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家,你平时出门散步发现了什么异常,可以告知我们巡逻队员。”
“大爷,欢迎您加入义警队伍,社区有人巡,小偷就不敢来。”
……
兰州市公安局七里河分局小西湖派出所自2019年11月被公安部命名为全国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以来,一以贯之践行群众路线,充分发挥群防群治力量,将辖区矛盾风险发现在早、解决在小,实现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让新时代“枫桥经验”与时俱进,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焕发出新活力。
群防群治守护平安
派出所结合辖区治安状况复杂实际,紧扣“主防”要求,强化“主防”理念,塑造“预防”警务体系,落实“主防”责任制度。
“我们辖区少数民族群众较多,流动人口占比相对较高,治安形势也比较复杂,针对特殊社情,所领导带头落实所长民警进班子、社会力量进组织、联调队伍进院落的三进模式,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持续提升社区警务整体工作水平。”派出所所长周海鹏说。
派出所组建了一支由社区民警带领,以社区党员、网格员和单位、物业保安员、社会志愿者、退役军人等为补充力量的“西湖蓝盾”义警队伍,协助社区民警开展治安巡逻,开展防火防盗、反电诈、校园安防等宣传教育,构筑起群防群治的“铜墙铁壁”。
2021年4月,建工中街辖区物业义警队员王汝宏在日常工作中发现,辖区一居民行为可疑,遂上报社区民警郭勇。
“接到义警上报的线索后,我们立即对信息进行核查,发现此人为命案嫌疑人。”警务室民警郭勇回忆起当时的情景。
确定犯罪嫌疑人的准确位置后,派出所及时向分局进行汇报,在指挥中心的统一调度指挥下,派出所民警配合刑侦大队在家中将嫌疑人抓获。
今年以来,78个“蓝盾工作站”680余名义警累计开展法治宣传160余次,救助服务群众500余次,协助民警抓获违法人员23人,被群众称为“街面的活探头”“安保的黄金眼”,真正成为派出所“平安守护”的“新力军”。
尽早尽小化解矛盾
“为排查发现、调处化解治安类矛盾纠纷,派出所引导群众成为社会治理的主体,最大限度把各类矛盾风险化解在初始和萌芽状态。”派出所教导员王方雄说。
小矛盾关乎大和谐,派出所始终坚持警民联调,注重源头治理、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在做好定期入户排查和接警认领处置工作的基础上,广泛推开“人民调解委员+社区民警+网格员”的警民联调模式,通过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无缝衔接,大幅提升了矛盾纠纷化解质效,累计化解矛盾纠纷1300余起。
近日,辖区马大姐前往派出所警务室反映,其邻居金某的女儿用指甲油将其门锁损坏,双方闹得很不开心。
值班民警详细了解情况后,启动联调模式,合力开展调解工作。
经过社区民警郭勇、调解员马丽和网格员李国民耐心调解,金某对其女儿损坏邻居马大姐的行为进行道歉,并表示愿意赔偿损失,马大姐也表示远亲不如近邻,最终双方握手言和。
截至目前,小西湖派出所在已建成的6个社区警务室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警务工作站,29名民辅警被区司法局聘任为人民调解员,建立了“矛盾调解专家库”,成功化解邻里纠纷、经济纠纷、家庭纠纷130余起,成为和谐警务的典范。
用心用情为民服务
服务好不好,群众说了算。小西湖派出所持续加快推进公安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建设,完善多部门信息共享制度,推行“指尖办事”,真正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
“真是没有想到,这么快就拿到了证件,你们警察办事的效率真是太高了……”辖区老人张大妈拿到居住证时感慨。
原来在6月14日,张大妈通过派出所理工大警务公开栏找到社区民警的电话后,咨询办理居住证事宜。
细心的社区民警了解到张大妈常住辖区内一家属院,由于户籍在外地,办理医疗费报销手续时需要居住证明。
“考虑到老人行动不便,我们就上门为老人采集了信息,第一时间录入上报,很快就帮老人办理了证件。”理工大社区警务室民警石光林说。
科学调整窗口设置,完善窗口服务措施,规范服务流程,实行一窗式通办、一站服务,精简办事程序,缩短办理期限。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一站服务事项增办边境证、出入境、治安业务,进一步方便办事群众。
“今年以来,我们落实上级安排部署,大力实行‘微信+上门’服务模式,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其中,仅我们户籍窗口通过电话和微信指导群众办理业务1100余人次,上门服务178余次。”户籍民警雷娟说。