积极与党委政府、水泉工业园区、行业组织等联动,推进“无讼村(社区)”“无讼企业”“无讼行业”建设,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一线。为了增强德治文化规范效能,法庭干警和村居干部、名人乡贤、两代表一委员、一村一法律顾问、网格员、调解员、志愿者互助共建,通过培养法治带头人、规范行规民约,实现基层自治与法治思维、德治方式有机结合。

 

  水泉法庭适应新形势任务,狠抓执法办案第一要务,通过依法审理与老百姓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件,促进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努力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通过依法审理涉农案件,保障农业生产经营秩序,维护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护农民合法权益,有力地促进了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和工业园区建设。

 

落实便民措施 推进社会治理

  多年来,水泉法庭统筹协调案件审理与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之间的关系,坚持执法办案和参与社会治理两手抓、两手硬,及时公正地处理好每一起案件的同时,积极主动地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司法建议、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等工作,积极创新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途径和方法,提高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实际成效,确保人民法庭职能作用得到全面充分发挥。充分发挥司法的规范和引领作用,通过巡回审判、公开宣判、以案说法、送法下乡等工作,培育辖区的法治意识、法治思维、法治精神,提高各类社会主体学法、守法、用法能力,确保社会治理依法进行。一站式多元解纷体系基本建立,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运行良好,防止了矛盾纠纷向外传导、向上溢出,培育了社会有机体对矛盾纠纷的自愈能力。

 

不断改革创新 提升服务水平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不断发展变化,呈现出新的特点,尤其在信息化条件下,实现司法服务的零距离沟通、即时性互动、无障碍共享是信息时代人民群众的新要求。随着智慧法院建设的不断推进,水泉法庭不断改革创新,提升服务水平,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法庭连接了大数据平台,完善了线上线下诉讼服务体系,开通了网上立案、网上办案、庭审直播、文书上网、电子送达,为人民群众提供“一站式”诉讼服务。人民群众足不出户通过互联网参加诉讼,获得智能、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法庭在积极推进法庭信息化建设、推广智慧诉讼服务应用的同时,继续传承和发展好传统巡回审判的优良传统,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群体的司法需求。积极推进巡回审判制度与信息化建设应用相结合,推广车载巡回科技法庭、移动背包科技法庭等新型巡回审判方式,利用信息化手段,千方百计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使人民群众获得更好的诉讼服务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