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政法网 今天是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嘉峪关:打通基层“神经末梢” 盘活共治“源头活水”

来源:甘肃政法网 责任编辑:张曦云 发布时间:2023-07-11
字号:A A    颜色:

图片

  6月27日,嘉峪关市公安局建设路派出所民警来到辖区社区开展反诈宣传。朱登敬摄


  “不要转账,这是诈骗!”近日,甘肃省嘉峪关市公安局五一路派出所民警在处理预警信息时,发现一条高危预警:张女士与涉诈电话正在通话。民警判断张女士很可能正在遭受电信网络诈骗,迅速启动紧急预案,及时避免张女士遭遇财产损失。


  近年来,嘉峪关市公安局深化筑基、提质、赋能三大攻坚战,大力推动重心下移、警力下沉、保障下倾,着力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夯实平安稳定基石,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织密安全“防护网”

打造共治新格局


  “社区民警常驻社区警务室办公,让民警从‘局外人’变成‘家里人’,从‘守田人’变成‘种田人’,真正走到百姓身边、走进百姓心坎。”五一路派出所社区民警王嘉祥说。


  嘉峪关市公安局立足全市社会治安形势,打造以班子成员包片、科所队长包所、民警辅警包点的社区(村)警务模式,深入推动“一村一辅警”警务机制落地见效,281名民警辅警走进辖区10个派出所、17个行政村和31个社区,最大限度将警力部署到群众身边,持续提升治安防范和服务群众工作。同时,高标准建成村居(社区)警务室34个,89名社区民警和62名辅警每天到警务室开展工作,实现“社区覆盖、村村有警、天天见警”目标,依靠“小警务”托起社会“大平安”。


激发治理“新引擎”

多方联动调纠纷


  明珠路派出所纠纷调处室共有专职调解员18名,包含退休干部、老教师、律师,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15名。“我们在招才引智的基础上,定期开展人民调解员专业技能培训,为矛盾纠纷化解工作赋能。”明珠路派出所所长郭常云表示。


  嘉峪关市公安局持续深化“公调对接”,创新实施“联动协作+主动化解”“民警搭台+联盟共舞”“传统+科技”的多元化解模式,常态联动信访、司法、法院等部门,动态联合城管、生态环境、住建等与纠纷个案相关的专业力量,组建了公安文明宣传队、“连心”调解室、民警热线等多个治安防控单元,集体会商、协同办理、多元联调,实现复杂矛盾纠纷的融合调处和普通矛盾纠纷的快速调处。


  在多部门联调联动的基础上,嘉峪关市公安局强化科技赋能,通过数据“智”理提升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能力。他们细化完善构建了“静态业务数据+动态案事件+社区性特征”的分析数据模型,实时将走访排查纠纷数据录入,对标对表做实7大类、13个风险维度,动态呈现突出纠纷问题、纠纷高发区域等数据,明晰全市矛盾纠纷“一本账”。同时,建立矛盾纠纷隐患事件全息档案,创新引入积分运算体系,形成红、橙、黄三色预警结果,实现风险隐患精准预警。今年以来,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106起,群众满意率达98%。


架起服务“连心桥”

便民利企“零距离”


  近日,在峪泉镇新时代广场,一场警民“板凳会”正在进行。峪泉派出所教导员沈志明带着社区民警、网格员和乡亲们围坐在一起,现场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及问题反馈56条,现场处置相关问题53项,对不能当场解决的3项问题,将责任明确到人,保证后期及时处理,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嘉峪关市公安局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以“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为载体,召开现场座谈会50余场,发放问卷调查、测评表3000余份,把过去的“群众找警察”变成现在的“警察找群众”,实现与群众的“零距离”沟通。


  嘉峪关市公安局紧盯“户籍室、综合室、警务室”窗口单元运行,推行“码(网)上办、上门办、简化办、自助办”等制度,持续延伸为民服务触角。同时,组织民警深入社区发放警民连心卡3万余张,依托甘肃政务服务平台和二维码智慧门牌应用扩展,实现了22项为民事项由“最多跑一次”向“一次都不跑”的转变。


  “有社区民警担任‘护航警官’,厂区的治安更加稳定了。”酒泉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治安管理科负责人感叹道。


  嘉峪关市公安局持续推进“24小时护航警官”制度,及时响应企业诉求,破获经济犯罪案件14起,挽回经济损失324.46万元,最大限度减少企业和群众的损失。同时,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4种方式,对典当、旅馆和保安培训等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分类推进改革,护航企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